第079章来访
第079章来访
年前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阳川路变得异常热闹,路口的第七百货商店已经张起了两盏红灯笼。那灯笼红艳艳的,一看就是今年新置的装备。
对门的婆婆坐在门口,摆出一盘大大的竹匾,竹匾里放着十来双虎头鞋,都是婆婆闲时的手作,趁着年下也大胆地摆了出来,红红绿绿的煞是惹人喜爱。
一辆解放大卡车开进阳川路,车门上喷着“晋陵酿酒总厂”的字样。
“前头理发店那儿就到了。”林思危坐在驾驶室,威风凛凛。
驾驶员自然就是酿酒总厂的车队长蒋新泉。快过年了,厂里发了每人五斤猪肉,两斤糖,两斤酱油,一箱晋陵白酒。
实习生原本没有,但林思危是普通的实习生吗?当然不是。
职工们都欢欢喜喜地领到了东西,假装很愁人地商量怎么大张旗鼓拿回家。这个大张旗鼓十分有技术含量,既要显过谦虚、不当回事,又要让四邻八舍都知道我厂就是牛,我厂福利就是好,我厂发了好多年货哦。
有两车间里的小伙子很没眼色地拍着自行车座跟林思危献殷勤:“小林同志,不好拿吧,我帮你送回去!”
蒋新泉从人堆里挤过来,大声道:“思危啊,爷叔帮你送回去。”
谁不知道蒋新泉是酿酒总厂一霸,一听他自称爷叔,就知道林思危这丫头在厂里的靠山是一山接着一山,两小伙子跟自行车一起缩回了人堆里。
然后蒋新泉就开上他那辆能拉几十吨货的大卡车,帮林思危送十几斤的货。
要的就是个气派。
果然大卡车停在281号门口,对面做虎头鞋的婆婆首先就震惊了,当即停了手里的活计,视线从老花镜上方直投过来。
又见林思危从驾驶室搬了大箱小箱的,婆婆就在街对面喊:“丫头,厂里发年货啦。”
这一声喊,好几家门口窗口都伸出脑袋来。
“是呢!”林思危喊得脆生生的。
“都是什么好东西啊?”隔壁大伯问。
“五斤肉,糖,酱油,还有我们厂的白酒。”
周围一片羡慕之声。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半条阳川路都会知道酿酒总厂发了什么年货。
这年头的小城就是这样,那些知名的国营厂家明里暗里的都会攀比,谁家效益好,谁家职工福利好。
二楼窗口,胡巧月听到了孙女的声音,也开了窗。
“思危啊,这是厂里的驾驶员师傅?”她听林思危提起过厂里的车队长要用沙平县小姨夫的营业执照开配载点的事,心想这应该就是那位姓蒋的车队长。
蒋新泉正打算离开,听见老人家的声音,便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婆婆好,东西多不好拿,我给思危送回来。”
“谢谢啊,快上来坐坐,喝口水。”
蒋新泉哪里肯,大声客气着,终于还是告辞,在邻居们羡慕的眼神中开着神气的大卡车驶远了。
…
对于林思危一个实习生厂里也给发年货这件事儿,胡巧月倒是觉得心安理得。
“我孙女儿给厂里作贡献,别说给年货,就是给奖金也是应该的。”
林思危倒是不甚在意,她赚钱也不急在这一时。来到这里将近半年,她已经慢慢立足,有了亲人的温暖,有了逐渐清晰的梦想,也有了牵挂于心的人,她已经与这个世界融入,甚至平时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人。
“奶奶,这肉要不要腌起来啊。”林思危问。
“这是后臀肉啊,精瘦精瘦的,我切一点下来,明天给你做顿红烧肉。余下腌起来,你送点到鱼骨巷去。”胡巧月说完,又补上一句,“我是说鱼骨巷顾家。”
林思危心中一动,她始终不知道顾家和奶奶到底是怎样的纠葛。期间她去过顾家,也与奶奶朝夕相处,只觉得双方都没有怨怼,心照不宣的样子。
着实有些奇怪。
“好的奶奶,明天你腌好,我晚饭后就送过去。”
话音刚落,就听到楼下有人敲门。
“谁啊?”
“你望望呢?”胡巧月道。
林思危好奇,开窗向下望。只见街边停着一辆眼熟的汽车,一个男人正从车里往外搬东西,一个麻袋,又一个麻袋。
这男人她认识,是顾念申的司机啊。
所以敲门的人是顾念申?真是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啊。
“是谁啊?”胡巧月见她迟疑,不由问。
林思危关上窗:“是顾伯伯,就是顾明德的儿子。”
胡巧月怔住。
敲门声又响起,伴随着顾念申的声音:“家里有人吗?”
“我去开门?”林思危问。
胡巧月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点点头。
一开门,林思危开心地喊:“顾伯伯你怎么来啦,明天我正打算去鱼骨巷呢。”
顾念申本来很忐忑,见林思危毫无芥蒂的模样,倒是安心了些。而且林思危说去鱼骨巷,肯定是去顾家,不可能是去林家。
便道:“那我倒是来巧了。这就要过年了,我来给你……和你奶奶送点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