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袁绍的嘴,骗人的鬼 - 铁骨铮铮汉献帝 - 三块他山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二袁绍的嘴,骗人的鬼

沮授闻言张口就骂:“主公你糊涂啊!乌桓和鲜卑能靠得住吗?他们是靠不住的!如果主公真的采用此策,不但于时局毫无益,而且还会尽失冀州民心,只会让冀州更加凋敝!”“这一战若是是败了,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呀!”

袁绍又有点头疼,沮授说的他懂,可是眼下,他真的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他是个犹豫的人,说的难听一点叫优柔寡断,面临这种生死抉择,他性格上的弊端再次显露了。

“则注说得也有道理,此事重大,容我三思,容我三思啊。”

“主公,主公你是冀州之主,自当行守土安民之事,又怎么能引狼入室,自掘坟墓?”

这却是已经在质问了,看得出这沮授是真的急了。

要知道邺城位于魏郡,是冀州的最南端。

乌桓人要是来了,天子走不走不知道,但是整个冀州恐怕都要在他们的铁蹄下化为灰烬了。

“则注所言,我当然明白,只是当前……哎,局势如此,别无他法呀!”

“则注你说,倘若依你之言就此退回河北……咱们这有生之年,还有过河的希望吗?”

“如此,与行尸走肉何异?倘若只能坐而等死,生死由天,还不如就依了子远的计策。”

“主公万万不可啊!您切莫忘了,我军中将士都是冀州人,他们要是知道主公您放任乌桓与鲜卑劫掠家乡,他们会怎么办?”

袁绍如何不知道这些?

他只是故意的跳过这个问题不想。

如今被沮授这么血淋淋的撕开遮羞布,顿时脸色大变,道:“沮授!你竟敢乱我军心?来人,给我把沮授押下去!”

他的底气不足,生怕自己即将做的决定被他人听去。

在等掩耳盗铃的行为,让沮授,心灰意冷。

他甚至连反抗都懒得反抗了,无奈的瘫坐在地上,任凭别人把自己绑了起来。

说实在的,袁绍不是一个草包。

许攸的这条计策是昏招,袁绍他难道看不出来么?

但河北可全是平原地区。

朝廷此时已经拿下了并,青二州,随时可以对冀州三面合围。

一旦他退兵,未来进攻是不要想了,而防守的话怎么守?

守哪里?

攻肯定是攻不动了,守的话,守哪?

要是以前,退了也就退了,三年五载过后,他袁绍又是一条好汉。

可是现在条件变了。

三年五载过后他是真的打不过了。

朝廷的地盘比他要大,人比他要多。

只需三年两载,朝廷恢复了元气,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他还守个屁啊!

在袁绍看来,沮授所言,虽然是最为稳妥的老成之言。

但说破了天,真的只能保河北之地的安定,保不了他袁绍!

所以,退兵回师,看上去合理,却是一条取死之道。

只不过是比起现在死,晚了几年罢了。

说什么卷土重来。

他恐怕就卷土里去了!

至于说等待曹操和天子内讧。

以他对曹孟德的了解,为了灭掉自己,别说三五年,就十年八年都能忍!

君不见当年董卓乱政,大家都跑了,就曹孟德硬生生在董卓那混到了董卓近臣?

他怎么看,这曹操和天子也不太可能连三年都挺不住就内讧!

所以他宁可采纳荀諶的计策去和曹操死磕,也绝不会采纳沮授的意见班师回朝!

九死一生,总好过十死无生吧?

袁绍觉得自己清醒的很!

他现在考虑的,其实是到底如荀諶所说破釜沉舟的去打曹操。

还是真如许攸所说,引乌桓,鲜卑南下呢?

说真的,他觉得许攸这人有毒。

当年就是他给大将军何进介绍,让董卓入京师。

然后董卓来了就不走了。

不过,矮子里头拔高个。

两条不好说谁更昏的招论起来胜算都不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