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入网 - 嫁金榜后震惊了 - 玲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79?入网

79入网

◎一群废物,一群废物!◎

"陛下,大事不好,童太傅……童太傅被方腊军活捉了!"

徽宗一听急报,险些晕过去。

臣子们皆是大惊失色,手忙脚乱地将今上护送至福宁殿。

徽宗倚在龙塌上,呼吸不畅,胸口疼痛,几位太医万分慌张地围在旁边替他诊疗。

"每回,朕以为能够安心了,却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节外生枝,每况愈下,真真是一塌糊涂!"

"童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有你们,你们都是怎么为朕排忧解难的?!朕这个皇帝怎当得如此辛苦?!"

"朕不如潜心修道,不想当这皇帝了!"

徽宗勃然大怒,接连不断的烦恼缠绕于身心,令他很是乏累,甚觉委屈。

臣子们站在底下,面面相觑,莫知所措。

"陛下请息怒。"

"陛下务必保重龙体啊。"

一声声的口头安抚不足以镇定徽宗六神无主的心。

怎会如此。

徽宗气急败坏,心绪久久不能平复,太医一边为他针灸缓息,一边劝他饮安神药汤。

幸好有赵楷守在塌边,亲自给徽宗喂药。

徽宗泪眼汪汪地看着最疼爱的赵楷,姑且喝了两口药,缓缓阖目,少顷,面容回了些血色,滚烫的泪水却从眼角滑落。

"怎会如此……"

他也不知,怎会如此……

当年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终止五代十国的乱局,杯酒释兵权,逐渐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与财政权,由朝廷统一管辖,任命地方官吏。太宗赵光义伐辽失败,开启文治,并改制分散权力,设两府三司,地方上设中央、路、州、县的四层管制。往后,历代皇帝皆是重文轻武,由科举晋升,以致于文臣凌驾于武将之上。真宗还曾御笔亲作[励学篇],鼓舞天下士子读书科举。

朝堂,需要宰执辅君。

真宗有果敢刚直的寇准,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亲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御驾亲征,这才签订澶渊之盟,换来宋辽之间的百年和平。

仁宗时有高洁守正、支持改革的范仲淹。

神宗更有开启熙宁变法、清廉勤政且主战的王安石。

哲宗十八亲政,朝堂有维续改革的章淳,亦是才智出众,有横刀立马之魄力,支持攻打西夏,以步步为营,修城筑寨的战略。哲宗英年病逝之前,大宋取得平夏城大战的辉煌。

之后便是他赵佶登基。

可是,可是,他他他徽宗朝时有哪些位贤相???

而今,蔡京年迈致仕;郑居中年衰岁暮;知枢密院事邓洵武去年过世;现任的太宰王黼没有军事能力;尚书右丞李邦彦美风姿,善文曲,自号李浪子;新任的尚书左丞王安中,因为诗词优异而被提拔,过于文质彬彬;中书侍郎张邦昌性情胆小,见风使舵……

围绕在他身边的,究竟有何能者……?

平常吟诗作词、唱曲玩乐时大有人在,而今却一个个不敢吭声,更别提出战了!

徽宗左思右想,惊恐万分,如今朝堂,除了童贯,好像也没有其他合适人选……

当年神宗攻打西夏,提拔李宪,然而李宪作为一个宦官挂帅出征,当时大臣们皆觉离谱。后来,童贯年轻时就是曾跟随这位李宪多次征伐西北,积累军功,确实颇有能耐。

可是童贯这人,居功自恃,屡次自作主张。

好些回,徽宗想要遏止他。

虽然厌恶他,却得依赖他!

呜呼哀哉!

"童太傅若遭危险,联金伐辽的盟约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朕问你们话呢!"

"一群废物,一群废物!"

徽宗涕泪淋漓,恐慌大喝。

天际,隆隆的闷雷由远及近,闪电交织于夜空划出凌乱无章的狰狞。

蓦然一声惊雷炸入。

徽宗吓得缩身往龙塌里头钻去。

四周龙凤香烛跳跃不已,氤氲沉香缭绕于空,此刻变成可怖的迷雾,似乎随时会有魍魉魑魅从中窜出。

王昂悄悄扫视一圈朝那帮静默发颤的重臣,眸光透出阴寒的笑意。

"陛下,江南方腊之乱拖不得。"

王昂低沉的声音刚落定。

咔嚓,又一道惊雷,炸裂后的余音回荡在福宁殿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