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韵字
75韵字
◎明明一个简单的字,有些人却暗地里大做文章。◎
近来宫内盛行"韵"字装饰,很快流入民间,对此风尚,但凡有条件的人家趋之如鹜,皆穿起袖口、衣领绣有韵字的衣裳,或佩戴有韵字的饰物。人们还把衣服称为"韵缬",鲜美果品叫作"韵梅",将清词妙曲誉为"韵令",将美人夸作"韵致"。
四月清和,天雨乍晴,青翠怡人。
王楚嫣也穿上饰有韵字的新褙子,手腕带一串红玛瑙,和田玉般细腻,越发衬出她莹润的肌肤,那些打磨晶亮的小珠子,若细看,每颗都刻有十分精细的"韵"字。
这对玛瑙手饰,还有今日她戴的石榴花耳坠,发髻上的水晶金帘梳,皆是三月三上巳节,王昂专程为她举办"开芳宴"时送的贴心礼物。
那日,他们夫妻对坐,浅斟共饮,观舞听曲,直到月落中庭,直到靡靡夜色让欲望蔓延至身心每一处,在氤氲香雾间,她醉意微醺地将他牵到床边,慢慢地,在他面前褪去一件又一件的衣裳,当销金红裙滑落香肩,花绫抹胸也如一片薄云轻轻坠下时,她花颜娇媚,朝他莞尔一笑,那人意志尽失,急迫地除去束缚身体的衣冠,带着酒后的粗狂,一遍又一遍地与她缠绵旖旎。
"他对我是真的好,应该真的很爱我,我不该怀疑他,害怕他……"王楚嫣抚摸手腕间的玛瑙,喃喃自语,"今日是最后一次,往后,再也不瞒他任何事情了。"
今日,王楚嫣去清风楼会茂德帝姬。
自茶坊那次意外后,俩人有半年多未见面,这回是帝姬主动邀请,王楚嫣必须赴约,不过她想着寻个什么借口,以后不再往来,省得自家夫君顾虑盘问。
可就在她见到帝姬那一刻,忽又犹豫了。
帝姬微微颦着一双细长黛眉,正在凝望窗外,察觉有人入内,她将目光从那簇红霞缀枝的榴花间移开,缓缓地转过头来,云鬓一枚花凤步摇与金帘梳摇曳生姿,顿时,脸上春光乍泄。
惊鸿一瞥。
王楚嫣蓦然心跳加急,这般完美的人儿,只要见着,便会被她神奇地吸引住,想将她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间呵护。
何况王楚嫣知道,不久前,茂德帝姬失去养母刘安妃。帝姬的母后刘贵妃长辞于政和三年,当时帝姬年小,因而由她母后的养女、同姓的刘安妃抚养。这位刘氏出生低微,父亲是酒保,不过刘氏姿容明艳,聪颖玲珑,后被选入宫,一步步晋升,深得今上宠爱,也待茂德帝姬颇为尽心,帝姬下嫁那年,就是由刘安妃率宫闱掌事人送至婚第。不久前,刘安妃因病薨逝。
茂德帝姬自然很难过,行完丧礼,回到蔡府更为沉郁,所以出来散散心。
"公主殿下。"王楚嫣近身行礼。
"王夫人,许久不见,快坐。"茂德帝姬邀请。
李氏与帝姬形影不离,依旧怀着警惕的神情将王楚嫣打量一番,不过面子上较为和善:"适逢初夏,都人皆说城南的清风楼最为适宜,所以殿下请你来这儿了。"
清风楼虽不比樊楼高大豪华,但环境尤佳,彼时庭院榴花正开,莺歌燕语,水畔烟霏丝柳。
桌上摆着最好的银盘、琉璃器皿,果盘里盛着时令水果,御桃、李子、还有新上市的青杏,樱桃之类,酒是清风楼的自酿酒,色泽清润,故得"玉髓"一名,是过滤的清酒,味香醇正。
"王夫人有没有来过这儿?"李氏给王楚嫣斟了一杯酒。
"多谢李夫人,久闻其名,路经好些次,可惜未曾入内。"
如之前那样,在外,她们互称夫人。
这座清风楼亦是文人雅士喜欢的聚集之地,当初王昂与赵楷也经常来此。
一想到自家夫君,王楚嫣不由地紧张,手指摸着腕间的红玛瑙。
"你的手饰挺好看。"茂德帝姬的目光被她的琉璃珠串所吸引,倾身端详,"这些玛瑙润泽细腻,红得特别,应是最上等的南红玛瑙,啊,还带韵字呢,真好看。"
茂德帝姬擡手指向自己:"你看,我的衣领、衣袖也有韵字,还有耳饰,金镯,我十分喜欢这个字,诗意美妙,书法名家也喜欢用韵字,比如韵胜,赞许其人书法之妙。"
王楚嫣稍稍翻起天水碧衣袖,浅笑道:"我的也有,听说韵字饰物是宫中的风尚,如今在民间流传开来,我许多街坊邻里也很喜欢,纷纷穿戴呢。"
李氏摸了摸头上精美的花钗,乘机插话:"之前也是皇宫盛行什么,民间便会大力效仿,以为点缀珍珠,披金戴银,就能似人上人那般,欸。"言语间透出一股轻微的鄙夷。
王楚嫣没往心上去,岔开话题:"许多人喜欢,总归是好事,韵字读着也好听,风韵,韵致,神韵,民间还流传,说这个韵字,与郓王的郓谐音,当真如此?"
她不过是无心作问,然而茂德帝姬的笑容却倏地黯淡,李氏更是挑眉微叹。
王楚嫣心下一凛,晓得其中有何隐情。
茂德帝姬饮了一小口酒:"前段时间我回宫,更觉得人事复杂,明明一个简单的字,有些人却暗地里大做文章。"
"夫人。"李氏冒然打断帝姬,朝她使了个眼色。
茂德帝姬侧去微红的脸,与李氏对视片刻,眸光透出一丝幽怨:"有什么说不得的?那些流言蜚语还少么?民间都晓得了。"
随后,帝姬朝王楚嫣转回头,坦诚诉道:"韵字与楷哥哥的郓谐音,仅是巧合罢了,许是有人散布流言,居心叵测,梁公公可能不知情,还将韵字风靡京城之事禀告父皇……我最喜欢楷哥哥,可是看见桓哥哥落寞的样子,我心里也难受。"
听到此处,王楚嫣的心又被提了起来。
她知道帝姬口中的梁公公既是梁师成。去年蔡京致仕,王黼代而成为首相,宦官梁师成升为太尉,时称"隐相",王黼与梁师成关系密切,都是十足十的厉害人物,她亲眼见识过。
莫非她夫君,亦是其中谋划的一分子……?
王楚嫣极其害怕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念头,或者说预感。
这边,茂德帝姬出于信任,抒发积在心底的沉郁:"父皇已经够烦恼了,前不久那份罪己诏,民间也都晓得了,令他大失颜面,紧接着安妃娘娘薨逝,对于父皇更是雪上加霜,令他伤怀至极……我在宫里头住了些时日,除了陪伴,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难受,还有哥哥们各有各的心事……如今我很理解一句话,一国之君,只手遮天,可高处不胜寒,真可谓孤家寡人。有时,我们这些皇室贵族,还不如百姓活得快活自在……"
高处不胜寒,王楚嫣即便不在高处,仅是旁听,也惊惧打颤。
当她们走出清风楼时,两位贵气的公子擦肩而过,低声愤慨。
"他真厉害,说话令人难以辩驳。"
"而今他掌控台谏,今日还在朝上进谏官家加紧镇压。"
"这人野心勃勃,很能趋炎附势,从小小校书郎遽升御史中丞。"
"嗤,又是个心狠手辣的大佞臣!"
……
这些带着鄙薄的轻声细语宛如响雷贯入王楚嫣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