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阿诺德
全国各地锦衣卫推荐的火器制造人才也到了京城,兵部右侍郎孙元化又从中挑选了3人,杨成火当即给这3人授兵部官职,加上之前的宋应星,算是组建了属于杨成火的第一批技术型官吏。
没有被孙元化挑选中二十几人,杨成火也没有放走,全部雇佣下来,也参与火器制造。
对于选中的人,依照宋应星,给所在地推荐的锦衣卫奖赏白银一万两,被选中的人才户籍所在县,免钱粮三个月,全国刊发告示,写明此次皇榜选拔结果,以及皇帝奖赏内容。
有了这些突出人才被发现,仿制佛郎机人的燧发火铳出现重大突破,已经能够达到原品的威力了,其中宋应星贡献最大。
今日,要来一场火铳试射表演,杨成火拉上兵部尚书孙承宗来兵仗局观看。
燧石俗称火石,和铁器击打会产出火花,燧发火铳的燧石固定在击锤上,用来敲击火镰盖产生火花,火花点燃火镰盖下的黑火药,继而引燃铳管内的装药,产生高压气体推动铳管内的弹丸射出。
燧发火铳比火绳枪的区别就是用燧石击发火花取代了点火繁琐的火绳,这都是频繁的战争带来的军事科技进步。
火铳在宋元大战之时就开始投入使用,不是新鲜东西。只不过早期的火铳,射程短,威力小,装填缓慢,造价维护成本高,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
那时的火铳远没有弓箭、弩箭这样的冷兵器好用,至明朝朱元璋取得天下,对火铳的使用就变多了,京营中有个神机营,专门装备使用火器。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也不是只带着冷兵器的。
这燧发火铳最难制作的就是扳机保险结构和铳管,扳机要给击锤提供一个快速向前的力道,以击发产生火花,制作不合格,要么保险解除成功率不高,要么击锤力度太小,产生火花太少,点燃火药池几率降低。
而铳管需要钻出来,耗工耗时,速度极慢,以杨成火现在所处的工业体系,要做出来很费劲。
孙元化是理论型天才,他早就明白这燧发火铳的原理,可工匠们未必能做到,这宋应星就是孙元化和工匠们的桥梁,宋应星有不少经验,可以把孙元化所思所想,转化以后指点工匠制造出来,宋应星还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改进,综合之下这仿制火铳算是重大突破。
当然了,还有人提出连发火铳这种超前的见解,只是现在杨成火还要他们继续积累经验,以后再研发。
兵仗局校场上。
有一个佛郎机人,带着4个工匠开始装填遂发火铳。
先用量筒取黑火药从铳口倒进去,后拿出一片圆形特制的油布,放在铳口,再拿出弹丸放在油布之上,如此将弹丸和油布塞进铳口,最后拿推弹杆或者叫通条,把弹丸推到铳管底部和黑火药压实,这就算装弹一发完成。
把弹丸压实在铳管,是为了防止瞄准时弹丸位移滑出和防止射击时炸膛,这都是别人的血泪换来的经验。
接着把击锤放到保险位,打开火镰盖,将黑火药倒入火镰盖下的药锅,扣上火镰盖,试射手们,瞄准前方70步(105米)的靶子,扣动扳机射击。
只听五声很大的响动,一大股白烟从火铳中冒出。
前方看中靶结果,1发命中,4发脱靶,中靶的是佛郎机人阿诺德射中的。
杨成火一看这繁琐的装弹步骤,心里不禁在想,现在最先进的都这么麻烦啊。
“阿诺德,你虽是西人,但你肯为大明效力,朕不会亏待你的,从今天起,你被大明皇家兵工厂雇佣了,以后你听孙元化安排。”杨成火道。
“皇帝陛下,好的。”阿诺德蹩脚的回道。
“阿诺德,这教习工匠们使用火铳,还有你要多为这大明新造的火铳提意见,做的好,朕还有赏赐。”
这边孙元化直接用葡萄牙语给孙元化翻译,听的在场的众人一愣一愣的,杨成火英语不行,葡萄牙语更是不懂,只能面露喜色看你们表演。
“孙爱卿,这叽里咕噜算是把朕的意思告诉他了吧?”
“对,陛下,这阿诺德说,这尼德兰人擅用风车作为动力来生产创造,又由于尼德兰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他们又善于使用水车来提供动力,阿诺德建议陛下,也研制风车和水车,用于军工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孙元化帮着阿诺德翻译道。
尼德兰就是今天的荷兰,英语netherlands,从明朝那时的翻译就叫尼德兰。荷兰人对风车和水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认同感,他们感念风车和水车是他们发展的功臣。因此,荷兰人将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风车日,这一天荷兰全国的风车和水车会一齐转动,举国欢庆。
“好,朕同意了,此事孙卿家就会同阿诺德办理,先去找地方,找好了地方,朕出银子办起来,让宋应星他们一起参加,大家群策群力,把这个风车,水车和军备生产结合起来。
阿诺德提建议有功,朕赏他100两银子,你告诉阿诺德,因为他,朕再拨款2000两白银给你们的教堂作为日常开销使用。”杨成火是摸着他们信教的脉门,个人赏赐可以少些,你多给教堂银子,那就不一样了,说明皇帝重视他们的神教,可能发掘多几个阿诺德出来。
参与试射的四个工匠也赏银10两,由于他们没有遂发火铳使用经验,这第一次脱靶了,不要紧,万事开头难。杨成火要求先造出100支,然后每支进行10次试射,记录它们的优缺好坏,找出现在工艺可能存在的不足。
“陛下,这西人是否赏赐过重啊?”回程的路上,兵部尚书孙承宗发问道,毕竟陕西镇剿灭王嘉胤和王二才赏银3000两,这就赏了2100两了。
“朕找出宋应星是千金市马骨,今日这阿诺德也是,由此才可能招纳更多的贤才。”杨成火回道。
“陛下,这西人毕竟不是大明的人,非我族类还是要提防。”
“孙师傅考虑的是,朕明了,孙师傅也是为了大明,朕这么说吧,大明的人是这大明的主体民族,阿诺德他们在大明始终是少数,动摇不了主体民族,所以可以去团结,如同西南那些土司一样,大不了给他们也来个无领地的西人土司,其神教纳入礼部管理。
朕考虑最多是如何壮我大明,只要能壮我大明,朕都愿意做,哪怕和外星人合作,朕也毫不犹豫。”杨成火一时说漏了嘴,把外星人说了出来。
“外星人是何人?”孙承宗问道。
“朕在一本杂书上看到的,叫《酉阳杂俎》,其书中有人提到在月亮上做工,孙师傅博古通今,未必涉猎此书。其书中月亮人便被朕称为外星人,也就是天外之人,或许今年中秋八月十五赏月的时候还能看见这天外之人。”杨成火只能强行解释。
孙承宗一时无语,这书他不知道,只感觉皇帝不学无术,看到书太杂了,怪不得大臣们诟病皇帝没学识,殿试题目都不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