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杨成火现在敢出京城了,对于锦衣卫新招的5000名战兵,和京营已经选拔的1万人精锐,他腾出时间就出城用系统亲自选拔一番,提拔一些人为基层军官,以后他们能不能升上来,就靠军功和运气了。
忙完了这1万5000人,还有工匠需要选拔,天津皇家盐场,只能让东厂找几个私盐贩子负责搞起来,选人的事再度耽搁。
崔连材终于轻松了,杨成火把来承典从他身边调走了,崔连材相当于沙丁鱼,来承典就相当于是鲶鱼,两个人放在一起就起了鲶鱼效应,来承典对崔连材横挑鼻子竖挑眼,崔连材害怕他被杨成火换掉,当然是奋力表现,一旦来承典告他刁状,他才有底气应付。
崔连材原本对主家一个月最多给300两是有看法的,毕竟他现在管的盘子可不小,来承典的出现,让他没看法了。
这来承典有浓重的江浙口音,可放印子钱这个事,比崔连材还老道,来承典虽然不能像东厂二档头古昉一样,直接威胁他生命,但是威胁他的财路啊,这一月300两的银子,他可不愿分给来承典。
杨成火调走来承典,就是因为私铸钱币场可以开工了,加上京城客军提前发送的军饷,这铸造量增大了,所以不等到本月十五,提前开铸。
后世曾经有记者问制作假币的罪犯,为什么要走制作假币的犯罪道路,罪犯诚实的回答:因为造不出真币。
现在杨成火能自己造真币,但还是偷偷摸摸像做贼一样,私印铸造场的人全是直属监的,他们刻苦学习了铸造新币的技术,已经铸造了十炉新币,内廷银作局多次复核,觉得没问题以后,杨成火让来承典也参与进来,学习新币铸造。
“来承典,你所说的崔连材的问题,朕认为不算什么,这印子钱朕本不看重,朕的生意思路和你不一样,你是小而精细,朕的思路是拿下京城大部分印子钱份额后,再逐渐改善小而精细的问题,现在就这么粗放发展,没什么大问题。“杨成火在私印铸造厂见了来承典。
“陛下您的气魄大,小的不知其理,现在方能理解。“来承典知道皇帝身份的那一刻,早就被震撼了好几次,皇帝的生意思路,完全和他在当税监手下的时候不一样。
“然后就是这个铸币,这次是银通宝,以后那个铜通宝,也要开铸,铜通宝你应该熟悉,不过朕要你铸的是足额等分的新币,可不再是那些私铸无品相,无足额的劣币。“杨成火才不会自己铸造劣币,坏了自己推行银币的计划,他这么做都是为了避开户部,自己独享铸息大利。
“陛下放心,小的得出牢狱,再世为人,一定谨遵陛下教诲。“来承典道。
“好,你先这住下,目前计划铸造量400万两,还有负责钱币发行的当铺,你也替朕去走走看看,提提意见,朕哪里会做什么生意,全凭体量大。“
“小的遵旨。“来承典又被震撼了,皇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400万两这种天文数字。
紧接着杨成火去了锦衣卫衙门,因为今天是锦衣卫在北直隶接管驿站的第一天。
杨成火当面告知锦衣卫同知李若琏,成立一个锦衣卫快递司,管理以后收纳的所有驿站,这月就从北直隶开始试行,同时京城锦衣卫再增加1000人,负责管理巡查驿站。
驿站除了寄递业务以外,还有种地,养马,餐饮,住宿的业务,只要发展的好,既能赚钱,还能是情报搜集中心,裁撤驿站是削弱兵部,可不会削弱杨成火。
驿站就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杨成火指示李若琏,接管的驿站要把生意做起来,该扩建的要扩建,要把驿站的餐饮住宿业务,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扩建的银子皇帝出。
原来官办驿站接待过往官员都是朝廷和地方出银子,现在按照客栈的标准,把以往招待官员的标准做成多种住宿套餐,过往客商和百姓也可以享用官员的待遇,不过银子要给够,同时要预留两个套间给过往官员备用,对于他们一样要收银子,一视同仁。
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严打,更没有一大堆的普法宣传,皇权王法不下乡,各种车匪路霸多如牛毛,同时也催生了很多黑店。这便是这个时代过往行商的痛点,出门送货必须请镖师,直到民国铁路货运兴起,镖师护送货物才淡出历史舞台。
现在锦衣卫控制的驿递店,就可以解决黑店这个痛点,由行商帮着传播消息,可以扩大生意来源。
同时原来的驿站被公器私用,这一部分利益也会被锦衣卫收回,这驿站是个好买卖,能够为锦衣卫带来大笔经费,让杨成火少花银子给锦衣卫。
这锦衣卫第一天拿下北直隶的驿站,马上就有过往官员不适应了。
“什么,要收本官的银子,这是何道理,本官在河南境内都不曾有此事,本官回京后,要好好写本参奏你这个大胆的驿丞!如此罔顾朝廷法纪,公器私用,掠人钱财,真真是岂有此理!“一位从河南回京的户部官员听说要收他5两银子,勃然大怒道。
“大人,我的大人啊,朝廷有旨意,北直隶境内所有的驿站已被裁撤,小的已经不是什么驿丞,脱离了朝廷品秩,现如今这是锦衣卫的驿递店,形同一般客店,自是要收银子的,请大人知悉,不要为难小的,这定价也是锦衣卫大人定的,不是小的做主,如若大人不愿在本店下榻,往前走20里还有一家客店,大人尽可起行。“原来的驿丞,现在的锦衣卫驿递店掌柜委屈道。
“这,这,这是旨意?唉,估计又是阉党作祟,朝事不宁,本官不住了,我还是连夜骑马回京,定要扭转此事。“听了店家的一番话,这个户部的官员,住店的心情全无,他想回京好好了解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样因为驿站裁撤开始对官员收银子的例子,在这锦衣卫接手驿站的第一天,集中爆发。
后三天,有大量官员上奏说裁撤驿站的弊病,杨成火召集朝会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御史毛羽健和刑部给事中刘懋,让他们两个去和群臣辩论吧。
辩论嘛,就是吵架,是没有对错,也没有结果的,双方各执己见,毫不相让,不会达成什么共识的,最终就是没结果,裁撤驿站和复立驿站就这么继续吵着,杨成火正在利用锦衣卫逐渐拿下驿站。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文臣们山头太多,又各怀鬼胎,难团结为一条心,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所谓的脸面清誉,多方乱战之下,不知妥协,争的面红耳赤,才有空子让杨成火钻,让杨成火把驿站搞到手。
杨成火退朝,回到乾清宫,得知宫中齐大匠已经把坤宁宫加固完成,东厂做的精钢大鸟笼也装饰完毕,安放在坤宁宫的皇后寝殿。
杨成火让直属监的冗员再次给皇后搬家,搬回到坤宁宫。一切做完,杨成火在乾清宫又能无心理负担的召见大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