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报复 - 明末之皇帝有系统 - 朕行朕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报复

“陛下,如若臣攻略朝鲜,就需要陛下再补些军械,还需更多粮饷筑城。“

“这些朕可以给你补一点,不过你还要省着点,你做的是诱饵,不需要筑坚城。”杨成火答应的干脆,可他不知道,这个花费又很大。

“陛下,东江镇悬于海上,补给没有陆上方便,因此臣恳请陛下打造料多吃水深的大船,抗海上风浪,一次便可载运大量补给,也方便运兵。”

“此事恐非一日之功,但朕也可答应你。”杨成火就是想坐海船逃跑为备用方案,现在造船运粮饷,算是提前练兵了,但是这造船花费就高了,以他现在的财力,先来两艘试试水,缓解一下东江镇的后勤压力。

“陛下,兵部所发军械质量奇差,臣有时还要拿银子打点,才能拿到领取军械的签票,然后拿着签票去工部领取,臣希望这次陛下能下旨,让臣能挑一批质量稍好的。”

“呵呵,竟有此事,兵部这些人活够了吧,卿之所请朕准了,不过要等几日,此间有场好戏要上演。”

杨成火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杨成火摆了兵部一道,兵部那些人开始罢工,不配合杨成火发送欠饷,现在又听到兵部,工部向在外作战的将领索贿,顿时杀心大起。

而欠饷还要继续运送,于是杨成火把皇家盐引存在的时间由原来的两年变为四年,让勋贵皇商把这个全部事情接过去,但是兵部这些人不教训一下是不行的,顺便敲打一下工部。

“陛下,军情紧急,臣不想看什么戏。”毛文龙以为皇帝爱看什么咿咿呀呀的戏,还要拉他一起。

“这戏可不在戏台上,朕会让兵部的人去西市唱戏,还很有节奏韵律呢,过几日卿就知道了。”杨成火故作高深道。

送走了毛文龙,命内库接收清点毛文龙敬献的辽东特产,留下精品自用,其他的送到京城皇店售卖。

杨成火把王承恩找了过来。

“承恩,上次给文臣50个名额,他们应该很有意见吧,这次朕会多给他们十几个位置,全部从兵部出,有没有人能够迅速替补上这些人的位置?”杨成火问道。

“陛下,这刚刚改元,下面的人想做官都想疯了,要不是上面没人挪动位置,他们也进不了官场,他们巴不得有位置空出来让他们填补。”

“好,兵部对此次欠饷事务罢工的人,和工部对接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找到他们贪污的证据,那些没贪污的,想想别的错处,把这些事泄露给那些想做官的,让他们自己找人弹劾揭发,你收到弹劾折子,以最快的速度给兵部这些人罢官,顺便把这些岗位的冗官全部清理掉,对于冗官,以后官员更替照此办理。“

得到王承恩肯定的回答,杨成火立马开始布置针对兵部罢工的报复计划。

东厂当天动了起来,抓了9个兵部的官员投入锦衣卫的大牢,一时之间弹劾东厂的帖子,飞奔向司理监,还有人跪在大明门外,要求皇帝释放被捕官员,严惩东厂肆意妄为,约束厂卫行事,胆大的说要诛除王承恩以清君侧等等。

“这些人还想和朕扳手腕,还想和朕叫板,那就让他们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

来人,传旨,锦衣卫,把这些告示贴到皇城九门和南城的那几个城门,东厂和锦衣卫能撒出多少人,就出动多少人,上街把告示的内容宣讲出去,必须讲到夜禁开始方可停止。”杨成火这是先要在舆论上压制这些敢于跳出来的人,然后再开始下狠手,免得惹一身骚。

大明门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王吉韬作为禁军首领,已经带领全副武装的禁卫在此守卫,防止他们冲击皇城。

传旨,明日,来个小朝会,阁臣,六部尚书和其余九卿参加,朕要审审案子。

第二日,这大明门依然聚集了很多人,进出宫禁的人都能看见,经过昨天杨成火舆论上的宣导和压制,他们好多人的口径已经变了,变成了东厂需要拿出实证,不能诬赖构陷。因为杨成火告示的内容是,蓟辽督师袁崇焕参劾兵部有人贪墨军饷和索贿,皇帝命东厂严查,发现了兵部贪污之人,于是把他们索拿下狱。

袁崇焕可是皇帝亲自送出城的,所以重视他的参劾也是应该的,而袁崇焕还没到山海关,人在车上坐,锅从天上来。到时杨成火修书一封让他默认就是了,毕竟现在的兵部,还是魏忠贤在的时候那套大班底,袁崇焕也不喜欢。

“要证据?来人,把贪的最多犯官押上来。”杨成火早就准备好了。

杨成火当着阁臣和六部尚书的面要御审兵部犯官。

“此刘姓犯官乃是兵部武库司员外郎,从其家中搜检出16万两银,300两金,如此巨富,不知他从何得来?”杨成火开了个头。

刘姓犯官一时无语,怎么回答呢,明朝官员俸禄极低,这么多钱财根本没法解释,只能低头认罪,承认是自己倒卖库房火药所得,而不是克扣辽东军兵饷银,毕竟武库司管军械和发放军饷不产生直接关系。

剩下的几个,只有一个承认和辽东军饷有关系,其他的,都不承认,各有各的罪责,让杨成火没想到的是,兵部車驾司这种管马政和驿站的也能贪污3万两银子。

“别说了,你们真是丢尽了兵部的脸。”兵部尚书阎明泰忍不了,出言打断他们的供述。

阎明泰虽然是兵部尚书,可下面这些犯官,他一个也不认得,这些人每说一个字,都像钉子扎一下他的手心。

“好了,押他们下去候审,从速定案。诸位卿家也听到了,这些人家中藏有巨额金银,或在京城内外有与之身份不相符的巨额产业,而他们又无法解释其合理来源,这便是其利用朝廷给的权力,为个人谋私利,此等朝廷的蛀虫,必须要清理,还大明士民一个朗朗乾坤。”杨成火把证据指给六部尚书们,六部尚书是不需要像下面的人一样贪污的,可他们心里什么都懂。

“陛下,臣恳请此案交由刑部,大理寺审理。”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苏茂相。

“刑部,大理寺也忙啊,此案是个急务,众卿进宫前,也看到了大明门聚集的人,此事拖不得,朕决定以后凡京城官员贪污案件均由东厂侦办,6品以上的官员,东厂不得用刑,众卿也看到了,东厂并未对他们用刑,只是扒去了官衣,去除了乌纱。”

接着杨成火和众臣来到大明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