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叙旧 - 明末之皇帝有系统 - 朕行朕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4章叙旧

听到无名白的事情,杨成火恨不得现在就出宫,可是还是要等,等行刑,等东厂安排他如何微服私访。

皇后的消息传到大兴县周国丈家。

“这皇帝还是知道我是他丈人啊,给这些厚赐,我就陪他闹上一出。”国丈周奎开始吩咐管家仆人,说月前自己生病了,有人献药治好了他的病,献药的人叫郜玉临,京城人士,为报这个恩情特向皇帝保举他为皇商,让他们记住,把消息往外传。

郜玉临满京城收粮,初时还有些胆小,不过有东厂的情报,还有银子开路,很快就与三家大粮行敲定了14万石粮食的购买协议,加上与他熟悉的同业知道他变成皇商,自愿拆借和介绍其他粮商给他,已经凑出了18万石。

由于年前,杨成火让户部追缴逋赋,如今户部官仓粮食有近100万石粮食,通过京杭大运河到通县,还在不断的运,原来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在南方收银子,可是一条鞭法损害了官员士绅的利益,他们不断阻挠,在张居正死后,这一条鞭法执行就不到位了,所以南方搞出了半米半银的方式交国家赋税,而在北方,这一条鞭法完全被废,老百姓直交粮食不交银两。

杨成火因为几次抄家,以为交的赋税都是银子,他忽略了袁崇焕一直强调的粮饷而不完全是银两,而杨成火认为欠饷全是银子,从没想过还能直接发粮食。如果把九边欠饷换成粮食,一来不好携带,二来不好储存,三来运输中损耗巨大。如若全是银子发下去后,又要大量采购粮食,这一来一回,浪费人力,徒增损耗,所以最后杨成火会知道,半粮半银的问题。

“还差2万石,古档头,这下一家是哪里?”郜玉临现在充满了干劲,这里头可有他一成的收益,一次买卖超过他铺子一年的利润。

“郜掌柜,这下一家,须在下先行联络,你可回去等我消息,放心,你的事,是陛下交代过的,误不了。”古昉道。

郜玉临只得先回去,顺便盘点下已经敲定的契约。

接着古昉带着一群番子来到一个小酒馆。

“东厂查案,闲人闪避!”几个番子吼道,把客人赶走。

“杜主事,让我好找啊,原来你在这。”古昉道。

“我是朝廷命官,你们东厂没有驾贴,休想拿我!”叫杜主事的人面对一帮东厂番子,给自己壮胆道。

“杜主事,莫要激动,你是户部的官,本档头知晓,今天就是想和你喝喝酒,叙叙旧。”古昉随意地道,说完就坐在了杜主事对面,自顾自的斟起酒来。

“叙旧,本官不认得你,你怕是认错了人吧,今你没有驾贴,恕本官不能奉陪。”说着,作势准备站起来,被后面两个东厂番子按下,继续坐着。

“杜主事,你看看这个。”古昉从袖子掏出早已准备的几张纸递过去。

这杜主事不能不接,形势比人强,虽然魏忠贤倒了,可这东厂没有倒,杜主事手里是一份口供,一份可以令他杀头的口供。

“你们,你们,这是诬陷!我何时里通外人盗卖过太平仓的10万石储米,那太平仓根本不归我管。”杜主事看完了口供,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

“对对,我拿错了,你是管北新仓的,你也没有倒卖10万石,而是20万石,你胆子不小。”古昉毫不客气地回道。

“说我倒卖官仓储米,你可有凭据,不要随意诳我。”杜主事,说完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这是你要的凭据,你是识字的,大明律你比我懂。”古昉又拿出一张口供。

杜主事看完了,登时身如筛糠,手抖之下那张口供也随之落到地下。

“杜主事莫要如此,今日你我叙旧,我没有带驾贴,不是来拿你的,而是有生意和你谈。”古昉这才说出真实目的,顺便把那张真口供捡了起来放回袖子里。

“生意?哦,对对,你我是旧友,今日来此相会是为吃酒消遣。”这杜主事历经十年寒窗,又在官场浮沉,不是什么读死书的书呆子,立马转换口径。

“杜主事,这次是需要你从户部粮仓转出3万石粮食,我这边照市价低一点给你银子,此事办好,这份口供就不会变成驾贴。”古昉直接说出要求。

“要粮食啊,这个简单,3万石,我每年手里随便漏一点也比这个多。银子我可以不要,口供是否可以给我?”杜主事才不在乎多少粮食被倒卖,在乎的官位和小命。

“杜主事,这才刚刚开始合作,后面还有大买卖,所以你还是收银子吧,我一个大老粗不识字,刚才让你看笑话了,这份口供我拿回去还要学认字的用的。”古昉以自己是文盲为理由直接拒绝给他口供。

“那好,那好,不知这粮食何时要?”杜主事要不到口供,只能说回粮食的事情。

“以免夜长梦多,今日咱们就银货两讫。”古昉干脆地道。

“好吧,你们准备人去北新仓外,我给你们安排。”杜主事只得答应。

本来从京城大粮商手里买粮,这2万石是可以买到,可杨成火想现在就挖挖户部的墙角,所以命古昉要从户部仓库搞粮食,以后作为参劾户部官员的把柄,时机成熟,把户部的人换一批,户部管钱粮,杨成火看的很重。

之所以购买3万石,而不是2万石,因为粮食运输也有损耗,所以最后拿住户部官仓杜主事的把柄,以2万石的价格买3万石粮食,这样算上损耗,20万石也是足额的。

古昉派人回到宫内禀报,自己则去找郜玉临商量运粮的事情。

杨成火听到呈报,欣慰的表示,古昉和郜玉临效率还可以,已经凑出了第一笔订单所需的粮食,接下来就是护送了,杨成火想了一下,这郜玉临虽然是皇商,实则是民,不能动用现有朝廷正编军队帮他押运。

这第一次护送的人员,就让他自己找镖师吧,山海关也不是很远,后面再搞一支专业的押运队伍。

至于那些户部的硕鼠,先养着了,虽然没有那些大肥猪的体型,可也是一口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