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儒雅君子”边镇藩王七
京城来使当场就跪了,嘴里还不停卖惨,
“凉王殿下,臣也是被逼的啊!臣原本在朝为了北地据理力争,结果皇帝和一班腐儒,把臣骂的狗血淋头,然后还讽刺臣,说是既然臣为您喊冤,那就派我来给您当狗腿。”
林麟自然知道他这番话是现编,不过也是对这人的急智,有点兴趣,当即决定让他来当替罪羊,
“行吧,既然你如此诚心,那本王就给你个机会。”
此人大喜,还特地将圣旨,当着林麟的面,扔在了地上。随即又是一阵磕头谢恩,
“王爷但讲无妨,下臣必鞠躬尽瘁。”
这狗腿搞得林麟都有点不好意思坑他了,不过也就犹豫了一息,
“这样吧,你写一封奏疏,痛陈皇帝身边有奸佞作祟,将你的悲惨遭遇也写进去。然后帮本王送回京城,并给皇上讲,本王愿意出兵,帮他清君侧,保社稷无恙。”
这下京使懵了,玩这么大?这奏疏一写,自己回京城岂有活路!不过林麟显然不会让他有退路,直接威胁,
“怎么?你不愿意写?那你刚才所说,都是骗本王的喽!来人,拖下去砍了!”
立马就有监察营之人出列,拔刀出鞘。此人当即大喊,
“写!我写!王爷且慢动手!这不是这篇奏疏,需得好好润色,彰显王爷的气度和风范嘛,我自然不敢随意答应。”
他是认命了,写了或许回京后死,不写,这会当场就没了。随行而来的其他京城人,这会全都躲得远远的,恨不得隐身。
京使也是狠,当场就给林麟提要求,他一人智短,想要来使众人,群策群力。林麟一看他要拉人下水,也是当场就允了。
监察营包围着这群人,送到了一处平民居所。还不忘提醒他们,
“王爷说了,这一封奏疏的事情,应该不需要写上个百八十天吧。时间长了,王爷估计也懒得等了,你们自然就没有价值了哦。”
京使立即点头哈腰,
“不劳王爷操心,最多十日,一定双手奉上。”
等大门关闭,京使如丧考妣,颓废地瘫坐在地。其他人见监察营人走了,直接开骂。
“你个狗贼!自己背叛朝廷,还要连累我等!”
“我不管你什么打算!我是安庆侯府之人,你必须保我安全回京!”
“对,我们不能成为和你一样无耻之人!”
纷纷扰扰之际,京使冷哼出声,
“你们这帮废物!不都是觉得此行容易,想跟着来蹭功劳的嘛!怎么,如今功劳没了,你们想跑?我告诉你们,做梦!”
随即阴恻恻对着所有人威胁,
“我反正是在绝路上了,早死晚死无所谓了已经。但你们,和你们背后的家族势力,会不会承受皇帝的怒火,我就管不了了。”
众人又是一通谩骂,逐渐也消停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如今也没得选了。京使见没人闹腾了,才缓缓开口,
“如今,你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我一起,写了这封奏疏。到时若真能回京,我们这么多人,一齐向皇帝诉说冤情,法不责众,皇上想必会给我们一条生路的。”
他嘴上说的漂亮,其实就是不想让这封造反的奏书上,只有自己的名字。他想的还是挺好的,到时回京,大不了先去大牢里呆一阵。
若是皇帝胜了,这么多人一齐上奏的,总不能他一人受难,想必是死不了。若是林麟胜了,那也行,反正他都已经做过戏了,到时假戏真做就是了。
所以林麟最看不上的,就是这帮所谓的文臣。屠刀在别人手上的时候,他们所做就是能屈能伸,以图后事。
等自己掌权了,就是世间万般,皆是我的意志,任何反对者,都是异端,都是祸乱天下。
骨气?算了吧,真有骨气的,就不会只耍嘴皮子了。
这只是个小插曲,林麟也是让他去带个话,让自己的行动,更加名正言顺而已。至于会不会有人趁机攻讦,那都无所谓。
等他进京之后,自然是慢慢算账。这么多世界了,林麟如今对于所谓的朝堂争斗,那是驾轻就熟,何况刀在他手上,怎么玩还不是他说了算。
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于儿子太自信,林母最近是太后演得上瘾了,连凤冠和给林麟登基用的龙袍,都已经做了好几套了。
林麟也是无语,私下问过她,若是输了怎么办,她倒是干脆,
“大不了我们母子提前下去找你父王呗。儿啊,母后这辈子,也算是大风大浪见识了不少了,你少担心。”
话锋一转,又怼林麟,
“但是这般天时地利人和,你若是还输了,那我也无话可说,只能送你一个字,猪!”
好吧,林麟算是发现了,自己这母妃,也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只不过她比一般人看得仔细一些,至少看一会还会上来搭把手。
说是十日,结果三天不到,这帮“文人大儒”,就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声讨奏疏。言辞恳切,目标直指朝中各大重臣。
甚至连皇帝都隐隐地骂了,毕竟也是,若大臣都是奸佞,提拔他们的皇帝,能是什么好东西?对于林麟,倒是没怎么提,他不敢,也要给自己留后手。
提了林麟,就彻底没法两边摇摆了,这样模棱两可的,反而到时怎么解释,他都能圆得过来。林麟看了一下之后,直接安排人,送他们回京。
当然,送人的队伍,是精锐北军。此去京城,他们就一个目的,报捷,让所有人看到北军的无敌之姿。
否则之后,怎么好提出清君侧这样的话题,你自己都是歪瓜裂枣,怎么好意思去帮别人处理污浊之事。
本着为难别人,快乐自己的原则,林麟还随队附上了,早先斩杀的太监和皇帝宠将的头颅,相信与异族灭绝的战报一起,能让皇帝开心好几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就看京城是个什么态度了。皇帝的态度,决定着林麟是和平过渡,还是大军铁蹄踏进京师。
而且林麟这么一搞,天下舆论势必会两极分化,到时原本就是散沙的各地守军,想必会给林麟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