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接她回家
第224章接她回家
“你都听到了?”方敏很意外。她没想到,籽言竟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籽言点了点头:“我知道张妈九点以后会出门买菜,就回去拿了一些自己的东西。”
“原来是这样!”方敏很是后悔,早知道她那时在家,她就不会去找楚乔了。她听见了楚乔说的一番话,肯定伤心透了!
“我从来就没想过让谁为我负责。自己的人生,还要自己来承担!丁岚的死让我明白了一些事,也许,我们都不该太过于执着,随遇而安,不是很好吗?”
看似是豁达的心境,但是里面包含了多少心酸、心痛和无奈,方敏听得出,楚乔自然也听得出来!
籽言突然握住了方敏的手:“不管怎么说,小敏,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
方敏有些哽咽了。气氛一时很凝重。
“好了!怎么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籽言想缓解一下气氛。
“呸呸呸!说什么呢你!”方敏嗔怪道。
“好好好,我说错了!快吃吧,饭都凉了!这个菜馆的菜确实做得不错!”
……
吃完饭,两人便离开了饭馆儿。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楚乔颓然地瘫在了座位上。
本来,他好想冲上去,把她带回家,然后请求她的原谅,即使她要打他、骂他,也无所谓。可是现在,她竟然对他死心了,了无期待了!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她生气了,他可以任她出气,她难过了,他可以哄她开心,可是现在,她心凉了,他该怎样去温暖她呢?!
……
不忙的时候,楚乔便悄悄跟在籽言的身后,看她一个人去买菜,一个人站在婴儿用品店里,抚摸着一件件的小衣服,对着自己的肚子自言自语。
楚乔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籽言了。她说:“我会像爱楚乔一样爱他!”可是他心里并不确定,她到底有多爱自己!
为什么她总是和凌风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她是不是还爱着那个凌风?他的心里真的不是很确定!
实在是内心很纠结的楚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乔诗语。
对于楚乔的到来,乔诗语很是意外。
楚乔并不是不常去看她,但没有在这么晚的时间去过。她都已经准备休息了。
看到他的样子,她就知道他一定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而且多半跟感情有关,因为工作上的事不会让他如此消沉。
“怎么,跟籽言闹别扭了?”乔诗语端了一杯茶放在了楚乔的面前。
“妈,你当时都嫁给父亲了,为什么还要生下我?”楚乔没有回答乔诗语的话,却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乔诗语一愣,她显然也没想到楚乔会问这个。
她思考了一会儿,认真地说道:“说实话,我其实一直都爱着照霖!”
这也是楚乔没有想到的。
“只不过你对他一直都心存芥蒂,还有对你父亲的愧疚,让我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罢了!”乔诗语叹了一口气。
“所以,你问我为什么要生下你,那是因为我爱你的亲生父亲啊!”乔诗语接着说,“一个女人,只有深深地爱着一个男人,才会愿意为他生育孩子,不然,你想想,女人都爱美,谁愿意挺着一个大肚子十个多月,还要变得那么丑,承受那么大的痛苦?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爱这个男人!有的女人说是因为喜欢孩子,其实都是借口罢了!也许她们的男人不爱她了,才给自己一些慰藉,但是其实,都是因为爱那个男人!女人一旦交出了自己,不但会死心塌地,甚至爱另一半比爱自己更多!”
也许是楚乔的问题触动了乔诗语,所以,她说了好多。
楚乔一直默默地听着。他不但理解了籽言的那句话,还觉得对自己的母亲心存愧疚。这么多年来,他从未真正了解过她内心的感受。
尤其是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来,他总是沉浸在对父亲的怀念里,而没有去了解母亲的内心。
“妈!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这句话,是说给乔诗语听的,因为他一味地去恨祝照霖,而让自己的母亲难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句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他终于明白了籽言的内心!而自己的猜疑、要面子,却让她现在一个人在外面受苦!
他决定,明天就亲自去接她回家!然后好好地照顾他们母子!当然,如果是母女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笑了起来。
乔诗语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原本一脸严肃神情凝重的他突然又笑了。
“你怎么了?”乔诗语问道。
他本想告诉乔诗语自己要当爸爸,她要做奶奶了这个好消息的,但是想到籽言还在外面,也不知道她多久才肯原谅自己,所以他决定,等把籽言接回家,再一起来告诉乔诗语这个好消息!
“没什么!”想到这里,他便没有说出籽言怀孕的消息,“您早点儿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看着楚乔的背影,乔诗语无奈地摇了摇头,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楚乔走在别墅外的小径上。
他忽然想起籽言第一次到这里吃饭的情景。
那时候,籽言还跟凌风在一起,而他送她出门的时候,看着路边盛开的木槿花,心里想着,能和她一直这样走下去,即使有人正在外面等她,他也愿意像木槿花一样,温柔地坚持下去。
木槿花的香气中,他觉得自己的步伐从未如此坚定!
……
因为准备去接籽言,所以第二天楚乔没有去上班。他难得地睡了一个懒觉,因为他想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她。
起床后,正在洗刷,却听见外面传来了开门的声音。
他看了看表,九点一刻。张妈去买菜应该还没回来呀。难道是籽言?如果不是张妈,那除了她,没有人有这里的钥匙了。
正猜测着,脚步声已经来到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