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他乡遇故知 - 大道风华 - 兴于微言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大道风华 >

第一百四十七章他乡遇故知

“师父曾经回过百草门,然后又很快离去,如今不知所踪……难道…难道她一直都在找我?”李南山如此一想,本就欣喜若狂的面孔更为激动不已,风清歌满目深情的模样再次占据他的心神,不留一丝余地。李南山目光柔和,喃喃自语道:“师父不但没有责怪我,更是帮我挡下无妄之灾,如今又在四处找寻我的下落,而我前段时日却犹豫不决,自怨自艾……实在是有愧于她。”

李南山归心似箭,倏地站起身来,身形一晃之下顷刻间来到房外,却见神采奕奕的陈修明与笑容满面的钱三,一前一后向他走来。

李南山身形一顿,目光炯炯有神,郑重向二人拱手施礼道:“陈家主,钱道友,此事多亏二位费心,不过短短半日的时间,便打探到我师姐的下落。”

“小友言重。可惜我陈家能力有限,难以打探出李前辈的具体下落。”陈修明没有邀功,笑呵呵道:“这是犬子陈极告知,他如今身在百草门,所以此事千真万确。”

陈修明顿了顿,不遗余力道:“只要小友一句话,老夫便发动陈家上下所有的力量,为小友打探李前辈的下落。”

“陈家主仁至义尽,此事陈家不必再费心思。”李南山愁容不再,心中满是对风清歌的愧疚与思念,含笑道:“李某这就启程返还宗门,师姐持有宗门长老令牌,门主随时都可以联系上她。”

陈修明听闻此语,倒也没有再勉强下去,拱手笑道:“既然如此,那老夫便不再强行挽留小友,预祝小友早日寻得李前辈的踪迹,愿你们师姐弟二人早日团聚。”

陈修明又取出一枚黑色玉简,递与李南山道:“小友,持此玉简便可在天水城内任意飞行,如此一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李南山双手接过黑色玉简,再次拜谢道:“大恩不言谢。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李南山言罢,将黑色玉简置于天灵之上,然后直接腾空而起,顷刻间离开陈家府邸,头顶的一抹黑色幽光,无视天水城的飞行禁令,城内的防护阵法安然不动,不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身形便消失在黎明天际。

陈修明伫立良久以后,收回眺望的目光,望向身后的钱三道:“钱三,在你看来,南山小友与李前辈的关系如何?”

钱三思忖稍许,恭声回道:“家主,我与李道友初识于交易坊市,那时他正与李前辈共游天水城,关系亲昵,随性自然,在我看来……他们不像是师姐弟,反倒是像一对亲密无间的道侣。”

“果然如此,这与老夫所想的相差无几。”陈修明轻抚长须,笑眯眯道:“李前辈对南山小友言听计从,更是关爱有加,南山小友真是艳福不浅,两人郎才女貌,尤为般配,如此天造地设的神仙道侣,实在是羡煞旁人。”

陈修明顿了顿,不由得叹气道:“老夫本想撮合撮合南山小友与凝儿那孩子,现在想来此法断不可取,还好老夫从未提及此事。”

“家主英明。”钱三恭维一句,直抒己见道:“如果家主真的提出此事,反倒是会让李道友尴尬,如此一来得不偿失。如果想拉拢李道友,方法很多,更何况来日方长,根本不必急于一时。”

陈修明回想起李南山与风清歌初临天水城的一幕幕,目露一抹深邃之芒,喃喃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李前辈更是修为惊人,如果可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对我陈家百利而无一害。”

陈修明沉思稍许,特意嘱咐道:“钱三,此事便全权交由你来办,一旦机会来临,你要好好把握,若有所成,老夫绝不会亏待于你。”

钱三心底一阵激动,心知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也来了,连忙一口应下:“请家主放心,小人一定不会让家主失望!”

——

李南山畅通无阻地离开天水城以后,随即收好头顶的黑色玉简,又将自身的速度提升到极致,如同一道青色流光,直奔百草门山门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李南山渐渐平复下激动不已的心绪,面孔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意,清澈通明的目光极有神韵,一身金丹初期的浑厚修为全力运转,心思也是逐渐活络起来,这曾经死寂的一切,重新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师父她解决掉净虚子这个隐患以后,便从青铜古剑之地离去,一路走走停停,花费了许久才回到百草门,然后又很快从百草门离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其实她一直都在找寻我的下落。”

“那天师父从画中界离去,并非不愿见我,而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无法脱身,原来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过一念之差,却让我们分离至今。”

李南山想明这一切以后,顿觉心中沉甸甸的,风清歌一往情深的情意,无论如何他都难以辜负,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段时日的煎熬与怅惘,让他仿佛回到当年赵夜清突然失踪的那段时光。

“既然命中注定无法逃避,既然我们真正拜堂成亲,那我又何必去在意其他,即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又有何妨?”

“师父……你一定要等我!”

李南山满目柔情,口中低语,不惜吞下大量的极品丹药,极限运转全身修为,丹田中的金丹极速流转,就连四肢百骸的经脉都隐隐作痛,以此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恐怖速度,只为更早与心心念念的痴情人儿相见。

李南山飞速掠过曾经属于洛神国与烈焰国的边界城池,他忽而心有所感,向下匆匆一瞥,快若闪电的身形,速度猛然放缓,在确认下方的那道极为熟悉的人影以后,他更是心神一动,从青空中缓缓落下,渐渐靠近下方的铁血城。

洛应天摧枯拉朽般打下整个烈焰国以后,这座铁血边关随即失去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曾经血气滔天的铁血城池逐渐沉寂下来,让人敬畏与胆寒的边关军队全数撤离,自此以后,铁血城迎来了久违的宁静,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铁血城,更像是一处极具特色的景点,但凡具有家国情怀的洛神国人,都会来此一游,欣赏独特边塞风光的同时,更是可以切身感受战争的残酷冷血。

铁血城头,一名风霜满面,白发苍苍的老者驻足于此,一双满是沧桑之意的老眼眺望远方,神色肃穆,目光深远,整个人仿佛沉浸在一种奇异的状态之中。

虽然老者衣衫破旧,满面风尘,但却仍然掩盖不住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儒雅渊博之气,如同一位长年隐居世外的高人,出世云游,扎根于滚滚红尘之中,此人正是洛神国的当世大儒,萧春秋。

萧春秋久久未动的身形陡然一颤,在他的视线中,一位身穿青袍、气质出尘、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正从远处疾驰而来,顷刻间落在他的身旁。

城墙上的众多游客对此视而不见,李南山稳稳落于萧春秋身侧,面露尤为开怀的笑容,拱手行礼道:“晚辈李南山拜见萧先生,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萧春秋很快从惊讶中恢复过来,一双老眼细细端量变化颇大的李南山,含笑开口道:“原来是南山小友……当年一别,一晃已过二十余载,老朽年近古稀,小友却是青春常驻,神采飞扬,想来小友修道有成,实在可喜可贺。”

“人生四大喜事,其一正是他乡遇故知。”李南山望着垂垂老矣的萧春秋,由衷笑道:“前段时日正好从楚王爷口中闻及萧先生的种种事迹,先生的高洁之志,晚辈着实敬佩,没曾想我与先生缘分至此,竟在此处相遇。”

当年萧春秋本就对才华满腹的李南山极为欣赏,如今久别重逢,也是喜从心来,笑吟吟道:“人与人的分别往往措不及防,而人与人的重逢最好莫过不期而遇,小友特意从青天之上下来看望老朽,老朽荣幸之至。”

“先生言重。”李南山如沐春风,侃侃而谈道:“当年幸得先生赏识,晚辈才可长留王府之中,晚辈与先生神交已久,先生誉满洛神的种种事迹,更是让晚辈受益匪浅。”

“当年从朝堂之上抽离以后,老朽孑然一身,云游天下,一路走来感触良多……这世界太过庞大,人却如此渺小,恰如小友曾经写下的妙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萧春秋目光深远,忽然含笑问道:“不过是些许陈年旧事,又如何让身为仙人的小友受益匪浅?”

“先生之举人人钦佩,先生之志人人向往,晚辈不过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李南山笑道:“当时晚辈陷入迷途,楚王爷以先生的种种事迹开导,最终让晚辈迷途知返,说起来还真要感谢先生。”

“哦?”萧春秋眼中流露出一抹意外之色,他再次端量李南山几眼,意味深长道:“我观小友气度非凡,绝非寻常之人,不过最近你深受其扰,心神不宁,幸好已从其中脱身。”

萧春秋目露明睿之芒,轻抚长须道:“如果老朽没看错的话,小友似乎是为情所困……可否说将此事与老朽听听?”

李南山闻言,神色大感意外,萧春秋独具慧眼,不愧人间大儒之名,不过寥寥几语,竟道尽他最近的一番波折。

李南山静默稍许,斟酌一番以后,缓缓开口。

“此事说来惭愧,乃是我与师尊之事,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