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深入南荒
次日,朝霞满天。
当一双露水夫妻启程西上时,草屋中留下了一块香罗帕,罗帖上有字迹,巳牌左右一个
黑衣人闪入草屋中,取走了罗帕,隐入梓林中不见。
一路餐风宿露,不在话下。
这天到了吉安府,司马英买了不少香烛冥箔,说是要到亡魂谷祭奠江湖客岳老爷子的坟
墓,从安福县溯庐溪走武功山。
他利用夜暗入谷祭奠,奠后星夜从武功山西道取路赴萍乡,神不知鬼不觉进入了湖广。
何萱在赣州打听出司马英的行踪,司马英的落魄装束和颈上的剑疤,有心人自会留意,
问那些有心人便可了然,便向吉安府狂赶。
她有点迷惑,打听的消息有点令他不安,怎么司马英身边,竟多了一个绯衣女郎?由于
多了一个女人,他心中更急,但也易于打听,一股劲狂赶不休。
凌云燕伴同司马英西行,她并不急于赶路;同行同住双宿双飞,使出浑身风流解数,把
血气方刚初尝异味的司马英,迷得已不知人间何世。
这一段日子里,江湖中暗流激荡,危机隐伏,但天完煞神的活动反而减少了。
司马英和凌云燕缓缓西行,他们俨然一对夫妻,一天走不了百数十里,女人的魅力确实
大得惊人。
七月初,他们离开了湖广南部平原,进入了最西面的沉州山区,向西边赶。
贵州,那时未设省(市政司,但民间仍沿用省字)。只设军政府指挥使司管辖,所管之
处也有限。
东北,大部属于四川,东南属湖广,西南一部份属云南,所有的地方,不是卫便是司,
统治着各式各样的蛮夷,汉人少之又少。
晃州镇,是抚州的最西一座大镇,设有巡检司,也是一座大驿站,所以当时叫晃州驿,
而不叫晃州镇。
这座驿站,东属院州,西属镇远管慰司的镇远州管辖。
镇远州是湖广的直隶州,仍是湖广的行政区域。
因为这儿是通贵州的大道,所以极为重要,出入盘查极严,没有路引的人被抓到了,很
干脆,砍头。
晃州驿的盘查不算紧,西南与玉屏场分界的平溪关,高建在山脊上,驻有重兵,来往的
人一律严加查问,出关不易。
凌云燕神通广大,在沉州便弄来了十来张空白的路引,买了马匹,两人各写了一张路
引,所写的去向是程番府(贵阳)的卧龙番长官司,理由是探亲。
到了晃州驿,已是午正,有了坐骑,他们准备赶到镇远卫,怪的是这次凌云燕并不反对
赶路,反而欣然同意。
街道狭窄,镇西设有栅门,镇内巡检司的小衙门不大,门前有一处广场。
两人策马进入了广场。
喝!人真多,男女老少不下百个,骡马也有五六十匹,全驮了沉重的大包裹,壮年的男
人全部面有菜色,老少女人则木无表情。
广场右侧,一个粉面朱唇,剑眉斜飞人鬓的青年人,大眼睛神光外射,穿一身月白长
衫,腰悬长剑,有八尺高的修伟身材,他牵着一匹浑身白毛的健马,鞍后有马包,站在那儿
脸含微笑,恍若一棵王树临风,唯一的缺憾是,他的眼神有点不太正常,不时流转,而他的
长处,就是在英伟中透露出三分书生气。
另一角落,站着一个狗头环眼,右颊上有一条刀疤,雄壮奇伟的黑衣劲装大汉,背上背
了一根霸王鞭,也牵着一匹枣红健马,怒目眸圆,要发火了。
豹头环眼大汉的右首,一匹健驴的旁边,蹲着一个鸦衣百结,发如飞蓬,脸上污七八糟
的小花子,倚着一根打狗竹杖打瞌睡。
司马某驱马踏入广场,泪下了马鞍,迎面与白衣少年照了脸、心说:“好一个英俊潇洒
的青年人,身手定然不弱。”
小花子抬头瞥了司马某一眼,突然惊跳而起,大叫道:“天哪!是你么?我,沈云
山。”
司马英只感到一阵激动,眼前一阵模糊。大叫一声,张臂向小花子扑去,两人抱在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