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梦醒(终章)
一个故事的结束,也预示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霄
夏日的清晨,总是这般暖和。附着着暖阳一起奔来的,还有阵阵微风,这既无秋日那般萧瑟,也无冬日这般刺骨。
“啪”
嫩绿的叶茎再也承受不住晶莹剔透的露水,水滴飞速落下。击在一张稚嫩的脸颊上。
还在睡梦中的孩童,呢喃呓语,下意识的伸出稚嫩的小手,擦了擦被露水打湿的脸庞。
“呱!”
池塘边上,兴许是因为早晚温度相差太大,已经隐隐约约飘气了一阵肉眼可见的“白烟。”一直绿蛙正张开嘴来,下颚鼓动几下,发出一道声音。
不远处,绿草如茵,已至齐腰的草丛被压到大片。那草丛之中,正躺着一老一小两道熟睡的身影。
“呱!”
绿蛙再鸣一声,后腿再一发力,身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以优美的姿势,“噗通”一声,落入水中。
跳蛙入塘的声音,令躺在草丛之中的老者缓缓的抬起手来,手臂上破破烂烂的袖口,击在脸颊上,老者双眼猛然睁开。
随后直接坐起,“啊呜”打来个哈欠,伸个懒腰。看了看四周之后,又将目光移到身旁,还在熟睡之中的孩童身上。
看着还处在睡梦中,时不时咂咂嘴的孩童。老者不由的摇摇头,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随后起身径直往池塘边走去。
临走之时,老者还不忘看一看昨夜取暖时,所点燃的篝火。经过一夜的冷却,唯剩下一片没有余温的碳灰,以及一节节还未来得及燃烧殆尽的树干。
来到池塘边上,老者先是借着水面,看了看自己的五官之后,方才蹲下身来,用手抄起池塘水,洗漱起来。
…………
风铃声,依旧在耳边回响。
不多时,耳边再次传来老太监不耐烦的声音。
“伍将军,快些接旨吧!”
老太监说着,将手中圣旨往前男子身前递过来,有些强制接旨的意思。
夕阳下,男女依旧四目相对。刹那间,数不清的画面,从男子脑海之中闪过。
街边的初遇……
白马寺的分离……
京城小院的相聚……
皇宫中的生死相依……
京城的再次分别……
………………
男子只觉心神轻松无比,之前的点点滴滴,随着春风回到心中。
山河万里,不敌故地微风起;人海茫茫,不比故地旧人颜!
世间充满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人的一生,不能尽遇;若是相遇,这形形色色的人中,恐怕要去大半;若是相识,相遇中的人,恐怕又要去一大半;若是相知,恐怕相识的人,寥寥无几;若是相伴,恐怕一生,也不过一双手掌的数。
形形色色的人中,能相遇相识相知相伴,恐都是大造化!
壮怀凌云,到头几人愁;知己难逢,命中几人留?
…………
从稚嫩孩童,一眼之缘,便敢拦住官兵,救下女童;
到少年之时,于皇宫之中,迎战不可一世的大晋国师;
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奔走万里;
从及之年许下毕生之愿,做当世之大侠。得当世五剑而教,又运侥收启蒙拳法“阳明拳”……
自习武以来,大小交手千余次,一生遭遇强敌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自雪天山一行,至今已三十年有余。这三十年来,武艺不断精进,直至大成。于洛阳城下,一人抵挡石虎八百精骑而闻名。
后顺势渡江南下,终逢一生之敌手,前国师南宫耀阳。凭一人之力,心脉大伤的代价,重伤十魔卫。
手中赤星剑,一剑泯恩仇。二十余年如一梦的大仇得报。
南渡之时,于江左以一己之力,召集天下英雄,救得十余万百姓,安得一方太平。
于国于民,皆可谓之侠,且大侠也!
大仇既已得报,己心中,便只剩下当初仓惶离洛之时,那抹笑面如花难以忘记的身影。
沿江水东下,不断来返于江水两岸。终逢祖逖南渡,两友相逢。
听得佳人在京,遂迅速动手直抵健康…………
“伍隐北,你莫非是想抗旨不成?!”
身旁再次传来催促声,万千思绪登时烟消云散,男子回过神来,再看那高瓦红楼上的女子。
仅一眨眼,青锋出鞘。
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