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温守仪招供(二)
第248章温守仪招供(二)
这时候,朱管事给坐在桌旁的冯英和齐宛递上了热茶,冯英端起茶慢慢的喝了一口,道:“你说罢!反正,我也有时间听你慢慢说。温大人,说真的,我的人查了这么久,始终都没有查到你除了贩卖私盐以外的任何证据。只要你能把我说服,让我相信你不是琉夏人,我就可以免了你性命。至于你贩卖私盐的事儿,只要你从今以后,配合我整顿江南盐务,保证不再犯,我甚至可以在皇上面前给你说好话,帮你把这件事带过去。”
冯英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毕竟,这件事真要说起来,还是先帝造的孽。
温守仪道:“三年前,宋家派人来找我,被我拒绝后,他们就找上了****的势力。当时,我岳母病重,我妻子带着女儿在回娘家的路上,被宋家派来的****势力所劫持。
于是,宋家的人,便找我来谈条件,只要我同意跟他们合作,把盐场的盐,偷偷以低贱的价格贩卖给他们,他们就可以跟我分成。
说到这个,我得跟你们说说当时的盐价,如果我说得太笼统,你们可能不会懂。所以,我必须跟你们说得仔细一些。包括当时的盐价,市场的行情,以及朝廷的盐税涨幅。听完这些,你们就能明白我的苦衷了。
我大周,食盐分为石盐和海盐,在江南地界,大概开设了十来个盐场。我举例来说,一个普通的中型盐场,一年大概可以晒四千引海盐,一引便是三百斤。
按照当时朝廷的纳税标准,朝廷将海盐卖给盐商,一引盐可收取二两银子。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算,其实盐商还是有利可得的。
但当时先帝对江南强征盐税,导致各地盐运地方官纷纷私设关卡,一层层的收取各类税收,导致了盐商到最后,将从盐场运回库中,竟然需要一引盐十两的成本。
这么说,你们可能还有些不懂,那我再说得详细点,当一个盐商进够私盐一斤私盐的成本,需要一两百文银子的时候,你们想想,他卖给老百姓,得需要卖多少钱?”
“一两百文银子一斤盐,太贵了吧!”桑哥咂巴了一下嘴!
“是啊!”温守仪摇摇头,接着道:“百姓买不起官盐,便只能从黑市购买私盐,这也是私盐为什么越来越火的原因。所以,盐商们想了个办法,贿赂各地盐运使,从他们手上走私海盐,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对朝廷纳高额的盐税了。
我很快就意识到,盐商们购买官盐的数量,越来越小,而盐场的盐产数量,也比往年要越来越低。于是,我便很快就发现了,盐商们勾结地方盐运官,贩卖私盐的事。
当时,我连续杀了十几个人,才在短时间内,制止了这一现象。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宋家找上了我。当时,我为了家人的性命,只能被迫同意宋家再贩运一次私盐。
宋家哪里是这么容易知足的!于是,他们便派人对我和我的家人进行暗杀行动。
可是,我已经吃过一次亏,怎么还会上第二次当!于是,我便加强了府里的护卫。
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桑哥激动的道:“是不是琉夏人找上门了?嘿嘿,我最喜欢猜故事了,你快说,我猜得对不对。”
温守仪道:“是啊!在宋家的杀手到达之前,琉夏人派来的杀手,便率先上门了。我捉住了那个杀手,对他动用大刑之后,才知道琉夏人的阴谋。
我女儿自从十年前被毁容后,我通过江湖的朋友,认识了一个易容大师。于是,我便借此机会,成为了琉夏的明王。
你们不知道,我当时实在是左右为难啊!
一方面,朝廷对江南强征赋税,一手造成了官员和盐商合伙贩卖私盐的局面,我一个人苦苦强撑着,也是独木难支。我跟先皇上奏了一个折子,仔细的写了这件事,可那折子递上去之后,一直没有音信。
令一方面,我知道了琉夏国的阴谋,皇上对我上奏的折子,没有任何回应的情况下,我对朝廷简直是已经失去信任。于是,我便以一己之力,跟琉夏人对抗。
与琉夏人做长期斗争,这些都是需要花银子的,于是我便只能同意跟宋家合作,对他们贩卖私盐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冯英对温守仪说的话,相信了一半,可他还是对温守仪有些怀疑,便提出自己的疑问,道:“你刚才为什么说,宋家的背景不简单?”
温守仪激动的道:“冯将军,常言道,民不与官斗。宋家既然能成为老号的盐商,自然是有一定的家族规定,你觉得一个小小盐商,他们凭什么敢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跟朝廷官员作对?你不觉得,这件事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吗?如果他们家背后,没有一定的背景,我递上去的折子,又怎么会没有一点反应呢?”
齐宛想了一下,温守仪说的话,确实是对的,于是她点点头,对冯英道:“是啊!看来我们得派人去查一下宋家,别的不说,就凭绑架官员家属这件事,宋家也不可以被饶恕。他们胆敢用江湖势力,绑架官员家属,控制朝廷官员的决定,这样做也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吧!”
冯英想了想,道:“你把宋家说得那么霸道,可我却为什么听说,宋家把你当成了江南的土皇帝一般。温大人,你千万别把自己说得这么可怜。我在京城可听说过,温守仪多一跺脚,这江南的地都得震一震。”
“这我可真是冤枉!”温守仪无力的对冯英喊冤,“这些都是因为宋家的势力罢了,我不过是个被他们控制的人偶。如果我真有这么厉害,冯将军觉得,你的江南之行,能这么顺风顺水吗?事实上,从我知道你要来的第一天开始,我便有了跟宋家玉石俱焚的准备。
先皇当道的时候,这个朝廷太过窝囊黑暗,我及时有心与那些黑暗的势力做斗争,却也如螳臂当车,有心无力。现在已经是新的朝廷,有了一番新的气象,我觉得朝廷应该需要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