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琉夏国从哪派出这么多奸细
第228章琉夏国从哪派出这么多奸细
冯英见齐宛越来越生气了,连忙把她抱住,安慰道:“好宛宛,是我错了!你不要生气了。其实我刚才注意到了,这一路都没有人敢看你。一出了那个小院子,你就坐上了马车,从马车上下来,咱们又上了船,别人哪有机会看到你那么可爱的模样。”此时船已经开动,可能是遇上了风浪,突然间晃了一下,齐宛本来是想站起来推开冯英,可是被这船这么一颠,两个人不知怎么的,就滑到了床边上。
齐宛虽然生气了,可她也知道,冯英刚才为什么要捉弄自己。见冯英已经低声下气的来哄自己,她心里的气,也就慢慢的顺了出来。
她不过是怕被别人看到自己丢脸的模样,又觉得冯英真是小孩子气,就因为要报复自己刚才没有顺着他胡来,居然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下丢脸。
但是,冯英解释清楚,没有人看到那个丢脸的模样后,齐宛便放心了。
她也不懂,冯英的口味怎会那么古怪,难道女人妆花了的样子,很可爱吗?既然如此,那满大街的女子,都花着脸出去怎么办……
这时候的齐宛,因为生气,脸色绯红,云鬓微乱,那眉毛如柳叶一样纤细,那双眼如春水一般散发着光泽,看得冯英不觉呆了起来。
齐宛抬起头,硬着冯英的目光看了过去,不禁被他看红了脸,于是柳眉微收,羞涩地垂下头去,却又忍不住抬头,又飞速的看了他一眼。
女子最妩媚的就是这么一瞬间,未语先羞,欲拒还迎的模样。冯英情难自禁,忍不住低头吻了下去。
房里的灯熄灭了,不久后,齐宛细细的喘息声,飘荡在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船顺着风,行了一夜之后,终于在第二天中午到达了徽州。
此时,吴远山带着家人,已经在码头等候。
把齐宛接回了通判府后,吴远山便让家人置办了一大桌宴席,欢迎齐宛和冯英的到来。
当初,若不是齐宛在昔日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娘娘面前举荐他,他很有可能还窝在云覃县那个小地方。
如今,他好歹也是正六品的地方官了,如果政绩突出,也许还可以往上再升一升的。
齐宛虽然已经是一品夫人,可她在吴远山面前,并没有摆出一品夫人的大架子,她依然还是昔日在云覃县的那个小女孩。
她还记得,那时候吴叔怕她初到京城会没钱用,送她十万两银票的恩情。事实上,如果没有那十万两银票,她刚到京城的那会儿,还真是会囊中羞涩。
像吴远山对她的这种呵护之情,齐宛一直非常感激。
他们就像是亲人,好久不见,都忍不住红了眼睛。
吴远山看着齐宛越来神采飞扬的样子,满意的点点头,道:“看见你们都好,我就放心了!”
齐宛看吴远山虽然很精神,却好像有些疲惫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吴叔怎么了,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难事?我看你好像很累的样子。”
吴远山摆摆手,叹了一口气,道:“也没什么大事,今天是个大好日子,咱们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了。来,咱们先喝一杯吧。”
见吴远山这么愁苦的模样,齐宛哪里还有心情吃饭,非得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可,“吴叔,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难事你就说出来吧!”
见吴远山不开口,吴曲中有些憋不住了,爽快的道:“宛宛妹子,反正你是自己人,我也就不跟你见外了。这件事,还非得冯兄帮忙才行。”
冯英抬头笑了一下,道:“既然你都说是咱们是自己人了,何必还这么罗嗦,你快说是怎么回事吧,没看见宛宛这都快急坏了吗?”
吴远山见冯英和齐宛都一副不问清楚,便誓不罢休的模样,只能无奈的道:“你们今天要是还不来,我就得派人去请你们来了。”
吴曲中接了一句,道:“怕只怕,我们的人还没出徽州,他们就已经杀过来了。”
“难道你们遇到了什么危险?”齐宛心里十分担忧。
“这事儿还得从上个月说起。”吴远山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饮尽之后,道:“我是徽州通判,负责掌管徽州府的粮运、水利等事宜。上个月,我查了一下徽州府的粮食,发现原本记录在账上的粮仓,十有九空。”
“这是有人贪污了?”冯英吃惊的问。
吴曲中接着道:“父亲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他行的是通判之职,本就有监管上司的职责。若是上司真有贪污之事,他可以越级举报的。但是,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另外一件事。”
齐宛好奇的问:“发现了什么事?”
“我们并非当地人,也不知道徽州人是不是都通琉夏语。反正这事儿挺怪的,我们的人无意中发现,这徽州上下的大小官员,私底下见面时说的话,居然都不是咱们大周的官话。你能想象吗?一群穿着大周官袍的人,口中说的话居然会是琉夏国的语言。”吴曲中很是纳闷的道。
冯英最近在收集琉夏国的资料,他可没听说过,徽州人会说琉夏话。
冯英问:“他们是私底下才说琉夏话吗?平时跟你们都用的是大周官话交流吗?”
吴远山点点头,道:“你们都不用猜下去了,这群人就是琉夏国派来的奸细。只是我心理非常没底,琉夏国哪来这么多人,到咱们大周来当奸细?这徽州的大小官员我都已经查过他们的档案,他们确实是土生土长的大周人。琉夏只是区区一小国罢了,怎么可能在一夕之间,收买这么多人?”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把问题扯到重点上,齐宛真是不耐烦了。“那这件事,跟你们说的处境很危险,有什么关系吗?”
吴曲中点点头,“前几日,我从苏州回来之后,发现我们家门口多了一群人监视。现在,我们家的人去哪里,都会被那群人给盯着。我现在之所以不敢离开徽州,也是怕父亲会遭遇不测。我想,是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引起了这群人的注意。反正,最近这徽州的气氛总有些怪怪的,你们要是不来,我这心里总是不太安心。光凭我一个人的能力,我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对付这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