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52章流言
几乎是一日之间,有关太子赵嘉元乃是晨泰王后与他人私通所生的流言甚嚣尘上。国君对太子心存芥蒂,没有出面对谣言表态。只是由于身体大不如前,仍旧将大部分政事交由赵嘉元处理。
平时看着没有异心的大臣开始蠢蠢欲动,认为社稷江山不能落入异性人的手上,纷纷上疏奏请国君另立太子。其中呼声最高的候选人当然是五王子赵嘉礼。
赵嘉礼最近很是威风。
蒙受圣宠的他被册封为镇平王,统领三军,就连战功赫赫的冼将军都要听他命令。
风风火火地走马上任,他先是笼络了与梁丞相素来不和的方丞相,又迅速提拔了一班官员,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党羽,与太子党抗衡。
梁丞相在世时,方丞相认为太子偏帮右相,导致他在朝中上受到打压、碌碌无为。因此五王子前来笼络,他便摩拳擦掌,欣然地答应了。
镇平王党羽多数是在底层艰难爬上了高位的新贵,因为往日受到四大氏族的压制而记恨在心。如今傍上镇平王的高枝,鸡犬升天,自然齐心协力地想将太子拉下马,好让镇平王上位。
眼看谣言越演越烈,国君拖着孱弱的身体上朝,召见文武百官。
朱千照站在无极殿外,透过窗户,远远地看着赵嘉元笔直挺拔地站在一旁。他的额头已布满了一层细细的汗珠,脸色看起来很糟糕。
不难想象,此时的他,内心已是波澜起伏。
她侧着耳朵,偷听无极殿内的动静。
左丞相方明诚走上前来,跪在地上说道:“启禀圣上,天家血脉,不容玷污。如今太子的血脉成疑,恳请圣上早日改立镇平王为储君,以正视听,保全南遥声威!”
方丞相发言完毕,又有数位朝中重臣在他身后跪下,齐齐高声请命:“恳请圣上早日改立镇平王为储君,以正视听,保全南遥声威!”
要扳倒太子,气势上绝对不能输!
赵嘉礼微微挺直身子,彬彬有礼地朝国君拱手行礼道:“难得众卿家看得起本王,本王真是受宠若惊。然而废立太子事关重大,还请父王考虑清楚。”
国君歪坐在高堂之上,痛苦地闭了一下眼睛。废立太子确实是一件大事,他自认为在他目前仅存的儿子当中,只有谦和有礼、遇事不乱的赵嘉元是最适合太子之位,因此对他寄予厚望。赵嘉礼他也有考虑过,只是五儿子以质子身份长时间在中原,两父子多年不见,肯定比不上一直呆在身边的儿子亲。
太子赵嘉元一脸平静地看着众人。数天前,他还是这个国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没想到今日竟成为众矢之的。忽然之间觉得眼前众人的脸庞很是陌生,脑袋一嗡,脸颊微微发烫,好像发起烧来。
这个时候,朱千照觉得自己胸口好像揣着一只小鹿,砰砰地乱撞。
丞相长史梁英跪在地上道:“启禀圣上,如今尚没有实质的证据,单凭一位刁民的证词而罢免太子,这岂不是直接向天下人民承认王后娘娘有罪,承认太子实乃王后娘娘与他人私通所生,这让王室的颜面何存?”
梁英说的话掷地有声,让国君陷入了深思之中。
丞相征事陈知上前道:“启禀圣上,微臣认同梁长史说的话。眼下这个节骨眼废立太子,那就是自打嘴巴,向世人承认王后娘娘不守妇道与他人私通,有损王室威严。从此往后,叫黎明百姓如何服从管治?”
御史大夫林少天道:“太子殿下清正廉明,为南遥国尽心尽力,文武百官皆心知肚明。在没有证据指明太子殿下不是王家血脉之前,废立太子属实不妥。”
听到这里,国君也觉得太子党讲得有理有据,原本不那么坚持废立太子的心思越发动摇起来。
方丞相见状,连忙道:“启禀圣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日后太子殿下继位,江山易姓,那该如何是好啊?”
这时,国君歪着头端详太子的五官,看太子那眼睛那鼻子,怎么看都跟自己很像,怎么会有人说太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呢?这些年来,太子勤勤勉勉地跟着自己处理政事,在他中毒生病期间,独挑起大梁,任劳任怨。让他上前线杀敌,他二话没说就去了。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有人说太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呢?
“圣上……”方丞相还想说什么,却被国君打断了。
国君微微抬起手,“别说了!太子乃寡人的亲生儿子,毫无疑问。若有人敢质疑,就留下项上人头!”
众人一听,就不敢说话了。
赵嘉礼惊愕地看着父王,没想到临门一脚,父王竟然改变了主意。
听到这里,朱千照大大松出一口气,心想幸好这时候没有亲子鉴定,要不然赵嘉元就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这时,赵嘉元只觉天旋地转,脚下一软,就摔在地上。
无极殿传出惊呼声:“来人啊,不好了,太子殿下晕倒了。”
朱千照吃了一惊,连忙朝着无极殿跑去。
一条队伍绵延三里长,蜿蜒朝着南遥国都城蕃禺行进。
鲜明的旗帜迎风飘扬,上面写着醒目的“冼”字。
原来是远安王冼劲率领冼家军大捷归来。
听说国君恢复健康,他踌躇满怀,进宫想以战功请求圣上将珠儿嫁给她。
这时,手下一随从泼了他冷水,“冼将军,珠儿姑娘有多厉害,我们都见识过的。只怕您娶了她之后,是无福消受啊!”
冼将军白了他一眼,“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些日子不见珠儿,我才发现自己很想她。若是今生不能娶她,恐怕我会死不瞑目。”
说罢,他越发迫不及待,握住马鞭的手在马屁股后大力抽打了一下。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随从笑道:“没想到冼将军也是个多情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