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05章石魂
见石中诗将耳朵贴在石块上喃喃自语,似乎在与什么人对话似的,朱千照好奇地问:“石先生,你在这里干嘛?”“哎哟哟,石魂显灵了!”石中诗突然尖叫了一声,把两人吓个不轻。
朱千照眉头微皱,用手肘戳了一下赵嘉元,低声地说:“他的脑子是不是有点毛病!”
赵嘉元摇了摇头,不知道石中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石中诗对两人说:“每块石头里都有一个石魂,刚刚石魂显灵了,它说它叫墨渊,被困在这里上千年了,很痛苦,让我想办法将它救出来。”
“石魂?”朱千照感到疑惑。
“也许他爱石成痴,认为石中有灵,能与他交流。”赵嘉元说。
身为驱魔师的朱千照,她知道万物有灵,动物有灵,植物有灵,唯独不知道石头这般的死物也有灵。
只见石中诗抱着石块使劲地摇晃了几下。然而石块坚若磐石,寻常人根本无法撼动它半分。
“哎哟哟,是个大家伙,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我去找几个村民把石头抬下山。你们就在这里给我好好地看着鸡血石啊!”石中诗叮嘱两人,然后转身下山了。
“石中诗,你不能就这么跑了啊!”朱千照连忙跑上前,想拦住他。没想到眼前突然出现浓雾,将她的视线遮挡。等她回过神来,石中诗已经不见人影。
这时,她感到手臂被人用力一拽。赵嘉元把她从浓雾之中拉了回来。
他说:“珠儿,别追了。”
朱千照定睛一看,只见前方的雾越来越浓。仿佛有种魔力,只要人一踏入雾中,就再也出不来了。
“我怕石中诗一去不回,我们就找不到离开石雕的方法。”朱千照忧心忡忡地道。
“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此时,从天而降一道金光。金光落在地上,在两人跟前幻化成一条手腕粗的黑龙。
“是恶龙!”两人齐呼,惊愕不已。
赵嘉元拔出佩剑,剑指恶龙。
朱千照从衣袖内抽出一道黄符,正想施咒时,黄符就被一道龙火烧毁。
着火的符咒险些将她的手指烧掉,她使劲甩掉,又从衣袖中重新抽出一张新的符咒。
恶龙的鼻翼大张,喷出粗粗的气来,怒目圆睁地警告道:“阿诗快回来了,把你们的符咒和剑收起来,否则我就让你们永远死在这里!”
“阿诗?你是说石中诗?”朱千照一脸不解。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石中诗快步走了过来。
恶龙挥爪,施法结了一个结界。结界像一个玻璃罩,将他们两个牢牢罩住。
赵嘉元紧张地问:“你想干嘛?”
恶龙“嘘”了一声,示意他们安静。
只见石中诗指着鸡血石原石,扭过头去,像是对谁说:“就是这块石头,你们来帮我搬回去吧!这可是一等一的鸡血石,你们可要小心一点,别摔坏了!”
然而他的身后并没有人,他就像演独角戏般,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你们说石头有点大,要加工钱?行吧,再给你们每人加一吊钱!”
接着,他又摇着头说:“什么,每人要三吊钱?不行不行,一人两吊钱已是我的极限,你们这是狮子大开口啊!”
“我这趟上山,几乎花光了盘缠。要是给三吊钱的话,我得卖了这块石头才有。”
“.你们说不挣我这个臭钱?行吧,我也不勉强了。我下山再找别人去!”
说到这里,石中诗转过身,大步往前走了几步,又突然停了下来,像是被人拦住似的。
他的身子往后一缩,一脸惊悚地说:“你、你们拦着我想干嘛?你们想要抢走我这块鸡血石?”
“啊——!”他突然尖叫了一声,紧紧抱着鸡血石原石不松手,“这块石头是我的,我不准你们抢走!”
不久,一注鲜血从他的嘴角滑出,他咬牙切齿地说:“你们打吧!就算你们打死我,我也不会轻易把鸡血石让给你们!”
他的身子俯在鸡血石原石上,紧紧抱着不松手。背部逐渐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血痕,像是被人杖打一般。十数杖击下,他的背部皮开肉烂、血肉模糊,几乎找不到一块完好的皮肤。鲜红的血液从他的身上流了出来,缓缓地将灰色的石头染成了赤红色。
石中诗咬着牙,怒火在他的胸膛熊熊地燃烧,他狠,他狠这些恶徒。于是,他用尽恶毒的语言咒骂着:“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们!”
没多久,他的脑袋挨了一锤重击,脖子一歪,像被人踢了一脚,身体软绵绵地从石头上翻落了下来,接着滚入旁边的山崖之下.
看到这里,朱千照、赵嘉元恍然大悟,原来石中诗并不是失足掉下山崖,而是被贼人害死的,不禁为他的悲惨命运而感到痛心。
恶龙怒瞪着他们,爪子攥得紧紧道:“哼,人类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阿诗阿诗是为了保护我而死的,这么多年来,未曾有人为我以命相搏,只有阿诗,才真心对我好”
原来五百年前,南海四十九个龙族聚集在龙穴岛,竞逐龙王。恶龙墨渊代表黑龙族出战,没想到却败给了表兄蓝傲。
墨渊不服,潜心修炼了一百年,于是在四百年的某一天,它伺机偷袭蓝傲,只可惜技不如人,结果死在了蓝傲与他侍从的爪下。
蓝傲怕他死了之后,灵魂会回来复仇。于是,施咒将他囚禁于这块石头之中。
墨渊被禁锢在石头中不见天日,孤独地过了四百年。他咆哮,他呐喊,想过无数种方法挣脱这个囚笼,可惜一一失败了。
四百年的时光中,有无数路人经过这块石头。墨渊朝他们呼救,可是他们听不到他说的话。
于是,他施咒让风云变色,降下暴雨与闪电,提醒人们来拯救他。可惜路人见天色大变就纷纷离开,哪里还敢靠近。
直到他遇到了石痴石中诗。四百年来,只有石中诗,才听到了他的心声。只有石中诗,才明白他的痛苦、无助。他们惺惺相惜,相见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