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后记(与主线剧情无关,酌情订阅)
第218章后记(与主线剧情无关,酌情订阅)
第一卷(苍山洱海)的所有内容到此便全部结束了,时间跨度并不长,从万历十五年的夏天到万历十六年正月十五,总计半年的时间。下面附上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相关事宜:
(丁亥明万历十五年七月)
河决开封。
免税赈灾江南水;江北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旱。以户部侍郎孙丕扬上言:“黄河以北,饥民食草木;陕西富平、蒲城、同官等县,至于食石。石出三县山中,臣得目见,谨取二斤以进。今海内困于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免税、赈灾有差。
(丁亥明万历十五年九月)
海瑞卒。海瑞(1514-1587),广东琼山人。字汝贤。回族。嘉靖举人。病死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人入视,葛帏敝籯(ying营,竹笼)有寒士所不能堪者。集金为敛。人民因其抑豪强,平反冤狱,为之罢市致哀。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谥忠介。民间因而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著作辑为《海瑞集》。
(丁亥明万历十五年十月)
大学士申时行请发留中(皇帝把臣下之章奏留于宫禁,不交议也不批答,称“留中”)章奏。
(丁亥明万历十五年十一月)
郧阳兵乱:郧阳(今属湖北)兵因巡抚李材好讲学,遣部卒供生徒役,卒多怨,因变。罢李材官,令还籍听勘。
(丁亥明万历十五年是岁)
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筑城三层,启建楼台”。
以上便是书中万历十五年间史书记载的重要事件,其时海瑞等名臣刚死,女真努尔哈赤也才初露头角,大明的一切都还行走在正轨上,此时救世,不早不晚,刚刚好。
奚弘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经过半年多的游历,他已经大体适应了古人的生活,接下来的故事会更加精彩,毕竟进入内野,才真正的走上大明的舞台。
而书中的大部分人物也来源于史实,下面附上人物生平:
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明神宗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明神宗执政晚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另外,明神宗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且此时东北的满族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从此明朝在辽东的控制陷于崩溃。
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是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国传教士也纷纷来华,例如利玛窦就觐见过明神宗,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的精神。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
张鲸:杭州人,就是他扳倒了权势熏天的冯保,阻止了张居正改革。后代冯保掌司礼监东厂。万历二十四年春,以诚联姻武清侯,擅作威福,降奉御,司香孝陵,籍其家,弟侄皆削职治罪。鲸性刚果,帝倚任之。最后充军而死。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
天启初,赠少保,世廕指挥佥事,崇祯元年(1628),将其衣冠与夫人兵部尚书张鏊之女合葬于新建县,又建“表忠祠”于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称刘将军庙。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
谢世禄:明朝将领,刘綎部将。蛮莫设置安抚使时由思顺出任,但刘綎不仅要了思顺很多钱,还放纵部将谢世禄等人奸淫暴虐,于是思顺非常怨恨刘綎。
刘世曾:(1531-1591年),刘规玄孙,字胤甫,别号凤坪,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明朝官员。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进士。累官太仆寺少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万历十年(1582年),岳凤诱使缅甸莽应里进犯云南,刘世曾起用刘挺、邓子龙破敌。后因上报战功不实,被神宗削籍。
李材:(1529-1607)字孟诚,丰城段潭人。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间,历迁广东佥事,屡败倭寇。万历初,历官云南按察使,因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尝收孟养、蛮莫两土司以制缅甸,以功擢右佥都御史。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公功,逮问,坐系十余年。后戍镇海卫,仍用巡抚仪从以往,时人怪之。材所至聚徒讲学,至戌所,徒益众。学者称别见罗先生。材所作多讲学之文,有《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及《李见罗书》、《将将纪》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刘天俸:明朝将领。在缅甸入侵后,永昌、腾冲二地开始招兵,但新兵多是流氓地痞,以这些新兵组成腾冲营和姚安营,由同样抗缅有功的刘綎统领腾冲营,邓子龙则管辖姚安营。后来刘綎被罢免,腾冲营新首领刘天俸被抓捕。
思顺:明朝蛮莫土官,因功任蛮莫安抚使,但明军将领刘綎向其索贿,并放纵部将谢世禄等人奸淫暴虐,思顺十分怨恨刘綎。
后来刘綎部下闹事,刘綎用钱犒赏士兵,这才安定下来,思顺害怕祸及自己,叛变投靠了缅甸。
莽应里:(缅语作南达勃因,1535年11月9日——1599年11月30日),缅甸东吁王国国王(1581——1599),白象王莽应龙之子。继承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但因穷兵黩武,多次对外用兵失败,最终被俘杀。
陈严之:(1527~1591年),陈叔刚曾侄孙,陈堪子,号朝铁、笔山,以字行。
沐昌祚:(1554年-1624年),安徽凤阳定远人。黔宁王沐英八世孙,黔国公沐朝弼之子。
初以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隆庆五年二月嗣公爵。
万历元年,姚安蛮罗思等叛,杀郡守。
万历十八年,受参劾,朝廷下诏切责。
万历二十三年,称病,命子叡代镇。
万历三十七年,武定土酋阿克叛,攻会城,胁府印去。叡因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获罪,免除爵位,被逮下狱,昌祚复理镇事,再嗣爵位。
天启五年,病逝,享岁七十。
薛梦雷:(1546~1611),字汝奋,号鸣宇,高山镇薛港人,曾历官云南按察使、布政使、副都御使等职。后定居福州南台岛城门谢坑村,为谢坑薛氏始祖。
其他角色如高监正、苏酂、杜斌、李朝、寇崇德、莽应良(良渊王)、思威、思化皆为历史人物,由于古籍记述不清,不再单列。
以上简介有助于读者了解此前的剧情,虽和主线剧情无关,但写出来也聊胜于无,第二卷定名为“川蜀疑云”,将在今晚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