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内篇(上)(2)
第3章内篇(上)(2)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担当一个官职,行为能够得到一乡百姓称赞的,品德能投合一国之君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人,他们评价自己,也像小鸟那样自视很高。所以宋荣子对他们是嗤之以鼻。即使所有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清楚自身与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追名逐利的俗事,从来都不当回事。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实在是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回到地上来。他对人世间的享乐,从不去刻意追求。虽然这样他能免于步行,但还是要靠风的帮助啊。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田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哪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而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品读庄子】
至人无己
在进行了一番比喻和描述之后,庄子逐次展开了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写和评论。
庄子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按照他的说法,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只是小知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仍不得不有所依靠和凭借,也算不上真正的“逍遥游”——即绝对自由。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虽然,“至人、神人、圣人”只是庄子对完美人格定位的标准,即“无心、无欲、自然”,却也能告诫现实中的我们:
“神人、圣人”的境界太过高远,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追求“至人”的修为。生活中我们一味追逐金钱地位,不过是徒增烦恼,让自己活得更加辛苦罢了。
用不完金币的穷人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选择金钱可以拯救生命;对于贪婪的人来说,选择金钱等于自杀。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菩萨在穷人的身边出现了,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神奇的钱袋。”
菩萨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菩萨不见了。在穷人的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他想:啊,这些钱已够我用一辈子了。
到了第二天,他很饿,很想去买包子吃。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于是,他拎着钱袋向河边走去。
他又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时,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穷人完全可以去买吃的、买房子、买最豪华的车子。可是,他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多一些吧。”
他不吃不喝地拿,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同时,他也变得又瘦又弱,头发也全白了,脸色蜡黄。
他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终于,他倒下了,死在了他的长凳上。
可悲!可叹!
四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1,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2;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3;吾自视缺然4,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5;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6,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7!”
【注释】
1尧:我国历史上的圣明君主。许由:古代高士,宇仲武,隐于其山。2爝(jué)火:矩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3尸:庙中的神主,这里用其空居其位,虚有其名之义。4缺然:能力不足的样子。5宾:次要的、派生的东西。6鹤鹤(jiāoliá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7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
【译文】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还是有人不把手中的小火把熄灭;它与太阳和月亮的光相比,不是很难吗?及时雨已经降落,可是人们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是很徒劳吗?如果先生能居于国君的位置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在国君的位置上主事;我自认为能力有限,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的影子,我将去追求那些虚的东西吗?巧妇鸟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只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最多也就是喝饱肚子。大王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即使厨师不下厨去做祭祀用的饭菜了,主持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的工作!”
【品读庄子】
快乐的秘密
在世袭制的先秦时代,天下为公的观念还很强烈。“家天下”的观念,在这个时期,即使有也还只是统治阶级肚子里的鬼胎。至于庄子推崇的圣人,更不会把“天下”当作一家之私产,或一己之私物。
本章节中,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而对清贫的隐士生活已经很满足的许由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说明自己对天下的无欲。相较活在当下的人们,又有多少能做到“知足常乐”呢?
在就业压力如此繁重的今天,我们经常能看见年收入十万的男男女女,总是埋怨生活不够舒适,自己不够幸福。于是,在追求百万收入的过程中,压力越来越大,精力都花了在工作上,导致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结果反而变得更加不快乐。
我们总以为得到越多就会离幸福更近一些,却忘记了幸福和快乐贵在珍惜,清贫的许由之所以洒脱,正是因为他知道快乐的秘密在于——知足常乐。
对幸福的最高迫求
一份新创刊的《漫画周刊》,为了尽快提升读者对刊物的关注热情和发行量,经过一番策划之后,推出一项“征画活动”,要求应征作品必须以《世界的最后时刻》为题。征画广告一出,当期的《漫画周刊》马上脱销,要求加印的电话在编辑部响个不停,原因是应征作品的一等奖竟高达10万元。三等奖也有3万元。
在限定的日期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应征作品堆积如山。为了获取高额奖金,所有的应征作者都将想像力发挥到了极致:有的画在世界的最后时刻,一对情侣紧紧抱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接吻;有的画在世界的最后时刻,将钞票堆在大街上燃烧;还有的画在世界的最后时刻,坐上宇宙飞船逃离地球……但最后获得10万的,却是一位家庭主妇用铅笔在一张包装纸上画的漫画:她在厨房间刷洗完碗筷后,正伸手关紧水管开关,丈夫则正坐在餐桌边啜饮着一杯咖啡,一边还有一杯冒着一缕热气的咖啡在等着她。在餐桌旁的地板上,有两个小男孩,正在做着玩积木的游戏……
评委们对这幅看似平常的一等奖获奖作品的评语是:我们震惊于这一家人的平静。他们理解了世界存在的意义和人对幸福的最高追求。
五
【原文】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1,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2,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3,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4,使物不疠病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5,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6,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7,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8。
【注释】
1迳:门外的小路。庭:堂外之地。“迳庭”连用,这里喻指差异很大。成语“大相迳庭”出于此。2藐(miǎo):遥远的样子。姑射(yè):传说中的山名。3淖(chuo)约:柔弱、美好的样子。4凝:指神情专注。5瞽(gu):盲。文章:花纹、色彩。6旁礴:混同的样子。7秋:瘪谷。糠:通“糠”。陶:用土烧制瓦器。铸:熔炼金属铸造器物。8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丧(sàng):丧失、忘掉。
【译文】
肩吾向连叔请教:“我在接舆那里听到的话,都是一些没有边际的大话。我对他讲的话很吃惊,他的言论如银河无边无际,跟一般人的差异甚远,离奇怪诞,的确太不近情理了。”连叔问:“他都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