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看热闹也会事大
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快要到了。
每年的11月8日,都是新闻频道的狂欢夜。今年电视台创收不错,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出色的营销手段离不开精品栏目做支撑,心情大好的章台小曲儿一哼,要在记者节当天搞点事情。
接到任务的余诚头疼不已,想了想,甩手就扔给林霜,年轻人有活力,发掘潜力搞搞创新,说不定就有惊喜。
然后,头痛的人就换成了林制片。
章台的搞事情没什么新意,就是在记者节上演一台晚会。领导说得轻描淡写,电视台的职工嘛,顺便拽出来一个两个,不是王菲她婶就是岳云鹏他二舅,再号召号召,杨丽萍外甥女和潘玮柏表弟也会毛遂自荐,组织几个节目那不是毛毛雨?所以,独唱、合唱、小品、快板、独舞、群舞,一个都不能少,要拿出专业人士的水准办一台专业晚会。
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什么?经费?对不起,一毛没有!新闻频道的人,还拉不来赞助?当自己傻嘛?还不老老实实干活去!
被领导一顿叱责后,林霜灰溜溜地从章台办公室滚了出来。
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歌曲类节目好办,频道那么多主持人,嗓音甜美的有,醇厚的有,清朗的有,低沉的也有。唱功出色的来段独唱,其余的组个团,合唱不就有了。
舞蹈类,有点棘手。林霜拿起手机,翻了翻朋友圈,果不其然找到了蛛丝马迹,栏目组的记者蒋云,前段时间刚得瑟过自己小时候的芭蕾舞照,独舞就她了。简单来段《天鹅之死》,几个旋转、跳跃一做,不信亮瞎不了外行们的钛合金狗眼。至于群舞嘛,把频道25岁以下的几个妹子绑在一起,跳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海草舞》,动作生疏没关系,表情生涩没问题,舞姿粗糙也不是个事儿。只要脸蛋漂亮身材好,青春动人活力四射,不管是众仙参拜还是群魔乱舞,观众都会拍手叫好。
剩下的,也是最让人烦恼的,就是语言类节目了。
快板?别提什么对口、群口那种高级别的,就是简单的单口,整个新闻频道也找不出一个挑大梁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算现在强行把任务安排到人头上,估计正式演出时还是惨不忍睹,专业的事得专业人士做,为了不让主播们追着屁股后面哭诉,还是不要随意安排。
琢磨了一下,某人灵机一动,干脆把快板改成诗歌朗诵吧。
诗歌朗诵好啊,朗诵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入的动作把原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引起共鸣,是多么阳春白雪的风雅之事。而且操作起来也容易啊,在频道找两三位形象靓丽的主播,帅哥美女们往台上一站,激情澎拜的赞美家乡、歌颂祖国,简直就是传递正能量的典范。
林制片沾沾自喜,我太有才了!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最后,只剩下一座最难攻克的堡垒——小品。
既然是小品,那必须得是喜剧小品。而新闻频道出品的喜剧小品,还必须和新闻采编工作挂钩。有包袱有笑料有高光点,不光剧本要好,演员功力也得是业余中的一等一才行。
这活儿,真心不好干,交给谁呢?林霜抱着脑袋想了半天,接二连三灌下去四五杯茶水提神,痛不欲生。
“霜姐,干嘛呢?”范团把头伸了进来,“有时间审稿嘛?”
林霜苦恼地摆摆手,“过会再说。”
“哦,还没休息好啊,没关系,姐,继续休息”,范团摇头晃脑地拍着马腿,“休息好人才有精神,有了精神就会文思如涌\妙笔如花,今天的节目铁定收视飘红啊。”
喜滋滋的范团本想继续贫下去,突然被制片人如获珍宝的猎鹰目光吓住了,“霜姐,你想干啥?”
林霜果断下令,“你帮我通知几个人,现在来开会。”
随口说了一长串名字,不到十分钟,所有参会人员都接了自办节目的噩耗,其中,承担小品剧本创作以及主角出演的范团更是沮丧不已。
“白天要出去采访,写稿,哪有时间排练啊?”蒋云嘟着嘴巴,不大不小地嘀咕着。不出去采访就没工分,没工分就意味着没工资,记者节晚会肯定是友情出演,不会给一分钱。哪头轻哪头重,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一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