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第99章
第099章第99章
三人坐在偏殿里头,那名时刻跟着庸王的面具侍卫给他们倒了茶,之后隐入暗处。
厉青刚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了扫:“没想到袁铭和殿下早就相识。”
庸王笑道:“本王也没想到,袁公子竟在老师手下做事。”
“老师?”袁铭微怔。
厉青刚冷肃的面容稍稍缓和,解释道:“殿下总是这么叫,下官哪里担得起?不过是在殿下十九岁初入刑部时做了一段时间带教。”
袁铭点头,原来如此。
庸王道:“多亏了老师,本王才不至于被人利用陷害,恩情永不会忘。”
厉青刚叹了口气:“你哪里都好,可就是太固执了,当年要不是……怎么可能到现在只能做个闲散王爷?”
“都过去了。”庸王道。
袁铭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老师待人严格但是真诚,袁公子能在老师手下,算是幸事。此前就听说袁公子高中状元,本王不在京城,难以及时送上贺礼,还请袁公子见谅。”
袁铭连忙道:“能让殿下记着,已是荣幸之至,拜入厉大人手下,更是三生有幸。”
“就属你会说。”庸王道:“说起来,我们二人已有两年未见,不知道袁公子可有新书写好?”
袁铭愣了愣,厉青刚直接问了出来:“什么新书?”
“老师还不知道吧?袁公子可是一位大作家,本王手里不少书店都因为他的书节节攀升。”
袁铭脸上露出一丝羞赧:“王爷谬赞了。”
厉青刚也是爱书之人,一下来了兴趣:“等我回去后,也得好好看看。”
闲话说完,庸王收敛了笑意,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本王这次回京,过年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更主要的事。”
闻言,厉青刚的脸色凝重起来,显然两人之前早就有过书信往来。说话之前,他先看了袁铭一眼。
庸王擡起手:“无妨,袁铭早就知道。”
厉青刚嗯了一声,没有过多惊讶,问道:“情况如何了?”
庸王抚摸着茶杯边沿,沉吟道:“探子回报,这一股势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不同于长久以来的群龙无首,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合议。”
厉青刚稍稍思索,道:“莫不是皇室中还有漏网之鱼?”
“先皇对前朝皇室之人深恶痛绝,曾下令全国范围内通缉,一旦露面杀无赦,如此高压之下,短短两年内,负责这项事务的官员几乎将前朝之人屠尽,老人小孩都不放过,死状凄惨。他们想报仇可以理解。”
不知是不是袁铭的错觉,庸王在说这段话时,语气中带着明晃晃的厌恶谴责。
厉青刚似乎也有所觉察,含糊道:“前朝与我朝之前本就隔着家仇国恨,不管先皇有没有发布那样的命令,注定无法调和。”
庸王抿了抿唇,没再说什么。
“王爷可将此事告知皇上了?”厉青刚问道。
庸王摇头:“我早就承诺过不过问朝堂半点政事,南北相隔两地,一个闲散王爷却先知道了这样的大事,人谁听了也会觉得不对劲。”
厉青刚看向他:“此事事关重大,不说怕是不行。”
“正是,所以本王今日将两位找了过来,就是希望你们给我想个法子。”
厉青刚想了想,说道:“微臣记得,南灜王的封地就在西南一带,而今世子又被招为驸马,皇上必定会信任他。”
庸王点点头:“老师说得对,就这么办。”
厉青刚又道:“此事不如交给微臣来办,南灜王在京城时,我与他还有几分交情,长久不见,写封信关心一二也属正常。王爷您翻到多有不便。”
庸王朝他举起茶杯:“那便麻烦老师了。”
厉青刚着急去办事,匆匆离开,让袁铭留了下来。
“方才袁公子似乎没什么说话。”庸王道。
袁铭道:“下官初入朝堂,对这些关系都不了解,唯恐说错了话,还请王爷见谅。”
庸王摆手:“本王还不知道你?有些聪明的过头了。”
袁铭一脸茫然。
庸王见状不再提这个,说道:“此次回京,本打算带着季副将一道,奈何西南那处离不得人,本王信任的人不多,只能把他留下,代我向令夫郎道歉。”
说着,他示意侍卫拿上来一个包袱:“这些是季副将带给令夫郎和两位外甥的东西。”
袁铭双手接过:“多谢王爷。”
沉默片刻,庸王擡头看着外边的漆黑的天空说道:“一丝月亮也无,看来要变天了。”说完,拢了拢身上的毛皮大衣。
袁铭道:“王爷刚从南边回来,北方干冷,确实不太习惯,不过能和家人团聚,再冷也值得。”
晚宴结束之时已是半夜,厉青刚早就风风火火的走了,不过留了马车给袁铭。
颠簸半个多时辰,看到自家门前火红的灯笼时,袁铭重重的松了口气。
季清月还没睡,点了油灯伏在案边看话本。
袁铭带着一身寒气进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连忙伸手拨了拨炭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