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二章新桃旧符(4)
第14章第二章新桃旧符(4)
“……我懂了。”费西楼说,“咱们找个地方住下,待你去衙门报了到,我再回乡。”
紫袖径直要去寻客店,西楼却道:“傻孩子,自然是找个地方租下来给你住。你要去当差,也要有个落脚的处所不是?等我探完亲回来,便来寻你。”
当下便带着紫袖,在附近铺子里一问,照着牙行找去,立时寻来几个房东,四处看了一遍,又定了保人,三下五除二便在果子胡同赁了一间小院。诸人见他姿容俊秀,言语伶俐,也都尽心招呼。待交清年租,一切办妥,人都走了,天已擦黑。
师兄弟站在院子当中,西楼便对紫袖道:“你一个人,住得太闹,歇息不好;太背静,又不便当。离衙门近了,整日里叫你去干杂事;离得远了,时辰全都耗在路上。这里去各处都算方便,地方虽小些,不比山上,毕竟干净,先住着罢。”
紫袖这半天只有跟在他身边走路点头的份儿,早看得呆了,此刻听他不歇气地说完这一大串,咋舌道:“我的天爷,你怎么懂这些的?”
西楼看着他笑道:“你要睡大路不打紧,我可要睡在屋檐底下才成。”
紫袖依然惊叹不已,在院子里左看右看,见是一间卧房,还有小小的书房、厨房,甚至有一口小井,一家三口也能住下。虽然半新不旧,委实五脏俱全,桌椅修洁,又有些干净被褥。二人当夜便在此处睡了。
次日清晨,紫袖吃了早饭便要去衙门报到。西楼便问:“我与你同去么?”紫袖笑道:“你昨日做了许多大事,报到什么的,何需将军出马,小弟自行办理。”
西楼也不再问,由他去了,自己却出门去采买。待紫袖回来,见院里已堆了许多家什,知道是西楼为了自己在这里生活便利,才多多地置办,又是感动又是心酸,上去边收拾边说:“大师兄,这些尽够了,不要再买了,缺了什么我自己就去添。”西楼一边帮他归置,一边又絮絮叨叨说些嘱咐。紫袖一边应着,一边想:“大师兄总怕我过得不好,每日里操心。我虽舍不得他走,他在这里却多受许多累。”
待得过午,小院里焕然一新,整理得颇像样了。西楼尚觉有不满意处,紫袖连忙拉着道:“我明后日就要去衙门里了,有饭吃,有衣裳发,还有银子领。这附近我也都认得了,你放心回乡罢。等天再冷,就不好走了。”
西楼道:“我本来还想同你吃碗寿面再走。”紫袖道:“守孝呢,不吃了罢。你回家去好生歇着。”
西楼便说:“正是要说这个,守孝不过年,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可怎么好。”紫袖忙道:“我不怕的,正好多些时日练剑。况且衙里似乎也要当班。”
西楼看着他微笑道:“成。早晚都需放手,让你自己摔打去罢。我明天上路,你去衙门,好不好?”紫袖便连连点头。
当夜又有许多话说。紫袖从未与大师兄久别,自没了师父,又是相依为命,现下乍要分离,心里自然有些怅怅的,也没怎么睡着。到得早晨,竟是个大晴天,日头照得院里光灿灿的。西楼理好行装,又拿出一叠纸笺,道:“这里有几张药方子,是咱们山上用惯了的,我写字不好看,你却得好生留着,别等身边的药用完了,早些去配。”又抿嘴一笑,“后头还有我老家的地名儿,有事你让人捎信给我。”
紫袖接过那几张纸,只觉满手里沉甸甸的,撅着嘴把西楼抱住了。西楼心里也酸,一手抱着师弟,一手将两泡眼泪悄悄抹去。
紫袖拿起师兄的行李道:“你再看看,别落下什么。”西楼便回身去屋里最后看一遍。紫袖从怀里取出一个常用的荷包,他昨晚便将身上的银子都拿了出来,自己只留下一点,剩下的都塞进这荷包里,此时便偷偷放进费西楼的包袱。待西楼出来,二人便同出了门。
西楼又说两句“带好钥匙”、“收好房契”之类的话,走到了巷口,忽然笑道:“终于能说这个了。”便学着老江湖的口吻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二人相视而笑,紫袖便也不再远送,将包袱交给了他,说:“穷家富路,道上别委屈着。”西楼只点头不说话,推推紫袖,二人便各自转身,一向南,一向北,决然而去。
紫袖报到时并未被催逼,只是想让师兄早日还乡,才同他说自己要去衙门。现下多少也是无事,又已穿戴齐整,索性就去了县衙。上次见过王知县,已认了认地方,便径直向捕房去。
刘四和老五都在,正吃早饭,见了他自是欢喜,举着蒸饺油茶,力邀他同吃。紫袖忙推谢了,刘四取来两张纸道:“咱们捕房的规矩啦,新来的人都把姓名籍贯什么的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就算啦。这个给你做样子,照着写。”
紫袖接过趴在桌子上写,却见刘四和老五都挎上刀出去了,桌角还放着一包蒸饺,心道:“这要在山上,早被骂了。”拿起桌上秃笔,看籍贯之时,却不知该怎样写,又想:“凌云山是在玄火州,可我到底是哪里人?又问谁去。反正也没人认得我。”便索性按费西楼的家乡写上金洪州某县云云。
正在写时,余光瞥见有只手伸了过来,去拿那包蒸饺,只约略看肤色甚暗,便哈哈一笑道:“五哥饿得倒快。”只无人应答,紫袖便擡起头来,却不是老五,只见一个青年正站在桌前。
捕房门窗洁净,屋里亮堂堂,这人皮肤却呈蜜棕色,浓郁润泽,紫袖不禁联想起凌云山上的老蜂蜜来,又看他拿着蒸饺,却没有吃,想是捕房同僚,便笑道:“这位大哥,你贵姓啊?”那人道:“免贵姓杜。”
紫袖一呆,立时想起“杜捕头”三个字来,再看他二十五六岁年纪,肩宽身长,眉眼飞扬,神情犀利,却面带不快正瞪着自己,忙站起来道:“你是杜捕头么?竟然这样年轻,我以为捕头得是位大叔……”
杜捕头依然冷冷地道:“阁下想必就是殷少侠了。”
紫袖心想:“一大早的,这捕头大哥甚是不快活。”便微笑道:“我也是你的令弟杜瑶水啊。”
杜瑶山盯着他道:“你笑什么?”紫袖一愣,忙收了笑容答道:“我方才在写这个……”指了指桌上纸笔。
杜瑶山将蒸饺又撂了回去,道:“接着。”紫袖正纳闷,却见他抽出腰侧单刀,一刀便照着面门劈来,登时手忙脚乱,向后退去,抽出搁在一旁的长剑招架。
杜瑶山这一刀来势虽猛,却半途从劈转刺,想是化自剑招,紫袖自然而然将剑刃搭住刀背,向前一送,便将杜瑶山的手压了回去。正欲抽身,却听他冷笑一声,手腕翻处,刀身一滚,震开自己长剑,一跃上了桌面。
一股凉风袭来,紫袖背后便是墙壁,退无可退,正回手用剑身去拨他的刀,两件兵器相触,却觉他停下了手,那道凉风也不再前推。再看时,杜瑶山蹲在桌上,刀尖指着自己鼻尖,沉声道:“你是凌云派的人。”
紫袖登时醒悟,方才接他一击,用的正是凌云剑法第一式“高山流水”。这本是入门剑招,众子弟初学时用来拆解练习,便是常常喂上正前一击,再以“高山流水”格挡,易学好用,又是整套剑法的开头,几乎是人人练得最熟的一招。
他练得久了,顺手便使了出来,却被对方瞧破了来路。内心叹道:“他是故意试我的。”只得说:“是了,我是凌云派弟子。”
杜瑶山下了桌子收了刀,又问:“为何不照实写籍贯?”
紫袖知道他方才已扫见自己所写,嘴硬道:“我是金洪州人,在凌云山学艺。”
杜瑶山张口便说了几句方言,紫袖一个字也听不懂,呆头鹅般梗着脖子,只眨着眼睛看他,心知要糟,果然他说:“你满嘴北地官话,一点南方口音也没有,又不会说金洪州的地方话,听总听得懂罢?”
紫袖知道他是自己上级,见多了人撒谎,自己根本没去过金洪州,必定斗不过他,便坦言道:“是了,我是玄火州人。从小在凌云山长大,只是师门蒙难,不想随便告诉别人,怕另生枝节,才隐瞒了。”
杜瑶山点点头,双手抱在胸前道:“我看你穿着素服,又拿着剑,从北方来,听说你前日还打听魔教之事,便怀疑是凌云山的人。只没想到你这样脓包,一下子便招了。”
紫袖内心惨叫道:“他诈我!他都是猜的!啊呀,我怎么就上当了。”只听杜瑶山又问:“你不好好呆在门派,为何要来当捕快?”
紫袖面对他已失却了斗志,也再没什么可隐瞒,老老实实地道:“我要在这里打听消息,追查魔教踪迹。”又想起昨天较艺之事,便道,“能来衙门都是误打误撞,还请杜捕头多照拂了。”
杜瑶山冷笑道:“很好,当捕快原是你误打误撞。”紫袖只觉这话有些别扭,却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心里正在担忧这杜捕头是不是要给自己小鞋穿了,却又听他说:“先去领衣裳,把你袍子换了。”说着便转身向外走。
紫袖连忙跟在后头,穿过几重县衙大院,去后院领了捕快的袍服。管库房的人见了他,知道是王知县亲留的捕快,满面笑容,硬是拿了两套衣裳给他。杜瑶山也不说话,看拿完了,又转身走。
紫袖见回去的路与来时不同,净是自己没来过的地方,边走边看,见杜瑶山走得也不快,忽然明白过来:“是了,他带我在这里头走一遍,把路认认。”当下便觉得这捕头心肠也不错。于是试探着问些话题,这处场所是做什么用,要做什么事又去哪里,杜瑶山始终黑着脸,却三句话里能答上一两句。紫袖心道:“他不回答的,自然是嫌我问得多余,我自己慢慢看便是了。”
回到捕房,杜瑶山便向墙上一指,道:“自己看日子。”说罢抄起桌上冷了的蒸饺扬长而去。
紫袖又茫然起来,屋里只剩他一个人,只得先去看墙上的章程,原来还有按照某月某日排好的班次,用木板排着不少名字牌儿,自己尚未写进去。他在里头找到刘四和老五,原是巡街去了,自己笑道:“五哥原来姓徐。”
又坐着等了许久,二人才回来,见他换了衣裳,都围着看。徐五道:“你柳叶眉柳叶眼,长成个笑模样,虽是好看,这捕快怕不太好当。殷兄弟,你得板起脸来。”
紫袖说:“当捕快不让笑么?”说罢将自己吃了杜瑶山一顿下马威的事情讲了,刘四便道:“自然啦,杜捕头去年不曾赢,被太爷数落许久。你一来就赢,他哪里肯高兴啦。”
紫袖又把排班次的事情拿出来问,这才逐渐明白要如何做事。刘四摇头道:“急什么,刚来不用做啦。”紫袖只觉不妥,徐五笑道:“捕房清苦,不是什么高贵行当,一年到头也没几个钱,又要来回奔波,留不住人。也就像我们这样家在本地,才不至于穷跑了。”
紫袖瞠目,暗自怀疑自己被坑了,好歹泡在捕房,一切都熟悉了些,又随着在衙里吃了饭才回家去。第二日再看时,那班次已换了,有一块新木牌写着“殷紫袖”,挂在最下,后头标着某日当某班,某日轮休。
他看着自己的名字只觉新奇,又觉得三个字写得颇工整,看了半天。跟着徐五去巡过街,从此便逐渐自己当班了,走在街上也会尖起耳朵去听别人说话。转眼已是腊月十八,紫袖下了衙,在街上瞧见有人出了摊子,摆着些火红的橘子。他买了几个,抱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