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调查进行中
调查组成员,大部分来自国内其他车企,担当公司高管的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这人型机器人,就是降本增效,提升汽车质量的神器,只要价格合适,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下单购买。
“我们瑞达集团确实有人型机器人生产销售业务,不过目前在售的,只有两款,一款是家政机器人,只能做一些打扫卫生,炒菜做饭,照顾老人孩子之类的家务活,肯定不符合你们的要求;另一款是航天专用机器人,可以在没有空气,没有重力,温度超低的太空中长期驻留工作。这款机器人功能齐全,设计合理,几乎可以替代人类航天员完成所有的工作。用来生产汽车,肯定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款机器人售价太过高昂,一台至少上千万,我想没有哪家汽车公司舍得买回来,放在生产线上。”
钟瑞祥一番话说下来,调查组众人皆是失望不已,来自理想汽车的一位高管,犹自不死心,继续追问道:“钟总,那你们厂现在使用的这款人型机器人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不量产对外销售呢?”
“我们使用的这些机器人,是找瑞达研究院机器人研发小组,专门定制的。他们也想过将这款机器人批量生产,上市销售,不过在报有关部门审核的时候,被卡住了。给出的理由是,如此先进的人型机器人,如果大规模普及开来,很可能挤占有限的工作岗位,造成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钟瑞祥无奈的耸耸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赚钱谁不喜欢,这不是上面不允许吗。
大家想想,也确实是这样。要知道资本都是惟利是图的,如果市场上有如此先进好用的人型机器人出售,谁还会去雇佣大批的工人进工厂工作。管理又麻烦,工资又高,有个头疼脑热、婚丧嫁娶的,还要请假,哪里有任劳任怨、不知疲惫的机器人好用。
机器人的话题揭过,调查组众人沿着参观通道,继续往车间深处走。刚刚汽车还是散件状态,看不出生产效率高低,现在众人来到了生产线的末尾部分,一辆辆崭新的瑞达suv汽车,密密麻麻的排满了生产线,一刻不停的往后走。在组装车间出口处,几乎每隔十几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然后在自动驾驶系统的控制下,驶出组装车间,前往其它车间,进行后续的检测。
“我刚刚掐了一下表,大概每十五秒下线一辆汽车。啧啧啧,这个生产效率,不得了,一个车间的产能,几乎赶得上我们整个工厂的产能了。”
“是呀,这个汽车生产速度,在国内绝对首屈一指,放在世界范围内,也能排进前三。更关键的是,整个车间,也没用几个工人,全部是设备和机器人完成的汽车生产工作,着实让人羡慕。”
“难怪瑞达汽车销量那么高,却很少延迟交付,原来有如此恐怖的产能做为底蕴。”
“钟总,这三条汽车生产线,也是你们公司自己设计的吧?我们厂从德国和岛国定制的汽车生产线,生产速度算是相当不错了,大概两分半钟,就能生产一辆汽车,却远远赶不上这三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
“是的,这几条生产线确实是我们公司的技术团队,根据特定车型的生产要求,独立设计组装的。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也以国产设备为主,部分还是自研设备。在生产线建成之后,又经历了几十次大的修改,数百次小优化,这才有了现在你们看到的生产效率。”
“没说的,你们瑞达公司太牛了!”
“是呀,见识到你们瑞达汽车的生产车间,我才知道,国内的自动化无人化工厂,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当真是大开眼界。”
参观完整个车间,调查组众人,包括两位副会长,皆是佩服不已,恭维的话不要钱的往外说。为的不过是和瑞达汽车公司打好关系,说不定哪一天,就能从瑞达汽车这里,买到人型机器人,或者几项专利授权呢。就算买不到机器人,请几个技术大拿回去,帮助他们公司的汽车生产线,做一下优化,提升一下生产效率,也是好的。
只有某国营车企的麻浩辰是个例外,他依旧固执的坚持己见,“在汽车的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才占几个钱,10%不到。就算你们瑞达汽车公司,全部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也无法证明你们的入门车型不是在亏本卖。”
要不怎么说偏见是一座大山,一旦形成,就很难从人的思想中移除。调查组很多组员也认同麻浩辰的观点,毕竟瑞达汽车的几款入门车型,卖的实在是太便宜了。续航500公里,标配自动驾驶功能的瑞达入门款轿车和suv,落地价还不到九万,怎么看都有些不合理。同样配置的车辆,换成他们公司来生产,九万连生产成本都收不回来。
对此言论,钟瑞祥没有急着去辩解,而是耸耸肩,一脸轻松的说道:“既然诸位有此疑问,那就继续参观下去吧。相信大家看过我们瑞达汽车的整个设计生产过程,查过零部件采购价格表,成本核算表,就会明白,我们瑞达汽车的生产成本到底有多低了。说实话,如果我们瑞达汽车公司,放开手脚,降价抢夺市场,国内车企,不管是国营、民营、还是合资,有一个算一个,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一向和善的钟瑞祥,难得的说了一句霸气的话,而后带着调查组众人,继续前往下一个车间,查看电动车三大件之一的动力电池包的生产过程。听完这番话,调查组众人的表情各自不同,有不屑的,有好奇的,有质疑的,有害怕的,有若有所思的,当真是千人千面,精彩纷呈。大家彼此对视一眼,而后紧走几步,跟上钟瑞祥的脚步,他们也很好奇,瑞达汽车这家刚刚成立没几年的造车新势力,到底还藏了多少颠覆认知的东西。
带领众人走进电池包组装车间之后,钟瑞祥从传送带上随手拿起一块大单体电池,在手里掂了掂,介绍道:“这是我们瑞达汽车的下属工厂,生产的钠离子石墨烯电池。别看它只有巴掌大小,却可以储存半度电,在能量密度上已经超过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快充能力上,更是碾压传统锂电池。最重要的是,这款电池的采购价格非常低,只有同容量三元锂电池的五分之一左右。”
“嘶,早就听说你们瑞达集团的乔瑞达乔总,研发了一款钠离子电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锂离子电池,使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只是一直没有看到实物,今天总算是开眼了。” “这个钠离子电池的采购价格为何会如此之低,甚至比铅酸电池还要更便宜?”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一些,据说钠电池使用价格非常便宜的钠盐做为原材料,替换价格高昂的锂盐,用来生产电池,大幅压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初代钠电池,受限于技术,能量密度很低,放电电压拉的很长,性能极度糟糕,连实验室都没走出去。直到乔总出手,更新了钠电池的生产技术,加入了石墨烯物质,大幅提升了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钠电池这才走出实验室,进入到量产阶段。”
“去年的时候,看到钠离子电池相关报道,我们公司也想采购一批钠电池回来做测试,只是一直也没有在市场上采购到。最后没办法,只能花钱购买了一辆你们瑞达公司生产的汽车,进行拆解,这才获得了钠电池样品。从当时的测试结果来看,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充放电性能也不慎理想,只能用在入门级汽车上。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钠电池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钟瑞祥点点头,说道:“嗯,对我们来说一年时间已经很长了,在这一年内,我们的研发人员,已经对钠离子石墨烯电池,进行了多次更新优化,量产产品,也更新迭代了两次。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款钠电池,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了。从产品性能上来说,和一代钠电池,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
“我们瑞达集团,掌握了钠电池的大量核心专利,在沿海地区,建造了多家电池工厂,甚至我们生产钠电池使用的原材料石墨烯和氯化钠,也是我们的下属公司生产的。可以说我们瑞达集团已经掌握了钠电池生产的上下游,几乎所有环节。如此才能把钠电池的内部采购价格,压到如此之低。”
“那你们的钠电池对外出售吗,我们上汽也打算入场研发新能源汽车了,如果你们生产的钠电池售价合适,我可以做主采购一批,做为新车研发之用。”一位来自上汽的老人,开口询问道。
“当然对外出售,生产钠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是氯化钠和石墨,在地球上几乎无穷无尽,生产设备也不难搞,产能爬升没有任何的难度。不过钠电池对外售价要贵一些,肯定没有我们内部采购价来的便宜。如果你们上汽能够接受,咱们加个微信好友,等调查结束之后,再细聊钠电池采购问题。”钟瑞祥主要就是负责汽车销售这一块儿的,卖汽车也是卖,卖钠电池也是卖,只要能够为为公司带来利润,他不介意做一回钠电池的推销员。
“钟总,咱们也加个好友吧,如此物美价廉的钠电池,我们理想汽车也大量需要。”
“是呀是呀,钟总可不能厚此薄彼,大家都把好友加起来。以后瑞达集团研发出来好东西,可不要忘了我们长安汽车。”
钟瑞祥拿出手机,一口气加了十几位车企老总或者高管的好友,整个人笑眯眯的,眼睛都要笑没了。他仿佛看到了大量钠电池订单,雪花一般的飞过来,他本人也绩效拉满,奖金提成拿到手软。
从电池包组装车间离开之后,一行人又参观了无刷电机生产车间,电控、车机生产车间、底盘生产车间,冲压车间、新车研发实验室,试车场等地方。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加工方式,层出不穷。一开始的时候,调查组众人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新东西,还要惊讶一下子,后来,看到的新东西太多太多,整个人已经震惊到麻木了。
至于一直嘴硬的麻浩辰,在不断地打击之下,脸色越来越黑,走到最后的时候,已经黑成了锅底。一向不饶人的嘴巴,也乖乖的闭了起来。一路参观下来,大家都看出来了,瑞达汽车公司,已经掌握了大量汽车核心技术,申请了大批的专利,在电动汽车三大件、智能驾驶系统、行车安全系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至少在电动汽车生产领域,构成了技术壁垒。在成本控制上,更是遥遥领先于国内外一众车企。
至于某国营车企举报的所谓恶意降价,以本伤人,扰乱市场秩序什么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此次调查的最后一站,安排在了会计部门。当调查组众人,从女文员手上,接过瑞达汽车几款热销车型的生产成本核算单,彼此交换传阅一番之后,几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破了大防,惊呼之声就从没断过。
“瑞达入门款轿车的生产成本还不到六万块,这是如何做到的,太不可思议了!”
“瑞达suv的生产成本同样不高,只有六万出头,难怪瑞达4s店敢把售价压到九万以下,经销商还乐呵呵的配合,原来他们拿到的利润一点也不低。”
“幸亏瑞达汽车仗义,没有真的恶意降价,以本伤人,否则咱们这些车企,都要死。”
“不行了,差距太大了,再不做点什么,咱们就要被淘汰了。回去我就号召员工们向瑞达汽车学习,调整生产线,提高自动化程度,降本增效,研发新技术新车型,努力跟上瑞达汽车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