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番外 - 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 - 今日不上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0章番外

山中无岁月,几载春秋过。

深山小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屋子扩建了几间,原本住在老屋的黄婆子母女搬去了新屋,和二舅母挤着睡的大丫姐在生产后也搬去了属于母女俩的屋子,还有原本当做家禽舍的旧灶房也被推倒重建。如今家中不但养着鸡鸭,还养着满仓他们从山里活捉回来的兔子,一窝窝生,一窝窝吃,家里是再没缺过兔肉。

屋子多了,院子也得往外扩建。

陈二牛他们这几年膀子都抡圆了,肉眼可见健壮了一圈,竹院墙拆了,木院墙推了一半,又把院子前头的树林子砍了不少,视野开阔后,他们在林子里挖了好些陷阱,又重新圈了两道围墙,坚实牢固,比之先前的只高不低,安全大大提高。<

至少这几年,他们在外头被野猪拱过,还在寒冬见过外出觅食的孤狼,但甭管在外头咋样,只要遇到危险往家里跑,进了院子,那就啥事儿都没了。

除了住的地方宽敞了,活动的范围变大了,他们还在第一年春季到来之前,在小溪下游寻到一片可以灌溉的肥地,因土地肥沃,离水源也近,日日看着粮食变少的大舅母再也忍不住,催着大舅他们去把地儿垦出来,担心深山里栽种吃食会便宜满林子乱窜的野物,还在那处修建了屋子,日日派俩人去守着。

当了一辈子泥腿子,临到了头反倒要重头开始垦地,那是真从头开始啊,日日扛着锄头去翻,把田坎砌起来,拢老高,就担心下雨天溪水涌上来把田给淹了。不过有了这块田,大舅和林老头他们在山里日子过得愈发自在悠闲,几个老头每日吃了朝食便扛着锄头往那头走,夜间再轮着看守,有啥风吹草动立马回家叫人,好几次都是有惊无险。

春播秋收,在全家上下的努力下,第二年还真叫他们收获了几百斤粮食。活了几十年,这是头一遭秋收不费事儿,家里壮劳力多,地也不大,就那么点,全家齐上阵半日便把稻割了。

粮食入了仓,看着高高摞起来的谷子,大家伙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有地可种,有粮可收,有饭可吃,最大头的忧虑得到解决,甭管外头闹得天翻地覆,他们在深山里的日子都能安稳过起来。

就这几年,家里的大事便是三件:能种地,大丫生娃,桃花生娃。

姑嫂两个相隔几个月,一前一后生了个闺女。有黄婆子在,她俩生产都挺顺利,中途没出啥大事儿。

许是心情好,心事放下后日子过得舒心,前头怀像还有些不太好的大丫,到了生产那日居然十分顺利。因着在吴家的经历,她心头一直憋着话没敢和任何人提及,她有些害怕生男娃子,等到孩子落地,得知是个闺女,大丫当场便泪流满面,叠声说着好好好,日后咱娘俩好生过日子,娘定疼你。

这些事儿还是后头赵素芬和桃花说的,她那会儿肚子也大了,家里人担心她看见女子生产的场面会害怕,不让她进产房,就叫她在外头待着,实在坐不住帮着烧点水也成。

虽是没进去,但在外头听着叫声也怪吓人,不过生孩子这事儿也不稀奇,在村里时年年都有新媳妇生娃,便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何况还有黄婆子在身旁,实没啥好怕的。

桃花就这么给自己鼓劲儿,到了她生产那日,可谓全家出动,大舅二舅他们忙着安抚比产妇还躁动不安的卫大虎,赵素芬和大舅母她们则忙着生产需的东西,剪脐带的剪子是卫大虎特意下山去镇上买的,还有镇压邪祟的红布,生产用的屋子,提前两日便用艾草熏好,啥都是亲力亲为,就怕疏忽了。

卫大虎上心到只要听到大舅母和娘说生产需要啥,产后该咋照顾,要吃啥补身子,要做多久的月子才对桃花好……话只要进了他的耳,那便入了他的心,问就是连连点头保证好,能做到,一定要这样整,桃花的身子是最重要的。

他甚至还胡思乱想,特意逮着黄婆子和娘她们叮嘱道:“若是有啥不好的,保桃花就成,切记,切记!”说话时虎目噙泪,真要哭了,被他岳母笑着两巴掌抽在了手臂上,说他乌鸦嘴,赶紧呸呸呸。

卫大虎呸了一整日,连连向神佛告罪,希望他们别把自己的话当真,定要保佑他媳妇顺利生下孩子。

不知是不是他的乞求被天老爷听见,桃花从发动到生产也就用了两个时辰不到,大罪没咋遭,小罪还是受了些。娃子骨架稍微有些大,她又是个小骨架的妇人,生产时有些费劲儿。

可也真是奇了怪了,连黄婆子都说没见过这么顺利的,倒不是说生产顺利,而是娘和娃儿的骨架一大一小,若是运气不好,娃子出不来,孕妇生不动,时间一长定会出事。

可就是这般奇异,许是娃子也晓得久了出不来会出事儿,那真是憋着劲儿往外头挤,黄婆子也确实是个能耐的接生婆,桃花感觉自己疼得不成,中途脱力硬生生咽下去老大一碗水煮蛋,憋着劲儿,黄婆子叫她使劲儿,她便咬牙使劲儿,就这般来回数次,她感觉自己还有余力、还能继续坚持时,便忽觉下头猛地一松,娃儿竟就这般滑出来了。

“恭喜啦,生了个小棉袄。”黄婆子抱着娃,一张脸笑出了褶子,巴掌拍着娃子的屁股蛋,乐得不成,“可见是个心疼娘的,晓得使劲儿往外钻,没让娘受啥大罪。乖女,赶紧嗷两声,再不吱声巴掌要落屁股上咯。”

她手里的娃就跟听懂了似的,原本还闷不吭声,见她举起手,连忙扯起小嗓子嚎哭:“呜哇——”

小嗓音特洪亮,嚷得外头满院子的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她爹,恁高大魁梧一人,见着虎狼熊都敢上前硬刚的人,听着娃的哭声,当场就没出息软了双腿,要不是他老子眼疾手快搀扶着,可真就要趴地上去了。

“生了个啥?”卫大虎激动得想哭,门关着他进不去,只能趴在门窗处眼巴巴冲里头道。

“个臭嘴,一点不会说话!”卫老头原本搓着手红光满脸,就等着里头的人把娃抱出来,听见这话,顿时气得抬脚便踹,什么生了个啥,还能是啥,不是闺女就是儿子,难道还能生个虎崽出来不成?还是当爹的,忒不会说话了!<

大舅亦是笑骂:“头一遭当爹脑子浆糊了不成?可别让你媳妇听见,回头有你好果子吃。”

卫大虎挠着后脑勺嘿嘿傻笑,隔着门窗哄道:“媳妇,媳妇你听见了吗?可不能与我置气,怪我紧张不会讲话,你原谅我这一回罢。”

女肖父,闺女小嗓子那般洪亮,当爹的能差了去?外头说了啥,屋里是听得真切,桃花又气又笑,这会儿也没力气和他说话,她看了眼闺女,随便喝了两口煮蛋水便睡了过去。

当娘的睡了,虎妞意思意思哭嚎两声后也睡着了。

等她被裹上襁褓抱去院里,以卫老头为首的一群汉子连忙凑过来瞧。咋说呢,刚出生的小娃皱巴巴的,自然说不上多好看,但如大舅这种抱过好几回儿孙的人,经验足得很,见他妹夫和外甥喜得直搓手,想抱又不敢伸手的样子,颇有经验道:“是个大骨架的娃,鼻梁比男娃还挺,眉毛也长得锋利,是个英气的好相貌。”

“是是是,长得好,好看。”卫老头喜欢的不得了,一双老眼简直能溢出水来,慈祥柔和,和看他那缺心眼的儿子简直是两幅模样。他抢在儿子之前接过孩子,小心抱着怀里,瞧不够似不挪眼看着,紧跟着道:“眉毛长得像大虎,浓密有形。鼻梁也像大虎,挺拔得很。脸型和嘴巴像桃花,虽比鱼儿瞧着要大个些,但也是姑娘家的模样。”

隔辈亲隔辈亲,真是看哪儿都觉得好,哪里都生得好。

父子俩还趁人不备偷偷掀开襁褓看了眼娃的脚掌和手掌,哎哟喂,那肉嘟嘟的小脚丫看着老稀罕了,大脚姑娘一个,是个能走路的。还有那双小手,手指长,手背窝窝看着父子俩稀罕得不成,抓到嘴边连嘬好几口,烦的睡着的娃把手掌拍在他们脸上,还乐得嘎嘎笑。

“脚有劲儿,手有力,身子骨壮实,好好好。”卫老头爱得不成,抱着不愿撒手。

黄婆子在一旁围观了个全须全尾,她是没见过这样的人家,别个在乎娃是男是女,他们半点不在意,倒是又摸脚又摸手,姑娘身子骨健康,老的乐得牙花子都露了出来,小的那个更是手伸半天,眼巴巴想抱啊。

经了大丫和桃花生娃,黄婆子如今才算重新去看陈、卫两家人。一个家的底子是咋样,她不看有多少田地,有几间房屋,就看家里妇人生娃后他们是啥态度,是啥反应,基本就能看出这家人行不行了。

不重男轻女,一视同仁,在她眼中就是顶好的人家。

思及此,她不由看了眼被挤在外头还一个劲儿蹦跶垫脚想看娃的陈三石。小子还是那副样子,瞧着跟没长大似的,忒不靠谱,可他眼里的稀罕是藏不住的。

他脸上的表情,几个月前她看过一次。

如今再看,突然觉得他顺眼了不少。

进山第二年,家里添丁,实属喜事。

娃生出来就要取名,乡下人取名都随意,大丫的闺女叫陈鱼儿,桃花的闺女叫卫虎妞。

鱼儿的由来是陈大丫不会取名,她又喜食鱼,干脆便给闺女取了个陈鱼儿的名儿。鱼儿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畅游,只盼她此生无拘无束,欢快自在。

虎妞这名儿则更随心,纯属一家子肚子没半滴墨水,不知晓该给娃取啥名字,啥花啊草啊,卫大虎都不喜欢。随着他闺女见风长,才不过半月光景,那皱吧小脸便已长开,娘吃得好,奶水足,闺女整日没饿着,长得那叫一个圆润壮实,腿老有劲儿,有回蹬到她爷的心窝,愣是给老头都疼嗷了。

鱼儿比她还要大几个月,但两娃凑一起,虎妞整整要大上一圈,虎头虎脑,招人稀罕得紧。就这么个壮实女娃,叫啥草啊花啊,那就不配套,干脆叫虎妞,听着衬她。

因着差不多时候出生,平日里大人忙活,便把俩娃放一起带。性子真就是天生的,虎妞从小就霸道,鱼儿要胆小些,就好比喂奶,有时桃花有事儿耽搁了,大丫先进屋喂鱼儿,虎妞看见就很不开心,扯着嗓子嗷嗷哭,不能看见鱼儿比她先吃,不然要闹。

但若是大丫先喂她,把鱼儿搁在一旁,她也闹,摇头蹬腿咋都不张嘴,不吃,怎么哄都没用。必须要一起吃,然后她先喝上奶,她才乐意,才会高兴。

这脾气比她爹熊多了,桃花回回骂都没用,她该闹还闹,哭嚎到到半山腰都能听见声响。最后无法,每回该喂奶时,甭管手里在干啥活儿,桃花都得第一时间丢了,和大丫姐一道进屋喂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