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又捡到大漏了
招呼、客套、寒暄之后。其中一位名叫田长征的卖家,首先说道:
“陈总,咱们先看看房子,完了坐下来再具体的谈价格,您意下如何?”
陈阳笑呵呵的说,“不忙。我先问几位一个问题:房子保证可以过户,对吧?”
城里什么情况不知道。
反正以陈家庄为例,几乎所有人家的房子,就只有一份地契,没有房产证,不能办过户。
“那当然可以过户了!”
田长征把胸膛拍得咣咣响,承诺道,“城里建房子,必须首先得到县里建设局首肯;”
“房子建好后,还必须立即去办房产证,不然就是违章建筑,肯定是可以过户的!”
陈阳又问,“那可以先让我看看地契跟房产证吗?”
图便宜去村里买房子,结果房子不能过户,又被卖家强占了去,这样的例子,陈阳在重生前,已经听过、看过不少。
“可以、可以!”
田长征连忙点头,“地契、房本我们都没拿……这样吧,咱们先看房子,过程中顺带着看地契、房本,怎样?”
陈阳点头同意,如此还能节省时间。
一行人首先去了田长征家。
距离不远,走进田和屯村,第一排右边数第二家便是。
是一幢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总共三间房,院子不大,饭棚、柴房、旱厕占了一大半的位置,剩下的空间也就是五六个平方。
田长征介绍,“这套四合院,是我结婚的时候盖的,差不多已经有十八年了……”
家里大部分的家具,已经搬去单位分的筒子楼。
只剩下一些坏掉很陈旧的农具,以及,一张瘸了腿的小方桌,一张破旧满是尘土的单人床。
屋顶贴着很厚一层报纸,是这个年代,青屿市大部分农户家里糊屋顶的标配。
实木窗子紧闭着,用钉子钉死,想来应该是已经坏掉了。
不过稍微修缮一下,再住七八年还是没问题的!
地契、房本就在炕上扔着,陈阳检查一番,确认房子的确可以过户。
心里迅速盘算一番,有了心理底价,才又去了下一户。
这一撞房子,位置在村子中间,十字路口西侧,第四户。
看到院门,陈阳眉头不禁一皱。
卖家田四喜还以为陈总嫌弃他们家祖宅过于破旧,忙说道:
“陈总,您别看我们家这套祖宅破,房子是一点问题没有,只需换些瓦片,再把承重墙重新修整一番,起码还能住个十多年!”
周围众人听到这话,心里纷纷腹诽:这尼玛跟重新盖一套新房子有什么区别?!
田四喜无视身边人的白眼,接着说:
“我家这房子,是我太爷爷的父亲留下来的,原先是一个小妾的偏房;”
“家道中落后,我太爷爷把他父亲的小妾赶走,又把这套宅子给了我爷爷,后来又给了我父亲,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我手里……”
“对了,地契、房本都有,可以过户!”
陈阳心中暗想:他应该没撒谎,一般人家,绝对不可能用这么好的木料做院门!
他一眼看出,这套宅子的院门,用的是最上乘的金丝楠木!
只是这个院门,估计比面前这套大四合院都要贵很多!
不过既然人家产生误会,陈总又是个喜欢给别人递梯子的。
没有解释,“难掩”嫌弃的说,“咱们看看内部再说吧。”
田四喜闻言点头,取出钥匙打开院门,带领众人走进里面。
看到影壁墙的瞬间,陈阳呼吸顿时一窒。
上面用瓷砖拼凑起一幅大型瓷板画,线条简约,却勾勒出活灵活现的几只大虾,落款是:齐白石!
他想起前一世,曾经从一位收藏大家口中,听来的一件事情。
强行忍住惊叹出声的冲动,目不斜视的从影壁墙旁边走过去。
后面是一口井,辘轳已经烂坏了,被拆下来扔在旁边的空地上。
“暴殄天物啊!”陈总心中暗叹一句。
田四喜太爷爷的父亲,竟然用小叶紫檀做了个辘轳,他奶奶的……
“这玩意儿就是车珠子做成手串,也能卖老些钱!”陈总又忍不住暗叹一句。
这套四合院,是村里最大的一套四合院,前后带院。
最西边的那间屋,房顶已经塌了,几根房梁的一端,垂在地上。
“嚯!房梁竟然都是金丝楠木的!”陈阳越发激动,憋得难受,脸膛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