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长明灯
第326章长明灯九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出宫建府的四皇子奉知贤大婚,迎娶北威候嫡女,内务府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办这张婚礼,场面自是热闹非凡。
罗天都身为都指挥史夫人,自然也接到了帖子,只是卫缺一走,罗天都压根就没想过再跟皇家有什么牵连,接到了帖子也不过备了一份不厚不重的礼,送了过去,自己本人根本就没到场,反正她又不想跟那些个皇子皇孙们搭上关系,卫缺也说了,四皇子做不了皇帝,而且她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卫缺人不在,她一个妇道人家不好门。
罗天都也确实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轻易不出门,就是罗府也很少走动,竟是一心一意关起门来等卫缺回来的模样。
卫缺走后不到一个月,便有秘报传来,北戎新帝高元鸿果然一如越玄春所料,开始增兵边关,攻打天水关。
狼烟四起。
幸得天启帝采纳了越玄春的提议,提前往天水关增兵,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边报一封接一封地从边关送到上京,高元鸿三次攻打天水关,俱被越玄春打退,拉锯战数次,眼看就要过冬,大庆朝早有准备,粮草棉服一应俱备,北戎虽然兵强马壮,奈何粮草不足,一时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每天都在死人,不光有胡人,也有大庆百姓。
罗天都每天都心惊胆颤的,生怕卫缺在战场上有什么不测。
原本方氏打算要带着罗名都回罗家村略避一避风头的,卫缺出征后,她也不好丢下罗天都一个,只得又留了下来。她不去罗府,方氏便时常过来看她。
方氏觉得自进了京,家里就一直不顺,趁着秋末冬初的时候,天气还算晴朗,要去上元寺烧香还愿,也算是为远在战场的卫缺祈福的意思。
罗天都本来不信神佛的,可是禁不住方氏再三劝说,再说卫缺这一走,她心里其实也有些七上八下的,如果求菩萨真能有用,她倒也愿意拜一拜诸天神佛,只求卫缺能平安归来。
时隔几年,上元寺还是像往常一般香火鼎盛,罗天都跪拜在佛祖神像前面,虔诚乞求着佛祖能保佑卫缺平安无事,方氏和罗名都陪着她各上了一柱香,照例添了两封香油钱,方氏还要听大和尚讲经,罗天都便先退出来了。
路过长明殿的时候,她看到殿中密密麻麻地燃了许多盏长明灯,灯上贴了纸条写着人名,两个小和尚端坐在殿中敲着木鱼,诵着不知名的经文,旁边有个小和尚踮着脚尖正辛勤地往有些灯里添上灯油,以防灯灭。
罗天都心里一动,对那小和尚道:“小师父,能不能也帮我拿两盏灯来?”
她让小和尚送来了六盏长明灯,歪歪扭扭地写上罗老头罗白宿方氏罗名都罗子衿和卫缺的名字,然后交给小和尚,道:“小师父,麻烦请你帮我把这六盏长明灯放到同一个大槅子里,别让它们熄灭了。”
这些都是她的家人,她希望这辈子一家人都能在一起,永不分离。
六盏灯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昏黄的灯火摇曳,将熄不熄,在满室的香烛味中,更增添了股悲天悯人的味道。
罗天都看了许久,添了六百两的香油钱,方才缓缓转身离去。
若在以往,她要是听说谁居然舍得拿六百两银子出来,就为了点六盏灯图个心安,她定会笑话那人傻,天底下哪里有神佛呢?不过是世人为了逃避现实想象出来的罢了。然而,现在她却宁可天上真的菩萨佛祖,关心则乱,只要能护得卫缺周全,让她从此改信佛祖也是可以的。
“小都,你如何在这里?”罗名都看她站在长明殿外发呆,唤道。
罗天都回过神来,看着自家大姐,默然不语,从宫中回来几个月,罗名都便迅速消瘦下去,以前在夷县养得水嫩嫩的,现在回了上京反倒变得憔悴了许多,心里有些恻然。
“啊,无事,就是四处走走,转到这里了。”罗天都岔开话题,“娘和子衿呢?”
“你在这里做什么?”罗名都好奇地问。
“娘听完经,要去斋堂吃斋饭,让我来叫你的。”罗名都看了一眼身后的长明殿,有些若有所思。
罗天都听她提起,这才觉得饥肠辘辘。
“走吧。”她说,“听说上元寺的斋饭做得不错,正想去尝尝。”
上元寺占地不小,从长明殿出来去斋堂,要穿过几个院子,还要绕好几段阶梯,转过一座花园才到。上元寺处在半山腰,山上风大,吹得人裙摆猎猎作响,罗天都摸了下罗名都的手,只觉得她手指冰凉得厉害,道:“你冷不?”说罢,要解下身上的斗篷给她披上。
罗名都笑道:“每年到这时候,我的手脚都有些发凉,没事,我不冷。”
话虽如此,罗天都仍是将那斗篷披在了罗名都身上。
罗名都握着罗天都的手,只觉她手心十分温暖,知道她不冷,便没有推却,姐妹俩顺着阶梯往上,忽见阶梯上转出个人来,那人一身锦衣华服,面如冠玉,剑眉斜飞入鬓,端的是个美公子。
那人一见罗天都,神情倨傲地唤了一声:“卫夫人。”
罗天都抬眼一看,青石台阶的上头,不正立着那个人见人憎的四皇子奉知贤么?他的身后还站了一溜的宫装妇人。
一见奉知贤,罗天都心里就不痛快,她可没忘记天启帝的这几个好儿子是怎么算计自家大姐的,若不是天启帝念旧情,只怕罗名都这会儿压根就不在了,早就充作御花园里百花的肥料了。
她的眉头不自禁地皱了起来,冷冷地道:“四殿下。”
奉知贤上前半步,望着罗天都笑道:“我和卫大人情同兄弟,卫夫人莫要多礼。”
“不敢,君臣有别。”罗天都垂眸,生怕自己这会儿控制不好情绪,冲上去掐死这个装模作样的狗东西,卫缺如今可还在前线,指着京里调拨粮草,这个时候不能再给他添乱了。
立在奉知贤身边那个一身珠光宝气的贵妇,好奇地瞅着罗天都问:“四郎,这位夫人是……”
奉知贤撇头看了新娶的王妃一眼,柔声一笑:“这位是都指挥史卫大人的娘子。”
天启帝因为罗名都和伏靖远的婚事缘故,对几个儿子十分恼怒,四皇子出宫的时候,都未曾赐给他一个封号,王府也是按最低品级建制的,四王妃早已知情,但是她素来被北威候教养得十分好,为人甚是贤惠,这个时候见着了罗家姐妹,面上毫无愠色,和气地笑道:“原来是卫夫人,娘娘在宫中还时常念起,让卫夫人时常时宫看望她呢!”
面对着天底下最尊贵的奉氏子弟,罗天都仍是不卑不亢地道:“多谢娘娘挂念,民女不胜感激。”
四王妃又瞧了瞧罗名都,问道:“这一位就是罗大娘子吧?果然是位少有的佳人。”
罗天都立刻紧张地上前半步,将罗名都挡在身后,警惕地盯着眼前的这一对男女,他们已经阴了罗名都一把了,还想要怎样?
奉知贤居高临下俯视着她们,忍不住斜睇了罗名都一眼,眼中显出一抹惊艳之色。他早听闻卫缺的大姨子貌美无双,是天下罕有的大美人,一见之下倒真是不假,不由有些可惜,早知她如此美貌,当初拼得被皇帝一顿削,也要求他做主,抬进府里做个妾室的,以罗名都的身份,做个王府妾室倒也勉强够了,省得后来又闹了那么一出,还惹得皇帝不高兴。
真是可惜。
罗天都发现奉知贤那无礼的目光在直往身侧的罗名都身上扫来扫去,顿时就怒了,好在她记得眼前之人身份特殊,不宜正面起冲突,遂笑了一笑,认真地道:“四殿下,圣人曰非礼勿视,圣贤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曾?”
她的声音不大,却十分清脆,毫无畏惧,奉知贤还未曾回应,四王妃倒是一愣,看了看罗名都,又看了看奉知贤,悄然皱起了眉,纵是她再大度,才新婚,就见新婚夫婿盯着别个女人瞧心里也难免有点膈应,勉强笑道:“园子里的菊花开了,四郎陪我去看看吧。”
奉知贤瞪了罗天都一眼,只觉得她跟卫缺一样,格人惹人厌,若不是现在大事未曾,不宜跟卫缺翻脸,就凭她三翻两次当着他的面给他没脸,早就不知道弄死她多少回了。
“四郎——”四王妃不由变了脸色。
奉知贤回过神来,扭过头对着四王妃温柔地道:“上元寺的秋菊乃是上京一绝,你喜欢,以后每年都陪着你来罢。”
四王妃挽回了面子,心里舒服了些,看了罗名都一眼,这才不疾不徐地走下台阶,路过罗名都的时候,又多看了她一眼,看罗名都老老实实低着头,规规矩矩地站着,心下略满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