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试探 - 重生农家种田忙 - 钱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8章试探

第298章试探

罗天都心里一哆嗦,妈呀,这种东西也敢拿来送人,这是想要害罗家一门死绝么?奉先生大约也是想着自己太过忘形了,只得讪讪地收回了玉坠,一脸尴尬之色。

罗名都倒不觉得什么,和奉先生卫缺见了礼,便将两个小孩儿带到内院去玩了,她没忘记罗子衿可怕卫大人了,上回卫大人来的时候,罗子衿朝小妹撒娇,卫大人只用一个眼神就让罗子衿乖乖的不敢调皮了。

奉先生却拿一双眼睛盯着罗名都看了好久,直到罗名都转过影壁,进了二门,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罗天都顿时警觉地看着他,他一个年纪一大把的老不修,这么盯着她的大姐看做什么?就算罗名都长得再像她那个传说中的外婆,那她们俩也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人,难道以他的高龄还想染指她大姐不成?

奉先生也自觉失态,自嘲道:“大娘子甚像我一位逝去多年的故人,老夫失态了。”

罗白宿见状,忙将话题岔了开去,道:“奉先生不是想看那风车和打谷机么?县里也有两台,都放在刘大人先前住的院子里,两位,这边请。”

说罢,引着卫缺和奉先生去看风车去了。

罗天都眉头皱得打结,心里还在琢磨刚才奉先生看着罗名都那副欣喜的眼神。

当年顾家和今上之间的旧事,她也曾听顾伯隐隐提起过,虽然顾伯说得有点含糊,她大致也能猜得出来是怎么回事。

说来说去,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没什么新鲜的。

当年先帝疼爱淳王,特意请了顾子谦教导他,先帝待淳王太过亲厚,引得其他的王子皇孙嫉妒,更兼当时先帝一直没有立太子,那时朝中呼声最高的便是身为皇长子的晋王,和有母族支持,又有个大儒老师的淳王。

后来和北戎的战事起,先帝亲征,由年岁较大的皇长子晋王监国,晋王和他的同胞兄弟趁机发难,在朝堂上时刻打压着这个得了先皇半辈子宠爱的淳王。

最后战事结束后,虽然是大庆朝赢了这场战争,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十万的将士,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三万的残兵,淳王的三个舅舅先后战死,只剩下满门妇孺,家族自从一蹶不振。

淳王没了母族的庇护,在宫里处境维艰,唯有老师顾子谦还肯关照一二,因此淳王对顾子谦这个老师十分依赖尊重,对顾琼华这个小师妹那也是宠爱有加。

再接下来的事,顾伯就不肯怎么说了。

其实顾伯不说,罗天都也猜得出来后面的经过,必是一场惨烈的夺嫡之争,只怕就是在那场夺嫡的斗争中,顾家遭了池鱼之殃,才会满门覆灭了吧,怪不得今上即位后,对宗族一直明里暗里打压,瑾王之乱,战败的瑾王府,那可真是血流成河,活生生地将一座王府变成了修罗场。

不过,那都是些陈年旧事了,当年有牵扯的人,早就死的死,老的老,这奉老先生见着了罗名都做出一副缅怀故人的深情模样是要闹哪样?难不成因为没娶着小师妹,还想拿小师妹的外孙女将就一下?

娘的,这年头的人可没什么节操,只要有身份有地位,就是八十岁的老头子娶个十五岁的如花小娇娘,人们也不会说什么,最多只是艳羡一把那老东西有福气罢了。

要是这老不修当真提什么要求,她们家可怎么办?

罗天都越想越觉得可怕,一双眉头皱得死紧。

方氏看她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问她:“你又烦恼些什么?”

听说卫缺来了,她心里还挺高兴的。她倒不是有什么巴结的心思,罗天都和卫缺订了亲,卫缺这个准女婿这么重视自家闺女,她这个做丈母娘当然心里高兴。

卫缺位高权重,在上京不知道有多忙碌,但是就是这样忙,他还能抽出时间来一趟趟往夷县跑,究竟是冲着谁来的,她心里还是挺明白的,哪怕之前她心里认为卫缺不是个温柔体贴的好女婿人选,而心里有些想法,这个时候也放下了。

有什么关系呢?她是个妇道人家,朝堂上的事她不懂,管他卫缺是忠是奸,是佞是良,只要他能一心一意对自家闺女好,那就足够了。

罗天都不想跟方氏讲这些,生怕吓到她,便道:“没啥,我忧心罗子衿呢!娘,以后你和大姐对子衿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没原则的宠溺了。”

方氏顿了一下,想是罗名都已经将刚才罗子衿和莫家小弟的事告诉她了,不由也忧心起来:“你说得对,府里都忙,这些日子确实疏于管教他了。”

罗子衿现在都是跟着县里的孩子一起玩的,别的孩子都顾忌着他是太爷家的小公子,因此都让着他,再这么下去,养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草包可就不得了。

还是早早地将他送进学堂念书吧,让先生严厉些,教他些道理。

想到这里,方氏不免多问一句:“小都,学堂里的先生请好了没?”

提起这个,罗天都也是满肚子的郁闷:“娘,我刚刚才从学堂里回来,现在还一肚子气。那些书生,个个以为自己是甘罗再世,曹子建再生,眼高于顶,其实腹内空空,都是些绣花枕头全不中用,我可愁死了。”

覃主薄还是中了进士面了圣的,论起学问要比那几个秀才强上十倍百倍不止,也不曾像他们那样不可一世,后来学堂分了科,覃主薄还帮着巫老头他们打下手,抄个书什么的,没有丝毫嫌弃的意思,真是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起波浪,越是没本事的人,叫嚣得越厉害,真正有学问的人反而虚怀若谷,十分低调谦虚。

方氏就好奇地问:“连一个有学问的都没有吗?”

“他们自己对圣人言论都只一知半解的,如何再教别人,白白误人子弟吗?”

方氏就道:“你二叔都能教村子里的孩童,难道他们连你二叔的学问都不如吗?”

当年罗白翰在酒楼里吃白食,甩手将她们母女扔在酒楼,结果差点被逼得自尽的事,让方氏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在她心里一直认为罗白翰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既然他那样的都能做夫子,未必这些天来的那些秀才们比罗白翰还差些?

方氏纳闷,自言自语道:“都说江南多文人,北地出英豪,怎么这边的秀才也是这般不中用呢?”

县丞夫人一进门,就听见方氏在诋毁江南文人,脸皮不由抽了一抽,真不巧,她相公莫县丞莫大人也是出身江南。

“娘,莫夫人来了。”罗天都看见她进来,就提醒了方氏一声。

方氏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将莫夫人迎了进去,道:“快进来坐。”

莫夫人打量着油腻腻的厨房,有些嫌弃方氏卷起袖子的那副邋遢样。

啧!到底是乡下人出身,都已经是官家夫人了,还跟个村妇一般不讲究。

方氏招呼她坐,道:“午饭还没做好,我抽不出空,你先歇会儿啊。”说罢拎了张椅子给她。

莫夫人看了看油乎乎的椅背,嘴角抽了抽,怕污了衣裳,到底没敢坐着,看了满案板的肉啊鱼啊野味什么的,试探地问道:“家里来贵客了?做这许多好吃的。”

这些菜如果是在两年前,确实算稀罕,但是自打开了榷场,城里铺子多了,肉啊鱼的就不稀奇了。

罗天都便朝她打眼色,也不知道是方氏看懂了她的眼色还是什么的,方氏含糊地道:“家里来人了。”

卫缺是她的准女婿,说是一家人也不为过了。

莫夫人心里恼恨她不讲实话,谁说乡下人就没心眼了,老实人也会打太极的。

强压着心里的不满,莫夫人笑道:“那位年轻的公子,从背后看一头白发,我还以为是上了年纪,原来是个少年白啊,说起来,听说上京的那位都指挥使也是一头白发呢!”

此时锅正好烧热了,罗天都倒了好大一勺油下去,油遇热锅,顿时噼哩啪啦炸开了,莫夫人素来自诩千金闺秀,讲究笑不露齿,说话细声细气,比蚊子声大不了多少,油在锅炸开的声音便将她后半句遮住了,方氏并没有听清,复问她:“你说什么?刚才小都在烧油,我没有听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