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 重生农家种田忙 - 钱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7章

第277章程盛便咳了一声,又从怀里摸出一样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出来,却不是递给罗名都,而是递到罗天都手里:“上个月去了一趟巴旬府,有同僚家里行商的,刚好进了一批燕窝,他平日跟我要好,特地寻了几两给我,正好小娘子和大娘子拿去补补身子。”

罗天都接了过来,掂了掂,估摸着得有两三两,她知道燕窝精贵,寻常人家就是有钱只怕也无处去买,程盛看似说得这么轻松,只怕是花了无数心血才弄得这么一点,罗天都不敢收,推却道:“程盛哥,这个太贵重了,我可不敢收。”

程盛便道:“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我一个粗人也吃不惯这种东西,你拿去给大娘子好生补补吧。”

罗名都也道:“程盛哥,向兰正怀着身子,你还是留着给她补身子吧。”

程盛笑道:“我嫂子年岁不小了,上回尤大夫就说了,不许她大补,要补也得等她把我的小侄子生下来才能补了,到时我再寻我那同僚买些回来,大娘子莫要客气。”说完又怕罗名都拒绝,加了一句,“尤大夫说了这个最是养人,你吃着好。”

两人说话的语气还跟平常一样,可是罗天都就是觉得这两人有哪里不一样了,她摸了摸下巴,深思起来。

罗名都犹豫了一下,便不再说话了,程盛这才仿佛高兴起来,转过头看着远处几个趴在地上玩耍的脏猴子,罗家不收束修,教县里的小孩读书认字的事,他也听说过了,笑问:“这就是小娘子新收的小学生了?”

罗天都可不敢独揽这个功劳,谦虚地道:“程盛哥可别这么说,教他们认字的是覃大人,我就是凑个热闹罢了。”

程盛哈哈一笑,冲着她竖起大拇指:“小娘子的本事我已经见识过了的,当个女先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常年呆在军营,很少回来,罗子衿跟他不熟,抱着小皮球靠在罗名都腿边睁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瞅着他。程盛素来喜欢罗子衿,看他这副模样,喜欢得不行,弯腰一把将他抱起来架在脖子上,在院子里飞跑起来:“哦哦哦……小子衿飞起来了。”

罗子衿开始还被他吓得紧紧抱着他的脑袋,跑了两圈之后,也不怕了,揪着他的头发咯咯地笑起来,玩得十分开心。

罗天都知道程盛做事向来可靠,也不怕他摔着罗子衿,这会儿见他们一大一小玩得正开心,便放心地准备去厨下帮忙,走到半路,想起什么,又转过身来,问:“程盛哥,今天家里有鱼,你是喜欢红烧还是清蒸的?”

程盛扶着罗子衿的两条小肥腿,头也没抬,说:“红烧吧,多放点姜蒜和辣椒。”

罗天都应了一声,这才去厨下帮忙了。

鱼早已经收拾干净,罗天都将其中一条大些的,略煎了煎,炖了一锅鲫鱼豆腐汤,还有四条稍微小些,便照程盛的口味,放了姜蒜辣椒红烧了。

两只小山雀实在太小,也没什么肉,拔了毛清干净了,焖在罐子里用小火煨着,晚上向兰若是饿了正好还能吃,至于程盛带来的那块野猪肉,炒了两碗,其他的剁成不大不小的块,和着自家腌制的陈年酸菜炖了一锅。

主食则是贴的面饼,还有一小锅米饭,方氏她们吃面饼,罗天都吃米饭。大约是因为当初在罗家村过得太苦的缘故,方氏一直觉得亏待了自家的两个小闺女,现在家里境况好了,方氏在吃的上头从没短过罗天都姐俩,罗天都吃不惯面食这些,每顿饭方氏都会单独给她蒸一锅米饭,从不会嫌麻烦。

饭将将烧好,罗白宿也回来了,时间算得刚刚好,罗白宿的后头还跟着尤大夫,手里拎了一小包药材,两人是在半路遇上的,刚好一同回来吃饭。

如今罗家吃饭的人多了,便分了桌,方氏领着罗天都罗名都向兰喜巧外加那几个新来的媳妇一桌,罗白宿和刘老头程青他们另一桌,今天又添了几个小学生,便由丁五带着那几个孩子另开了一桌,饭菜都是一样的,省得有大人在,他们吃得不自在。

那些孩子以前常年都是饿着肚子的,今年好不容易打了粮食,吃是能吃饱了,但到底底子薄,还是穷,乡人又节俭惯了,平日也就是多烙两张饼罢了,或是煮粥的时候,多放两把米,何曾像罗家这样,又是肉又鱼还尽着人吃的,几个小孩儿来的时候倒是都带了干粮的,但是也抵不住饭菜实在香,又兼没有大人在身边盯着,略拘束了一会,很快便放开肚子吃起来。

罗天都开始不放心,还分神往那边照看着,后来见丁五照顾得很好,便不管了。

方氏见着一家子热热闹闹的也很高兴,又看向兰如今越发显怀了,便道:“你如今感觉可还好?”

向兰这一胎怀得倒是挺平静,比之当初方氏怀罗子衿时好了许多,道:“肚子里的这个看着倒是挺乖巧的,也没怎么折腾,就是吃得多。”

方氏笑道:“能吃就行,你如今是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饭,吃得多才好,有什么想吃的就直接跟我或者小都讲,不要怕麻烦,如今家里不比以前,想吃点什么还是置办得起的。”

向兰摸了摸肚子,也笑了:“行,有了夫人这句话,以后哪怕半夜三更饿了,我也会说的。”

她这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罗天都便想起当初方氏怀孕的时候,也是常常半夜睡醒过来,心血来潮要吃这个要吃那个,给她做好了结果又不吃了,真是十足地折腾了一回。

罗天都她们说话的时候,那几个新来的媳妇便低下头默默地吃饭,心里却十分羡慕。她们到罗家也有几个月了,知道向兰和程青以前都是给罗家做下奴的,可是看看现在,罗家压根没把他们当下人看,平日里说话行事倒真像是一家人似的,若是将来自己也有脱了奴籍的那一天就好了,只要脱了官奴那层身份,这边荒地那么多,罗白宿又是个一心为民的,辛苦两年,多开些田地,到时自家攒下两亩地也能安生过日子了。

方氏也着实为她和程青高兴:“唉,当初在罗家村的时候,你还没来咱们家,那个时候,家里穷啊,孩子她爹又常年在外头,多亏了有程青和江夏在,要不然那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下去,江夏几年前就成了亲,虽然这两年跟那边来往不多,不过我估摸着多半也添了两个孩子,如今你也有了身子,和程青也越过越好,可见老天爷还是公正的,好人呐还是有好报。”

向兰忙笑道:“我听阿青说起过,当年他和阿盛遭了灾,跟着难民一起到了华溪那边,多亏了大爷和夫人带他们回家,也不嫌弃他们,待他们就跟一家人无二,阿青时时跟我说,叫我莫忘了大爷和夫人的恩情。”

方氏道:“什么恩不恩的,你和程青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跟着咱们到夷县,这份恩情我和大爷都记在心里的,如今只要你和程青过得好,我就高兴了,想当初,那阿秀还挑剔程青……”

方氏想说当初阿秀没眼光,还嫌弃程青没眼光,不肯嫁给他,罗天都便咳了一声,打断了她:“娘,咱们在这里过得高高兴兴的,还提以前那些事做什么?你不说我都忘了,程青哥肯定也忘了。”她是真把阿秀忘在脑后了,若不是方氏今天突然提起来,她根本想不起来当初家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方氏大约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有些讪讪地,看向兰一脸疑惑,其他的几个媳妇也是一脸茫然的表情,忙道:“就是,咱们现在越过越好,我还老是翻那些老黄历做什么,真是没出息。来、来、来,大家都吃菜啊,多吃点。”说完,仿佛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似的,给向兰舀了大大的一碗鱼汤,道,“这是小都做的,闻着一点儿腥味也没有,味道很鲜,你尝尝看。”

向兰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并没有多说什么,依着方氏的话喝了一勺汤,笑眯眯地道:“小娘子的手艺自然是好的。”

有肉有鱼有鲜汤,这顿饭吃得很是尽兴,就是罗天都自己都多添了一碗饭,吃得后来有些撑了,在院子里来回散步消食,小孩儿们吃完了各自洗漱了出去溜弯儿,只有罗白宿他们那一桌还在外头的厅里吃着,并没有散。

“小娘子,夫人今天提前的那阿秀,她是什么人啊?”阿秀的事罗家从没人提起过,程青也没有跟向兰说起,向兰并不知道,可是今天席上方氏那么说,分明就是阿秀跟程青有什么,向兰倒不是不相信程青,只是心下好奇,想打听个明白罢了。

罗天都想了想,觉得这也没什么,便将当初罗白宿上京念书,阿秀自荐枕席,最后齐氏做媒,想将她许配给程青,结果阿秀嫌弃程青的事源源本本说了一遍,末了还道:“向兰姐,这事我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程青哥跟阿秀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你也别往心里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