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边境困扰,初绽锋芒
每到冬天,防御蛮子的骚扰,就成了大楚最关键、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大楚虽弱,可也是看和谁相比。
和北梁、和大虞相比,的确是弱了一些。可要是和蜈、勾这两个部落相比,那还是要强出不少的。
但…
有些事,不是按强弱来算的。
大楚的重心,肯定要落在防备大虞、北梁上,能够用来镇压西方的军队就少了许多。
最关键的…
蜈、勾这两个部落,他们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从西北方向偷袭、明天从西南,他们藏在暗处,且占据着主动。
而大楚在明处。
那总不能说,一到冬天,就劝边境的百姓离开,等到春天的时候再回来——这一来一回的开销可不会小。
对农耕文明来说,人在地在,若是丢弃土地,那就等同放弃这一片国土。
主动丢弃国土的事,再昏庸的君主都干不出来。
苏瑾皱起眉头。
自己刚刚接手朝会的事,竟然就遇到这种难题?
“先帝在时,是如何做的?”苏瑾思考了一会,开口询问,他打算吸取一下先辈的经验。
张金石简单说道:“无非就是加强边防,左右多用心巡逻,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说起这个,他也有些唏嘘。
三国之中,还受边防困扰的,大概就只有大楚一个了。
大虞近海,只需用心防备大楚、北梁就好,没有蛮人骚扰的困扰。
至于北梁…
他们虽然也有蛮人骚扰的困扰,甚至于他们面对的骚扰比大楚还要更加严重,但…北梁国力也强啊。
将多、兵多、粮食多。
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出兵,去主动解决这个问题。
李善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今年还不同往年。”
三个人的脸色都很沉重。
苏瑾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李善为接着说了下去:“这蜈、勾二部,见先帝驾崩,便起了觊觎的心思,前些日子送来了使者,说是要我大楚朝贡他们二部。”
“粮二十万石,绢布十万匹。”
苏瑾向后仰了仰脑袋:“他们还真是狮子大开口的。”
大楚在籍一百万人,算上那些散户、流民,撑死是二百万人,人口如此之少,那…粮食产量自然不会太高。
苏瑾也看了统计。
大楚今年田赋收粮不过才三十二万贯,大楚的田赋,是四六征税,也就是说一亩地的产量要拿走五分之二。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
大楚今年全国的粮食产量,也不过才八十万石。
他们开口就要拿走四分之一……
哦,不对,还不是四分之一。
他们一个部落要二十万石粮食,两个加在一起就是四十万石,大口一开,就要拿走大楚一年一半的粮食产量。
更不要说十万匹绢布。
“他们怎么有底气说出来这种话的,大楚只是分不开神去对付他们!”郑安咬着牙,放着狠话,“区区蛮人!”
张金石和苏瑾没这般恨意,他们俩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满满的担忧、不解,乃至张金石眼里甚至还带了一丝惊恐。
是的…惊恐。
大楚虽是先帝心血,可…先帝并非是一个率兵出征的将领,他甚至不是很擅长战争,年轻时先帝曾有指挥过几场战争,无一例外,结局都是失败的。
蛮人少识诗书。
他们可能都不一定知道先帝,他们更熟知的应该是张金石、应该是左光斗将军,应该是驻守边疆的那些将士们。
他们不死,蜈、勾两部没占上风,他们敢生出这么大的底气?
不正常,这很不正常。
“除了岁币,还说了别的什么东西?”苏瑾开口询问。
李善为摇了摇头:“倒是没别的什么了,只是那两部使者态度嚣张的很,说现在若是不答应,等回头求过来,价格就不会这么低廉了。”
说到这,他顿住。
接着脸色也沉了下来。
方才还咬牙切齿的郑安,脸色也是如阴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