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战略顾问!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轻柔地洒落在中科院那庄重而稍显陈旧的大门之前。
夏知秋以“国家尖端武器研发战略顾问”的特殊身份前来中科院。
安保人员见她独自一人前来,在进行身份检查时,
因她年纪轻轻却拥有如此重要身份而心存疑虑,于是接连向上级拨打电话进行核实。
经过一番流程,直至确定这个身份确凿无误之后,才带着敬畏的目光为她放行。
夏知秋一走进中科院,便开始细细打量起四周。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与严谨的科研气息。
她被人引领至一间办公室前,门是那种老式木质门,上面的油漆已有部分剥落,露出了里面的木纹。
推开门,屋内光线略显昏暗,
一张宽大的木质办公桌置于屋子中央,屋里坐着一位中年男子,他的眼神中带着一股审视。
看到她进来,先是微微一愣,随后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欢迎,欢迎,小夏同志,你好!我是中科院院长,姓顾,名正国。
我们一直在等你,项目已经正式成立,就等你亲手启动了。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咱们能携手共进,攻克难关,为我国的尖端武器研发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夏知秋微微抬眸,眼神中带着一丝疏离,轻轻点了点头回应道:
“以后承蒙您关照,为了国家我定会全力以赴。”
场面话嘛!谁不会说似的。
虽然项目上报时并未填写她的名字,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
她主导决策,旁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干预。
甚至所有加入团队的人,都需通过她的审核才有资格进入科研项目。
所以,尽管顾正国身为院长,却没有资格调配新设立的两个项目权限,甚至还需等夏知秋前来才能正式启动项目。
顾正国此刻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面前之人。
他实在难以想象,眼前的小姑娘究竟有何能耐,竟能让组织为其设立两个项目,而且自己连调配权都没有。
“小夏同志啊,听闻你在武器研发方面颇有见地,正巧我最近对新型战斗机的气动布局优化存有一些疑惑。
你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若想提升战斗机的机动性与高速飞行稳定性,
对于机翼的前缘后掠角和展弦比的调整,应当遵循怎样的思路呢?”
说完,他面带微笑地望向夏知秋,试图从她的回答中判断其真实水平。
他虽不想以貌取人,可她实在太过年轻,若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即便项目让她负责,也难以服众。
夏知秋冷冷地看向顾正国,心中明白这是试探。
她虽对科研之事并不精通,但有资料在手。
她记得这个问题正是歼-7此次改造的具体方向!
“顾院长,关于机翼前缘后掠角和展弦比的调整并非简单遵循单一思路。
在追求机动性时,适当增大前缘后掠角可以延迟激波……”
顾正国听着夏知秋条理清晰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大半,原本还担心眼前小姑娘徒有虚名,没想到竟真有几分本事。
他站起身来,说道:“小夏同志,你果然有两下子。
走,我这就带你去见见咱们团队的成员,他们可都等你许久了。”
夏知秋微微点头,跟随顾正国走出办公室。
他们沿着略显陈旧的走廊前行,墙壁上挂着一些中科院过往科研成果的展示图片。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一间宽敞的会议室。
顾正国推开门,里面早已坐满了人。
这些科研人员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少是外调而来。
其中有航空动力学专家、材料科学家、电子工程师等等。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看到夏知秋后,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探究。
顾正国大步走上前,清了清嗓子说道:
“各位,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夏知秋同志,也是此次项目的负责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带领大家共同攻克难关,为我国的尖端武器研发开拓新的路径。
大家务必积极配合,携手共进。”
然而,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就在这凝重的氛围中,这时一位老者忽然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