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朝局
死老头,喝酒都堵不住你的嘴,李风咳嗽了一声,“诸位学子的见解都不错,我无话可说。”儒道院长眉头一扬,“个人均有各自的观点,此次湖心岛议政就是为了能广集言路,就说此次惠州征兵,玉峰认为朝廷此举首在安边,支援战场,大力赞同,蓝月学子却认为劳民伤财,不利民生,不知道李风学子又是什么意见?”
李风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下道,“玉峰公子说的对。”
旁边的玉峰公子露出了喜色。
话音一落,李风又说,“蓝月公子说的也很有道理。”
蓝月“……”
“哎!两位公子意见都很有见解,真让我为难,不过我们有陛下啊,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肯定胜我们千倍,他老人家决定的事情肯定不会错的,我们只要紧紧跟随在陛下的麾下,自然是战无不胜,区区梁国根本不是我们大魏的对手。”
李风说着说着,激动的站了起来,朝着皇宫方向遥遥躬身,“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湖心岛诸位大佬不情不愿的跟着李风拱手。
“此人简直厚颜无耻至极,隔着十几里就在拍陛下马屁。”
“没错,简直比朝中那些墙头草还会随风摆。”
“要是进朝,肯定又是一个搅稀泥的货色。”
小书院院长中爆出了小声的议论。
学子们目光古怪。
他们没有出仕,是读书人身份,什么是读书人,锵锵铁骨,君王无德亦敢拼死谏之。
此时只是在湖心岛评击朝政,不是在金銮殿上直对君王,正常读书人都该表现出不屈风骨才对。
可是这位李风学子隔着好几条街就跪舔,德行简直颠覆他们想象。
外面声音不大,但是胜在人多,这窃窃私语传进来,聋子也能听到那些鄙视的声音,一般人早就羞愧难当,李风却是一脸施然,端着美酒坐下,跟没事人一样。
儒道院长沉默半天,脸上肌肉抽搐不已,“李,李风学子,你到底赞同谁的?”
“我赞同陛下的啊。”李风一脸忠君舔狗,“陛下英明神武,他老人家的判断还能有错吗。”
“自然没错。”儒道院长脸色就像吃屎一样。
拍君王马屁最大的好处就是,别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跟着一起拍。
“儒道院长果然同道中人,我就知道你也是这么想的。”李风笑眯眯的说。
谁和你同道中人,儒道院长愤然甩袖坐下。
解决一位,李风松了口气。
但是,一直沉默的三公主放下杯盏,突然道,“李风学子,父皇固然英明神武,但是惠州战事现在局势并不明朗,朝廷各方意见不统一,父皇也没有下最后决心,本宫倒是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公主丫头搞什么,老子又没得罪她,李风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位漂亮的公主怎么也针对上他了。
朝廷还没有决定,就没法推到皇帝身上了。
松山老头看到了李风的为难,也是心急,他并不知道李风想要韬光养晦,以为是真答不出来。
精通诗词并不等于对朝政也在行,很多读书人高中状元,出仕也只能在翰林院当个编修,这种例子并不少。
他站起来接过了话茬,“李风估计对于各国局势还不了解,才不敢妄下评论,我松山书院的意见还是偏向修养,如此于民于国都是好事,惠州战场虽然焦灼,但也并没有多大的进展,梁国与我国实力相差巨大,不足为虑,没必要劳民伤财。”
他话没说完,儒道院长就冷笑了一声,“梁国虽是皮毛之痒,但屡次犯我大魏,岂可放过,身为读书人没有这般为国杀敌之志,谈何为臣。”
松山老头浑身颤抖,不敢反驳,心中是惧大于怒。
儒道院长级别太高,他胸有丘壑,但是与这位儒学大家辩论,还不够格。
这儒道老头简直就是后世的迂腐,占着民族大义制高点,容不得其他人反驳,说好听点是有傲骨,心有坚志,实则跟闭关锁国的愚儒差不多,李风摁不住心中岔意,直接站了起来,“儒道院长此言差矣,如果能够寻求方法避免这场战事岂不是更好?”
“……”
湖心岛爆发出一阵轻笑声。
儒道院长目光盯在李风的身上,“你是想讲和?”
他的声音里面透露着毫不掩饰的鄙视。
蓝月公子忍不住道,“梁国蛮夷之国,向来侵略成性,周边诸国都受到过他们的侵扰,西域诸国曾经与他们讲和,结果言而无信,反手偷袭,西域诸国损失惨重,跟这种国家讲和无异于与虎谋皮。”
玉峰公子也点头,“没错,梁国人乃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面对他们的挑衅,我们能做的便是敲掉他们的爪子,如此他们才会惧怕,与毒蛇相处,不能施之以善,应该是施之以狠,你狠他们便会惧怕于你,主动的与你求和。”
湖心岛院长们将赞许的目光投在了两大公子的身上,“此言乃正解。”
不是吧,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老子还怎么讲,李风刚想说话,旁边松山先生拉了拉了他的袖子,小声说道,“就顺着玉峰公子的话下台就算了,儒道主战,惠州战区总督便是儒道院长的弟子,咱们不用和他们硬顶。”
李风挣开松山院长的手,站了起来,手里端着酒杯,目光扫射四周,感受到他目光之中投射出来的戏谑意味,周围的笑声静了下来。
他虽然韬光养晦,但此时对方不该踩着他的脑袋上位,匹夫一怒尚且血溅十步,更何况他。
不就是辩论吗,老子以前辩论社的那些知识可不是白学的。
李风看向儒道院长,微笑道,“院长刚才曲解我的意思,能否听我解释呢。”
“哦?倒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见解。”
李风一口饮尽美酒,清香的芬芳顺着喉咙滑下肚子,让他思绪也清晰起来,“梁国人虎狼之性,既然在座的大家都知道,那周围列国也同样也清楚吧?”
“这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