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 悬疑王者那多:罪案系列作品集 - 那多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这儿是上海市区地图上西南角的边缘,地铁一号线在这里已经到了尽头。

韩裳走出地铁,过了检票口,看见车站里开着一家麦当劳。她还没吃晚饭,站在灯火通明的快餐店前,立刻感到饿了。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近半小时,韩裳推门进去,叫了一份鳕鱼汉堡套餐。

刚才坐地铁的时候,她一直在回想这六天来发生的事。

只是六天而已。从那个在达利画展晕倒的上午到现在,她被卷入这场诅咒事件还不满一周。在这段日子里她一步步沦陷,从旁观者到如今直接参与,这场神秘事件动摇了她的信仰、她的世界观甚至她人生的某些轨迹。

现在,原本的神秘现象开始变得像谋杀案。傍晚,当自己说出那些分析之后,费城似乎得到了解脱。可讽刺的是,最初坚决否定神秘主义的自己,却因为这次事件改变了看法。即便证实费克群和夏绮文的死和诅咒无关,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的心底里,依然存在着超然于科学和理性之外的神秘。

把最后一根薯条送进嘴里,韩裳起身离开。地铁站外并没有等候着的空出租车,倒有几辆摩托在招觅生意。

“小姐去哪里?上我的车吧。”一个戴着头盔的骑士主动上来问韩裳。

韩裳说了地方。

“五块钱。”他把头盔递给韩裳。

韩裳接过头盔,坐上摩托后座。她看看内层黑乎乎的头盔,皱起了眉,这家伙肯定从来不清洗这顶头盔。她把头盔放在头上,没有全都套进去,用手按在顶上,让头盔不至于掉下来。

摩托车发动了,无视地铁站前的红灯,轰着油门冲过十字路口。扑面而来的风吹得露在头盔外的头发向后飘成一条直线。韩裳缩了缩脖子,转眼之间,摩托车又穿过了第二个红灯,她开始后悔了。

摩托车在下一个路口拐进了一条小道,整条路上没有车,也几乎没有人。只有那名骑士载着她,“突突突”向前开。

韩裳有些不妙的预感,她大声问骑士:“还有多远?”

骑士的回答从头盔里含混地透出来,呼啸的风声中听不明白。

车又拐进了另一条路,在韩裳的不安感越发重的时候,停在了一个居民区前。

“几号?”骑士问。

“16号。”

摩托车开进小区,转了几个弯,在一幢楼前停住。

韩裳付了五块钱,看着摩托一溜烟离去,自嘲地一笑。

她要拜访的是一位外语学院通晓希伯来语的教授,门开了,教授把她迎进去。

“袁老师,谢谢你愿意帮我这个忙。”

“哪儿的话,这算得了什么。你怎么过来的,坐地铁?”

“是啊,地铁下来叫了辆摩托车。不过他开得太猛了,都不看红绿灯。”韩裳说起来还有些后怕,摩托车本来就是“肉包铁”,这样横冲直撞真是不要命了。

“哈,这里的摩托都这样,除非看见警察。有时候我也坐,都要事先和他说清楚,一不能闯红灯,二不能开得太快。”袁教授笑起来:“东西带来了吧,给我瞧瞧。”

韩裳从包里取出威尔顿压在箱底的簿子,递给袁教授。

袁教授接过来翻了翻,问:“我就这么一边看一边翻出来吗?”

“您把大概意思告诉我就行了,我带了录音笔。”

袁教授点头:“我先大略看一遍,心里有个数,再翻给你听。”

威尔顿在簿子上写了五页多,他的字体很大,看一遍应该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可是袁教授却看了很久,而且翻来覆去地看。他的神情越来越严肃,常常皱起眉头,仿佛看到什么令他难以理解的事情。

过了将近半小时,袁教授才重新抬起头。

“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个文学作品吗,还是里面写的是真的?”

“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至于里面写的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韩裳回答。

“写的内容……怎么说呢,很奇怪,而且写得很乱。有许多重复雷同的段落,表达意思的时候不是那么顺畅的下来,东一块西一块。有点像意识流的小说,看起来很累,许多记忆片段拼在一起,所以我才问你是不是文学作品。”

“嗯……”韩裳想起威尔顿在不久之后就发了神经病,看来他在写这份东西的时候,就已经有点不正常了。

“你的录音笔打开了吗,我现在就组织一下,翻给你听。”

“好了,您说。”

“首先,这个人说明了他为什么要写下这些东西。出于对一些威胁的恐惧,他藏起了很多财物,这个威胁他后来提到,是指日本人的迫害。他担心无法活到重新取回财物的那一天,所以,他写下这些,表示如果被另一个人得到了,”说到这里,袁教授看着韩裳笑了笑:“要是被另一个人得到了,就归她所有。可是和这本本子在一起的某件东西,他希望得到的人要慎重对待。然后他说的,就是关于这件东西的事情。”

“他提到的这件东西,你祖上传下来了吗?”袁教授问。

韩裳从口袋里取出青铜梅丹佐浮雕牌,递过去。

袁教授仔细地看着这块铜牌,嘴里“啧啧”有声。看了一会儿,他还给韩裳,说:“真是件让人震憾的艺术品,关于它,有一个很奇怪的故事。”

韩裳长长吸了口气,关于将要听到的故事,她有些期待,又有点害怕。

“这个人提到了一场实验,听起来,这是一场持续时间非常长的实验。当他在1926年加入到这场实验中的时候,这场实验已经开始十五年了。主持这场实验的人非常有名,是弗洛伊德。试验的内容,试验的内容……”

韩裳有些紧张地盯着袁教授。

“他没有说得很明白,他前后用了许多的形容,但都模糊不清。总结下来,似乎涉及到人内心深处的不可思异的力量。或者说,隐藏于潜意识里,哦不,是比潜意识更深入更核心的,通向宇宙中冥冥间的某种神秘。对不起我说得比较乱,可是他写得更混乱,我猜想他自己都未必清楚地明白那是什么。”

“没关系,您接着说吧。”实际上,韩裳有些明白,威尔顿指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在弗洛伊德晚年促使他改变对神秘主义的态度的东西。

“弗洛伊德试图通过这场实验,最终彻底证实,或者彻底否定这种神秘的力量。他选择了一些有天赋的人,以他设计的某种方式来进行这场实验。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人的内心存在着那些东西,用这种方式再加上合适的人选,就能把那些东西引导出来。他设定了一个很长的实验时间,陆续吸收他认为合适的人自愿参加。到底这个实验时间有多长,这个人没有说。”

“那么有哪些人参加实验他说了吗?”韩裳问。

“他没有过多的提及其它参与者,连人数也没说。除了一个人——茨威格。让弗洛伊德最初产生进行这场实验的念头,好象茨威格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他也提到,茨威格是第一个参加实验的人。而你手里的这件青铜浮雕作品,是进行这场实验的关键道具。”

茨威格是弗洛伊德第一个找到的有“天赋”的实验者,或许,是茨威格找到了弗洛伊德。这场实验开始于1911年,这个时候,马特考夫斯基和凯恩茨的死已经让茨威格惶恐不安。韩裳可以想象到,当茨威格向他的精神导师弗洛伊德求助,希望弗洛伊德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时,已经开始怀疑精神分析并不能解决所有神秘现象的弗洛伊德,以此为契机开始筹谋进行一场实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