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燧发枪和弓箭
“咳……杨爱卿,我大隋一名普通弓手,也可百步穿杨!”“陛下……”
杨墨说道,“微臣的意思是说,若是同等距离,咱的火枪,永远是比弓箭乃至于当今天下,任何兵器要更快的!”
“可是,你这速度快有何用?”
杨广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若是战场之上,两军对垒,敌军完全可以在百步以外,与你对射,优先击毙手持火枪的士卒,这样你就算是再快,也没有用处啊……”
“呵呵……”
听到这话,杨墨顿时微微一笑,心道,终于是问到点子上了。
“禀陛下!”
杨墨笑道,“这就要说到,咱这火枪的另一大优点了。在此之前,微臣斗胆,想请教陛下一个问题,不知我大隋之神箭手,对阵敌军披甲之士,一般可杀敌几何?”
这里,南陈和北齐早没了,隋朝的大敌只有突厥。
历史上的突厥,则是一个比汉初匈奴更为强盛,也更为凶残的游牧民族。
他们可不像电视剧里放的那样,是一群穿着羊皮大衣,只会拿着砍刀到处骑马跑的叫花子骑兵。
真正的突厥骑兵,那都是甲骑具装的,甚至还有着数十万成建制的披甲步兵,重甲铁骑,轻装游骑等的军事力量。
“嗯……”
杨广自然能听懂杨墨话中之意,随即不假思索的回道,“差不多能毙敌五成左右吧!若是再碰上敌军甲骑,那也只能暂且避其锋芒……”
这话说的,还算实诚。
所谓毙敌五成,不是说弓箭手干掉了五成敌军,而是指射出的弓箭,最终只能有五成的斩获。
剩下五成,要么只伤不死,要么就被盔甲盾牌挡住了,吊事没有。
不过,就这,都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以看出,此时的隋军确实是精锐之师。
“陛下说的是。”
杨墨点点头,“纵使我大隋的精锐神箭手,在战场上,也只能保证毙敌五成。甚至于,若遇上突厥甲骑,那也只能暂避锋芒……”
说到这,杨墨摇了摇头,忽然话锋一转,说道,“可是陛下,火枪就不一样了,微臣这里不客气的说,如今天下,无论突厥还是我大隋,没有一件盔甲可以抵挡它的威力。
且,这火枪的操作,也比弓箭更为简单,一名寻常士卒,若要成为合格的弓箭手,起码也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还要有充足的肉食。
而这些,火枪通通不需要。哪怕是再笨的家伙,随便练个一两月,就可基本掌握如何使用火枪。而且,也不需要那般健壮的身体!”
杨墨说的这些所谓优点,还真就是古代,燧发枪明明射程不如弓箭,却还是取代了弓箭的原因。
就因为一个威力大,还可以大量装配士兵。
而反观弓箭手,哪怕普通的,也需要长达数年的训练,而且还要身体强壮。
膂力过人,说的就是这个。
身体瘦弱,那是无法成为弓箭手的。
这一点,在晚清尤为显著。
经常会有拉不开弓的八旗兵,被迫去当火枪兵。
就因为这玩意儿学着简单,随便拉练个几天,就可以去战场当炮灰了,也不需要身体强壮。
只要你能拿的动枪,扣的动扳机。
至于准头什么的……说实话,弓箭手密集射箭的准头,跟火枪手那是一样的,都是看天意。
“嗯……”
经杨墨这么一说,杨广还真开始了着重思考。
若真像这小子说的那样,那这火枪简直就是神器了。
两个快(射速和训练),外加一个威力大,足以掩盖其射程不足的缺点。
“而且,陛下,不知我军将士,是否都有着甲?”
杨墨见此,再次一笑,随即问道。
“嗯?自然是着甲的,怎么?”
杨广听罢,微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这小子问得什么问题?
上战场不着甲,那不等于送死吗?
“哦,那就好……”
杨墨笑道,“陛下,我们不是发现了一处新铁矿吗?只需大量冶炼新式钢铁,再给我大隋的将士们列装。
那我大隋的军士,不就可以不惧突厥弓手了吗?而我军的火枪,则能轻易射穿敌军的铠甲和盾牌。如此,我们今后何须忧虑突厥?”
嘶!
听到这话,杨广心中顿时仿佛茅塞顿开一样。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