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早就不流行殉国了
两日后。“陛下,邳国公苏威,于殿外求见!”
“宣!”
“诺,宣邳国公苏威觐见!”
御案前,杨广如同往常一般,批阅着政事堂呈递上来的奏章。
片刻之后,苏威快步进殿。
“微臣苏威,拜见陛下!”
“嗯,苏卿免礼,今日怎的有空闲,到朕这里?”
“禀陛下,微臣惭愧啊!”
苏威听罢,却是脸色一苦,就躬身说道,“微臣未能完成陛下所托之事,心中甚是惶恐,是以,今日特来向陛下请罪!”
“向朕请罪?”
杨广听后,放下手中毛笔,微微开口道,“可是与杨卿在这遴选人才一事上,发生了分歧?”
“陛下明鉴!”
苏威应了一声,没有继续讲下去。
杨广听到这回答,却是已经差不多理清楚了。
好吧!他就知道。
事实上,在安排苏威与杨素一起搭伙,负责遴选关陇人才后的第二天,杨广就后悔了。
不对……不能说是后悔。
只能说,这个安排确实是有些不妥当。
杨广开始的想法,是借着苏威,来牵制杨素。
好不让杨素太过于乱来。
只不过,他当时却忘记了一件事。
那就是苏威这个人,本身的能力还有性格特点。
在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作为父亲的杨坚,也曾对其言传身教过。
对了,在很多野史里,都造谣说杨广与杨坚关系恶劣。
甚至还普遍都说,是杨广杀死的杨坚。
还堂而皇之的编了一个杀人动机,那就是与父亲的妃子通奸。
可实际上,关于这些,史书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记载。
且,历史上的杨广,为了夺得太子之位,一直以来,都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好儿子。
这在古代皇位争夺中,其实屡见不鲜。
直到杨坚病逝前,杨广的“好儿子”人设都没有暴露。
试问,如此的情况下,杨坚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与自己的“好儿子”势同水火吗?
再者,仁寿四年,杨坚基本已经病入膏肓,甚至最后出巡前,宫中御医都劝过这位老皇帝,不能出去乱跑,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结果杨坚还是坚持出巡,果然回来就不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稳坐太子之位,又跟父亲关系和睦,且朝中几个实权大臣都挺他。
那杨广到底是有多猴急,几天都等不了,就急着杀父篡位,而且还搞得人尽皆知?
这不等于伤敌一千,自损一千八吗?
最后,说杨广与父亲妃子通奸的。
其实,在隋唐那会儿,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当然,说的不是通奸,而是父死子继的传统。
隋朝源于北周,即鲜卑政权。
在鲜卑文化里,就是这样父死子继。
哪怕隋唐恢复汉冠,但这个传统还是保留下来的。
杨广就算什么都不做,等杨坚几天后病逝,到时候皇位是他的,那位野史里与他通奸的妃子,也是他的。
且史书里也不会骂他,甚至题都不会提,就像李渊收了他的妃子一样,提都不带提的。
因为没必要,大家都这么干。
当然,是非曲直,还是留待后人自己评说,亦或者,有新的史料发掘……
言归正传,杨广记得,他的父亲,曾经有与他提起过,这些朝中大臣们的能力,还有性格特点。
以此,来教导他该如何去用人。
而苏威,在杨坚的评价里,就是能力不错,可为重臣,但却为人刚直,不喜说谎,且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洁癖。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人说话比较直,很容易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