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闪光
第三十六章闪光
◎反正就是……可以给我打电话。◎
给《魔灯》再写了一张卡片后,祝语真每天都去图书馆偷偷观察,这本书谁会拿到。隔了十多天,《魔灯》里多了对方的回复。
[请你不要找我]
下面用印刷体写了一行诗。
“我没有鳃,不能到海上去。”
祝语真好沮丧,一腔早恋的激情被当头浇灭,不再试图找到对方是谁。
她更不想让对方有意躲她,或者因为她找他而主动断联。
他们继续保持这种奇妙的笔友联系。
祝语真向他倾诉,负能量正能量,都会分享。
对方最开始只分享他的电影观后感。
祝语真问:为什么看这么多电影?
他第一次说了他的现实生活。
[现实太灰暗了,电影可以布光]
后来他也开始渐渐敞开心扉,告诉祝语真他的生活。
祝语真慢慢勾勒出一个清瘦孤独的男生形象。只是模糊一个轮廓,他说得很少,祝语真始终没有能够走近他,只是敏[gǎn]地察觉出,他情绪似乎有些压抑孤独,一种宁静中的暴烈。
她默默担心,于是聊天时会经常跟他分享些开心的事情。
后来发生了一系列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联系,一直到高考结束。
她在书里留下了最后一张卡片,说:
[我想认识你]
[我的手机号码是188-xxxx-xxxx]
[如果你也想联系我,给我发短信好吗]
她在灯下咬着笔头写这张卡片。
落款本来准备写对他的称呼,她在心里偷偷称呼他为“伯格曼”。
[我的伯格曼]
又飞快用笔涂黑划掉。有点难为情。
考完了好多天回学校领毕业证时,她再回图书馆看,发现,最后那张卡片没有被带走。
也许对方和她一届,毕业了,不再回来。
没有看到她的心意。
她把卡片夹在了书页里,期盼某一天他会回来,再看见她的期待。
这成了青春期尾巴上一个黑白色的不完整句点。
祝语真把这一段经历改写到了《少女星》里。
不算原型,只有用图书馆里的某本藏书做载体写信交流这个形式是一样的,其他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但想象着演员演着两个人的独角戏时,她还是不可自抑地有些恍惚。
有点遗憾,最终还是没能知道那个让她在台灯下初次心动的人究竟是谁。
-
会开到一半,会议室外忽然一阵喧哗。
有急速奔跑过来的脚步声,随后一个工作人员一把拉开会议室的门,探头进来跟林导说:“……林导,时老师来了。”
林导立刻站起来。
一会议室的其他人也都立刻扭头,朝门口看。
林导暂停了会议共享屏幕,急匆匆迎出门。
祝语真乖乖坐在原地,等了两分钟,扭头看到林导引着时聿飞进门。
和第一次在这间会议室见面一样,时聿飞依然是一个一个点头打招呼。
转到祝语真时,他如常礼貌微笑,伸出手来:“编剧老师你好。”
祝语真站起来,慢慢伸手,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时老师您好。”
他轻轻握了一下她的手掌,礼貌一触即分,似乎他们其实并不熟悉。
祝语真低下头,撩了撩头发,把长发散下来挡住通红的耳根。
时聿飞说:“我听说今天开第一次剧本讨论会,所以来旁听一下,只是旁听,各位继续讨论。”
于是继续。
把后面縞潮的大情节聊完,整个剧本的结构就聊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