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赞张悌
第212章赞张悌杜预巴山见大旗
江东张悌死忠时
已拚王气南中尽
不忍偷生负所知
注解
本诗写亡国在即,张悌死战不降。
杜预: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杜预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灭吴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巴山: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同时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张悌:张悌(236-280年),字巨先。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时为屯骑校尉。孙皓时累官至丞相。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三万渡江接战,与晋军交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
南中:南中在历史上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三国时期,南中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次擒拿孟获。南中地区生活着以彝族为主的众多民族
白话译文
杜预领兵攻打东吴的时候,就是张悌为国捐躯的时候。张悌宁可拼个鱼死网破,也不愿意苟且偷生
吴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