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杨士祈不行,他的命需要留着 -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 双瞳烟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零八章杨士祈不行,他的命需要留着

第二百零八章杨士祈不行,他的命需要留着

阮问颖不乐意了:“我去见陛下之前你说我胆子小,现在又说我胆子大,你到底想怎么样?”“不怎么样,只是觉得有点出乎意料而已。”杨世醒搁下笔,朝她招招手,示意她坐到身旁。

“你看,我刚临的字。”他伸手轻拂过案上的字帖,“瞧着可有几分张金风骨?”

阮问颖原本没想瞧他的字,觉得她在紫宸殿里万般小心地面对陛下,他却在这里优哉游哉地临着字,实在令人不快,但眼风还是在无意间扫了一扫,登时讶然笑了:“你学我的字做什么?”

“我没学你的字。”杨世醒道,“只不过你我二人临的都是张金帖,所以字迹才有些相像。”

阮问颖才不信他这说辞,以往他最喜欢的明明是吕文公的书法,很少练张金体,这会儿忽然练起了这个,不用想都知道里头有猫腻。

她轻轻哼了一声,说了一句“无事献殷勤”,便细细打量起来,在挑了几处刺后得出结论:“你这字比起我写的差远了,还需多多勤练。”

杨世醒不置可否,收起摹帖,重新展开一张宣纸,换了一支紫毫,用惯常的清正楷体写下一个开头。

这回不是临字了,是在做文章。陛下回京之后,他不需要再监国理事,重新当回了学生,连带着阮问颖也再度旁听,得了一份功课。

不知是幸与不幸,徐茂渊被命在家中思过一月,不得进宫来教导杨世醒,现今担任文师的只有裴良信一人,留下的也只有一人份的功课。

然而好巧不巧的,徐元光在同一时间被免了伴读,陛下没有指新的人过来,杨世醒也没有放出话,阮问颖便被殃及池鱼,大大提高了在听讲时被点名的次数,成为了六皇子殿下的临时伴读。

此时一看杨世醒提笔撰写文章,她的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发闷,不知道她自己的文章在明日又会怎样遭到裴良信的批点。

“小徐公子的伴读一职真的被免了吗?”她询问道,“他今后还能不能再进宫来?”

“过段时间吧。”杨世醒头也不抬,稳稳当当地写着字,“等这件事的风头过了,我再把他叫回来。”

“陛下会准许吗?”

“他是我的伴读,不是陛下的伴读,自然是我想叫他回来就回来。且陛下也没有要彻底打压徐家的意思,不过是借着这桩事的由头灭一灭徐家的气焰,徐家本身还是保得住的。”

“气焰……?除了徐妙清,徐家还惹什么事了吗?”

“没惹什么事,只不过自从张、楚两家接连落败,顾家也显出颓势以后,徐家一枝独大,有些飘纵罢了。”杨世醒淡淡道,“这也是徐茂渊管束族人不力的后果,陛下是在敲打他。”

阮问颖听得心头愈发憋闷,忧愁道:“那照你这么说,下一个岂不是轮到我们家了?”

他笔尖一顿,偏过头看她一眼,一笑:“没事,你们家虽为武将之首,但远远不及徐家叶茂根深,又有你母亲和皇后保驾护航,陛下且不会动,我也不会动。”

最后一句话听得她心跳有些加快,心想,对于徐家的处置上面,莫非也有他的手笔?毕竟这两天陛下没少招他密谈。

不过很快她就把注意力移到了他的前一句话上,故作不快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说我们家没有徐家争气,成材的人没几个吗?”

“嗯,确实是没几个。”杨世醒漫不经心地应下,继续书写,“徐家便是旁支出了三代,家里也有人考上功名,你们家除了你爹娘和你叔父还有你的几位兄嫂,可有什么数得上名号的人吗?”

阮问颖替家里人分辩:“这怎么能相提并论?考取功名只要自己一个人就能行,上阵杀敌却需要手底下数千乃至数万人的配合,你当一个将军是那么好出的?”

“再说了,我们家族里的旁支只是没出将军而已,校尉骑尉可不少,也有当文官的,你不要因为没听过就觉得不存在。”

杨世醒停下笔,抬眉扬笑看她:“所以呢?你想表达什么?你们家和徐家一样叶茂根深,需要陛下替你们剪除一二?”

阮问颖佯装羞恼,抿嘴笑着推搡他:“我不同你说话了,你自去写你的文章吧。”

“我这不是正在写吗?”

“你明明已经停下来了。”

“那是因为你闹得我集中不了精神,当然写不下去。”

“那你同我说什么话?”

“我想同你说话不行吗?”

二人一番说笑,最终以杨世醒再度执笔做文章为结束。阮问颖拿了一卷书籍,在旁边安静地看着,陪伴着他。

不过她虽是目光放在书上,心思却不在这里头,回想着陛下在紫宸殿说的那些话,不断地反复琢磨。

就这样一炷香过去,杨世醒写好了文章,她也整理好了思绪,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你觉得,陛下问我的那些话……可有什么深意?”

“什么话?”他道,目光没有离开书案上的文章,好似对这询问浑不在意。

阮问颖道:“就是他问我心里对你有没有怨那些话。你觉得……他是不是想到了皇后?”

皇后于子嗣上艰难,在嫁给陛下后不仅久久没有喜信,还让陛下空置后宫,多年无子。好不容易开枝散叶了,陛下又在册封太子一事上举棋不定,这中间不知经过了多少事,皇后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看别的,就看如今太后对皇后的态度,以及真定大长公主的偷梁换柱之计,就能想见当时的境况如何。

在那样的情况之下,皇后会不会对陛下心生埋怨?觉得这一切都是陛下带给她的折磨?后悔嫁给了陛下?

陛下又是否察觉到了这一点,才对她有此一问,以免她将来同皇后一样生怨,让杨世醒也步上他的后尘?

杨世醒盯着文章,发出一声慵懒的轻笑:“谁知道呢?或许吧。”

“又或者,他是因为你之前大胆的问话,才有这番疑虑。毕竟就你的转述而言,你当时表现得对杨士祈的处置很不满,说不定在他看来,你就是在埋怨我。”

“为什么我对太子的处置不满,就是在埋怨你?”阮问颖感到无法理解,“处置太子的人是陛下,我就算要埋怨,也应该埋怨陛下,为什么要埋怨你?”

“你想让陛下询问你埋不埋怨他?”

“……”她一时失语,想象了一下这话的场面,当即道,“所以陛下还是觉得皇后对他生了怨,要不然他不会无缘无故地这么问我。”

杨世醒无甚兴致地应了一声:“就当他是你说的这样吧。这个消息对我也没什么用。皇后若是与他和和美美,哪里会闹出信王和我的这些事来,终究是意难平罢了。”

这话阮问颖更加不知道该怎么接了,在私底下谈论长辈、尤其还是这样一位特殊长辈的特殊事,总让她觉得怪怪的。

她转移话题:“你之前说,陛下对太子的这番处置是在将欲取之前的必先予之。我那时不相信,觉得陛下不会做这种麻烦事。”

“太子没有母族妻族的势力,也不像杨士范有贞妃、不,张氏给他求情,陛下若真的不想放过他,何须绕这么多弯?所以我一直担心陛下是不是在怀疑你,在以此进行试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