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知道该怎么做吧?
听到杜禹的询问,那位老头转了转脸,不敢与杜禹对视,也没有答话。内心却很明白,杜禹这话是真的。
他出生于世家,但因为没什么本事,加上是旁支子弟,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世家的资源。
世家有底蕴不假。
有粮食,有钱不假。
可那都跟他们无关,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过与普通百姓一样,吃糠咽菜,耕地种田。
临老了被家族想起并且接到了长安,本以为能过几天好日子,却没想到不仅好日子没有,反而是受罪来了。
天天吃不饱不说,还得在外面经受风吹日晒。
如今都已经快十一月了。
时不时的会下一场雪,要不就是雨水和雪一起下。
西北风刮起来呼呼的,冷得不像样。
他们上了年纪的人身体本来就不好,如今又遭这种罪,再这样下去,他们这群人只怕一场大雪下来,都活不成。
没得到答案,杜禹也不恼,而是继续说道:“你们都一把年纪了,没享受到家族资源不说,还来这里遭罪,这又是何必呢?”
没有人说话。
杜禹知道他说到他们心里去了,作为大夫,心理学自然也是有所涉及的,即便不精通,对付一帮老头老太太还是绰绰有余。
“我知道你们来这里闹事,家族肯定给了你们好处,可这些好处你们能得到吗?”
“千万别告诉我,他们答应要惠及你们的子孙,给你们子孙资源,让他们做官啥的,这些都不现实,他们只不过给你们画了一个大饼而已。”
“一旦你们失去了最后的价值,他们应该看都不会看你们一眼,至于你们的子孙后代要么被灭口,要么会像你们这一生一样,庸庸碌碌,没有希望。”
杜禹坐在台阶上,就像是跟他们拉家常一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听完杜禹的那些话,有很多人开始沉思起来。
和那个被杜禹问话的老头一样,他们也没有享受到家族的资源,至于他们的子孙后代,家族真的会像承诺的那样,照顾他们吗?
其实他们的内心很明白,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他们这些旁支子弟说白了除了占着世家的名声,其实什么都不是。
“你们也去杜府了,想必也知道这段时间我都在府内没有出门,你们知道这是为啥吗?”
说完,杜禹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书,扬了扬说道:“因为我在印刷书籍。”
“书籍?”
看到杜禹手中的书,老弱病残们黯淡无光的眼睛亮了亮。
那可是书啊。
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孙子都没有机会读书。
只能看着家族的嫡系子弟读书,而心生羡慕。
杜禹点头,“对,就是书,我掌握着一种很厉害的印刷术,有多厉害呢?这么说吧,短短一个多月,我印刷了十几万册。”
“十几万册!这么多?”
有人失声叫了起来。
“当然,以后会更多,明日我就会将这些书籍投放到长安城内,价格便宜,人人可买,并且照着这种速度,最迟一年,整个大唐都会有很多书籍。”
“到时候书籍不再被世家掌控,大唐有了便宜的书和纸张,读书人也会增多,这就意味着有更多人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鱼跃龙门,这不再是想象。”
“到时候你们的子子孙孙也会有机会,你们想想是家族的机会大,还是我这边的机会大?”
人群里。
有人心动。
有人犹豫。
有人嗤之以鼻。
“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你说的书当真有那么多?万一骗我们呢?”
杜禹笑了。
“你们拦在医馆门口属于闹事,闹事是要被抓起来关进刑部大牢的,本公怜悯你们,才没有让长安府的人来抓你们,但是本公有必要跟你们说假话吗?”
“倘若本公不是大夫,你们的生死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可你们的亲人呢?你们对他们来说也不重要吗?”
“也许在你们看来,你们是在为他们博出路,实际上却只是在做无畏的牺牲而已,信不信由你们。”
“我就给你们一次机会,要么离开,要么等着被抓去刑部大牢,你们并非世家的嫡系,一旦进去这辈子都别想出来。”
杜禹说完,起身就进入了医馆,刚刚他说了那么多需要给时间让他们好好消化消化。
按道理来说,他们的确是需要被关进刑部大牢,杜禹之所以没这么做,可怜这些人是一方面,同时也是为了钓鱼。
他们是世家拿来对付他的鱼饵,同时也是他掌握世家罪证的工具。
没错,今天他就是故意跟他们接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