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一个故事多少钱
第253章一个故事多少钱
木音欢听罢,好奇的问道:“这个杨大人是谁?”乔以墨说道:“这个杨大人是个寒门子弟,三年前的状元,被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抢去作了女婿。
这杨大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颇受父皇的赏识,后来入了御史台,更是勤勤恳恳,颇有当年汉释之的做风。”
木音欢奇道:“听你这么说,他好像是个好官嘞。”
乔以墨轻轻一笑:“是呀,满朝的文武,除了那些被杨大人咬住不放的人,恐怕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个好官。其实我直到现在还不能确信,这件事是否与他有关。”
木音欢点点头,问道:“这杨大人的家乡离京城远吗?”
乔以墨摇摇头:“不远,就在京城三十里外的一个镇上,怎么了?”
“也没什么。既然他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好官,那么我想不妨去他的家乡看看,了解一下他的为人。进了京,便换了一个环境,当然什么事情都能掩饰,但是未进京之前,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就只能去他生长过的地方去了解了。”
乔以墨觉得有理:“那我和你一起去。”
木音欢摆摆手:“殿下,认识你的人如此多,你若是和我一起去,那些人很快就能发现异常,若真的和杨大人有关,说不定还会派人去捣乱,你还是别去了。”
乔以墨不放心的看着她:“你,会老老实实的回来的吧?”
木音欢笑了笑,给乔以墨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好啦,我一定会回来的,若是真的有问题的话,我可不想让坏人逍遥法外,殿下请放心吧。”
乔以墨听罢,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
木音欢和钟艾坐着马车来到了杨大人的家乡,杨店。这里有着一片大湖,湖上的荷叶一眼望不到边际。
那粉红色的荷花,肆意绽放着,一朵朵交相呼应。
木音欢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闭着眼睛徐徐吐了出来,看着碧湖上的翠鸟飞来飞去,开心的说道:“钟艾,你看这里真漂亮。”
钟艾点着头附和着:“是呀小姐,这里真漂亮,不过小姐,我们怎么才能打听到杨大人的事情呢?”
木音欢想了想,便和钟艾一起到了杨店的镇上。
二人找一间客栈住下之后,她让钟艾到绣庄上做了一面旗子,在旗子上用毛笔写着:收民间故事,一个故事三枚大钱,赠送茶水。
写好了之后,木音欢说道:“走走,我们去找个茶馆的门口摆摊去。”
她说完,便带着钟艾一起到了茶馆的门口。
木音欢找掌柜的借了一副桌椅,在茶馆门口摆个摊,凡是送出去的茶水由她付钱。
掌柜想想这件事对他来说,也算是有利无害,便答应了下来。
钟艾挠挠头,说道:“小姐,这样行吗?”
木音欢笑笑:“有什么不行的,说不定我能写出一本聊斋呢。”
钟艾不解的问道:“聊斋是啥。”
木音欢说道:“就是鬼故事,要不要我给你讲一个?”
钟艾马上摇摇头:“不要,我最怕听鬼故事了。”
两人正在嬉闹着,便走来了一个男子,那男子面容有些消瘦,走路微微摇摆,看起来身体不是很好。
他看了看木音欢插着的旗子,随口问道:“这位先生是要收故事?”
木音欢见到这么快就有人感兴趣,立即叫钟艾端过去一张凳子,殷勤的招呼道:“对对,这位小哥,贵姓?”
那人似乎十分的高兴,连连点头:“鄙人姓杨,我这就给先生讲一个.”
他喝了一口钟艾递过来的茶水,接着说道:“话说,在离这里不远的黑风山下,有着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个汉子姓吕,村民们都叫他吕二郎。
这吕二郎的哥哥成了亲,二郎不想拖累大哥,便在村外的一快荒地上打了个窝棚,一个人住下。
吕二郎勤恳,在荒地上种起了西瓜,辛苦劳作了几年,那窝棚也成了三间瓦房。
这邻村有对老夫妇,老年得一女,唤做晴娘。
那对老夫妇,自知他们是不能陪着这个女儿长大了,等晴娘到了婚配的年龄,便张罗着给晴娘许个人家。
老夫妇不求女儿嫁的大富大贵,只要这个女婿忠厚勤恳,女儿过得好就是,也真巧相中了吕二郎。
老夫妇和晴娘商量过后,见女儿同意,便请了媒婆,撮合着两人成了亲。
成亲之后,这对小夫妻倒是如胶似漆,侍奉老人,男耕女织,过得惬意。没有多久,两位老人大限已至,看着女儿过得幸福,便先后含笑而终。
谁知道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黑风山起了匪患,那山匪下山劫掠的时候,看到了晴娘,起了淫心,把晴娘抢上山去。
吕二郎虽然自知不敌山匪,还是拿了西瓜刀,赶上黑风山。
只是,那时的黑风山上,山匪们已经掠了晴娘,欲行不轨,晴娘愤怒之下,发下毒愿,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整个山寨的覆灭,然后把头撞在了山壁之上,血溅当场。
说来也是奇怪,就在晴娘倒地的那一瞬间,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数十道惊雷瞬间把山寨劈了个干净。
当吕二郎赶到的时候,看到山上的山匪一个个都被烧成了木炭,惟独晴娘的尸骨完好无损的躺在地上。
吕二郎悲痛欲绝,背着去晴娘的尸体下了山,把晴娘埋在了屋后,一病不起。
就这样,到了第三天,躺在床上吕二郎感到有人在给他喂水,他睁开了眼睛,却发现晴娘正坐在床上,给他喂水。
吕二郎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但还是不由的伸手去摸晴娘,谁知道却摸到了一双真真实实的手。
原来,晴娘死后,地府阎君被两人的至诚所感动,便放了晴娘回到阳间。只是晴娘的肉身已坏,她只能在夜间和吕二郎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