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不省心的亲戚
第245章不省心的亲戚
乔以墨顿时没了好脸色。他心中暗道,汤显呀汤显,你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定又是你自己惹出了祸事,老找我帮你摆平。
思及此,乔以墨不禁冷脸说道:“你贪赃枉法还有理了不是?我听说表姨夫每月给你银子,都要赶上四品京官的俸禄了,你怎么还贪墨钱财?”
汤显支支吾吾的说道:“那点钱,还不够我喝花酒的。”
乔以墨听了就来气:“这件事我帮不了你,你明日里还是回去好好听候朝廷发落吧。想来父皇念在母妃的份上,至多就是革职罢了。若是那样的话也好,你就乖乖的回家做你的大少爷,也省得祸害百姓。”
汤显听了,立马不愿意了,生气的说道:“表哥,我可是你的表弟呀,你是皇子就要六亲不认了吗?当年,表姨临终前,可是托付你……”
乔以墨马上打断了他的话:“你可别瞎说,母妃临终前可没有托付我照顾你。是你自己不争气,从来没有什么政绩不说,小错倒是不断。父皇也是念在你是母妃的表亲,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自己不争气怨谁?”
汤显听罢,气恼的站了起来:“表哥,你倒是说的好听,现如今哪个皇亲做的官不比我大,油水捞得不比我多?我现在才不过是一个七品县令,我有个做皇子的表哥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你就别在这里假惺惺了,我看你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我走了便是。”
说着他站起来便大袖一甩,离开了。
木音欢看看就要消失在大门口的背影,对着乔以墨说道:“要不要叫钟艾去拦一下?”
乔以墨瞥了一眼说道:“难得他这么有骨气一回,我当然要成全他,不用管他。”
木音欢点点头又问道:“这人是谁?我怎么没有听你提起过?”
乔以墨解释道:“他是我母妃表妹的儿子。母妃和这位表姨从小关系不错,母妃在世的时候,表姨想办法和母妃见了一面,求母妃给她儿子谋个前程。”
“母妃推脱不开,又念在小时候的情分,便求了父皇,赏了他一个县令。本想着若有真材实料,就再提拔提拔,却不想是个草包一个。后来也就不管他了。”
木音欢道:“我们婚宴的时候,他应该没有来吧?”
乔以墨笑了笑:“他倒是想来。我外祖母想要见母妃都要等半年一次,这皇家的婚典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他当时就没有在宴请的名单上。”
木音欢听罢,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这边的汤显眼看着乔以墨不帮他,只得自怨自艾进了酒馆。
他要了一壶酒,倒了几杯,正打算喝,却听到有人在他身边说道:“这位公子,我家小姐请你过去小酌一杯,不知公子可有雅兴?”
汤显听了,转过头就看到一个小丫鬟。
他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自己:“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那小丫鬟点点头:“我家小姐就在楼上,敬候公子,公子何不上去一叙?”
汤显也是好奇,便和那丫鬟一起上了楼。
进了雅间,就看到一个女子坐在主位上,柳叶眉下一双似有秋水的眼睛看着汤显说道:“公子请坐吧。”
直到此刻,汤显还有些云里雾里,没有弄清楚状况。
他坐了下来,疑惑的问道:“这位小姐,我们认识?”
那女子微微一笑:“相逢何必曾相识,我见公子愁眉不展,所以想邀公子上来喝一杯,为公子消愁,公子不会是怕我这酒里有毒吧?”
汤显把小丫鬟倒的酒一饮而尽,感慨的说道:“我怕什么?现如今我汤显是虎落平阳,有什么怕的?对了,还没请教小姐芳名?”
那女子说道:“小女姓葛,名松儿。”
汤显听了念叨着:“葛松儿,这名字真好听,就像小姐一样美貌动人。”
葛松儿用手帕挡着嘴巴笑了笑:“公子谬赞了,要是公子不嫌弃的话,直接叫我松儿就是了。”
汤显听罢葛松儿的一席话,顿时热泪盈眶,抽泣起来。
葛松儿倒是有些莫名的看看他:“汤公子,可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汤显一边摆手一边说道:“松儿姐,你不要误会,我是感动的。你是不知道,自从我进了京城之后,就没有人对像松儿姐对我这么好过。”
葛松儿顿时松了一口气,便柔声问道:“公子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汤显一边叹气,一边把他在郯城的事情和葛松儿说了。
葛松儿听了摆摆手:“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种小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公子,你明里去东顾巷等我,你这件事,我葛松儿给你了了。”
汤显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葛松儿,就看到葛松儿举起酒杯,脸上抛出了一丝轻浮的笑容:“别说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我们先喝酒。”
……
第二天,汤显有些迟疑的来到了东顾巷。
等了不大一会儿,就看到一辆马车走了过来,车门打开,就看到在车子里坐着葛松儿的丫鬟,对他笑了笑:“公子请上车吧。”
汤显狐疑的上了马车。
没过多久,马车进了一个院子,汤显在丫鬟的带领下上了楼,就看到在楼上,葛松儿正端坐着,看向楼下,只见楼下有不少人焦急的等待着。
汤显走了进来,葛松儿端起茶喝了一口,说道:“你来了?”
他在葛松儿的暗示下坐了下来,然后偷偷的向下看了看,问道:“松儿姐,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葛松儿说道:“都是和你一样,在外为官,惹了些事,现在求到我这里了。”
汤显惊讶的看着葛松儿,就看到下面走出来一个人:“诸位大人,我们这里的收费标准,你们是已经知道了。实话和你们说,也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府上都能给你们解决,但只要我们肯接手的话,就没有摆不平的。”
那些人都将信将疑的看着说话的人。
那人看他们不是很相信自己,便叫人举出一块匾额,只见匾额上的字体苍劲有力,落款盖的章正是当今皇帝的章。
这些人顿时信了几分,便一一上前去递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