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黄柏山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35?第35章

35第35章

◎期待◎

吃到甜头的海上作战队,虽被暂时按捺下了想要提前结束第一阶段训练的冲动,但是为了能够早日获得打海盗的自由权,同时也为增强自身实力,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众人都相当卖力。

魏长延和吴尚青分别派出的心腹手下,与中宫调过来的人手一起,在那座被命名为集山岛的海岛上落居,按照中宫给出的方案择址建造作坊。

为此,他们还在内陆迁了一批人过去,这些人在内陆,大半都处于赤贫状态,没钱、没地、没房,只能靠给人打零工为生的那种,其中包括一些掌握有某种技术的工匠。

如今听说有人愿意雇佣他们,给他们提供吃住,还能让他们全家一起,即便需要远离故土,他们也很乐意。

再加上岛上本就有的一些本地居民,资源颇为丰富的集山岛,就这么开始进入开发阶段。

不管是往集山岛迁移人口,还是调人去集山岛的事,都没有瞒着皇上,魏长延和吴尚青都有分别寄信给皇上说明情况。

用的是要在集山岛上修建码头和营地,将集山岛变成海上作战队的另一个驻地的名义。

皇上对此当然没有异议,有了初战告捷的收获,他不仅对此十分认同。

而且他还认为以后有必有多占些岛,作为海上作战队的驻地,同时还能给以后的出海船队提供各种补给。

并就此事专门与柳明月探讨了一番,然后两人就后续的一些规划,达成了一些共识。

对柳明月而言,居住在深宫中,遥控管理和指挥外面的人手与产业,着实很不方便。

可是眼下的现实条件就是如此,她也无可奈何。

好在这年头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对上位者的权威,怀着天然的敬畏之心,她又是个大方的东家,手下人都还算听话,做事也很认真负责。

毕竟现在谁都知道皇后手上人才济济,不好好做事,或是做了让上面不满的事,随时有人等着取代自己。

这就是竞争能带来的一些积极作用,虽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柳明月清楚,这些都是由人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而她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制定可以促进良性竞争的规则与限制,让所有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能在她的地盘上,施展那些乱七八槽的恶性竞争手段。

不过这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的查漏补缺,结合实时在变化的现实发展,进行持续完善的大工程。

受前世的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影响,柳明月可谓是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刻在骨子里,完全无法像当下的许多人般,漠视他人生命健康安全,很享受可以随意主宰他人生命前程的权利。

这样做的结果有利有弊,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柳明月却坚持,皇上将此视为她一直以来的善良,倒没提出什么异议。

承天五年的仲夏,海上作战队正式结束第一阶段的训练,开始进入第二期的实战训练。

结合他们有心打听到的消息,进入实战训练之初,海上作战队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捣毁数处海盗驻点。

消息还没传回内陆,就在海上被迅速传开,说是有一股人数多达上千的队伍,身份来历不明,最喜欢黑吃黑,接连抢的多处海盗老巢,还连人带东西一块抢。

所有被抓的海盗,被榨干他们知道的所有信息后,结合那些海盗所犯之事的轻重程度,大多都被扔到海岛或是内陆矿场做苦力。

与此同时,同陆也知道了消息,皇上每天都能接到与之相关的奏报,沿海官员以为是大安近海来了一批实力强大的海盗,可谓是如临大敌。

朝堂上的一些背后势力错综复杂的大臣们,也频频上奏,认为沿海出现的这批身份来历不明,战斗实力却很强大的人,会对大安构成威胁,要求朝廷派兵剿灭。

奏折没有得到及时批复,有那心急的大臣就在大朝会上直接提了出来,从而惹来一众附议。

还没等皇上表态,兵部尚书就义正言辞的当廷表态。

“诸位大人不必如此心急,兵部已收到沿海驻地的回馈,说是那批人不仅没有登陆扰民的迹象,遇到我大安的渔船,也从不打扰,因为他们的出现,有些海域都变得安全了不少,渔民都欢迎着呢。”

江御史大义凛然的回道,“于大人身为兵部尚书,怎能说出这般不负责任的话?正所谓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那些人现在可能只是在试探,在窥探我大安的边防实力,若放纵下去,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我们来个突袭,到时酿成惨剧,谁能负责?”

另一位大人赶紧出声支援,“江大人说得对,于大人,在这件事情上,兵部绝对不能推脱敷衍,应当立刻派出沿海驻军,给那些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安的厉害。”

“是啊,我们可不能让沿海又重返前朝末期的混乱局面,一定要及时出兵将那些人打怕,让他们不敢再对大安心存觊觎。”

面对这些人的叫嚣,于尚书只觉头大,沉着脸回道。

“我们在沿海的驻军,只擅长在陆地作战,那些人不登陆,我们如何出兵?”

江御史不假思索的回道,“用船啊,那些海盗都是乘船出没,我们的驻军当然也要乘船出击。”

听到这轻描淡写、自以为是的回答,于尚书很想给他翻个白眼。

“船呢?你们倒是让户部给我们拨款造船啊,有了足够的船,我们一定出击。”

与银子有关的,绝对是个敏感话题,江御史下意识看了眼李尚书,见其一脸漠然,仿佛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的模样,到底没敢开口,转而将目光投向最上首。

“陛下,这是与我们大安沿海无数百姓生死相关的大事啊,朝廷应当尽快派军出击,就算驻军没船,也要临时征调沿海现有的船啊。”

看着这些跳得最高的人,皇上在心中暗自思忖,可惜不知这些人分别与哪些势力有勾连,若能通过他们将其背后的海盗老巢给挖出来,他估计又能赚上好几笔。

“就沿海驻军的那些将士,不一定会泅水,他们就算有了船,又能怎样?去送死吗?海上不仅水深,风浪还大,你们让一群连船都划不好的内陆将士去海上打仗,是嫌我们大安将士死得不够快、不够多吗?”

于尚书深有同感的附和道,“陛下圣明,沿海驻军为拱卫内陆,驻守在沿海,时常要面临大风大雨的侵袭,生活十分艰辛,怎能再将他们送到海上去送死呢?”

在听到皇后的提议前,皇上也不觉得大安有训练海军的必要,认为有沿海驻军以逸待劳的镇守着,那些海盗就不足为虑。“

可是看到朝野上下因为海上突然出现的一支战队,所展现出的种种反应后,他才真正意识到朝廷拥有一支装备齐全,实力强大的海军的重要性。

大安及之前的历朝,所面对的都是些由乌合之众组成的海盗,不成气候,袭击沿海所造成的损失,朝廷还能承受也就罢了。

若是海外异邦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队渡海前来呢,那个损失,可就太大了,大安能承受得了吗?

幸有皇后为出海后的安全问题,意外考虑到了这点,要不然,他们大安就要一直面对这个巨大隐患。

皇上不打算就此公开海上作战队的真实身份来历,所以含糊其词的说道。

“关于那支队伍,朕已知道些内情,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对大安并无恶意,只会顺手帮大安沿海肃清海盗,还沿海渔民一个安全的捕鱼环境而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