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第245章
245第245章
◎自强◎
左子兴最终答应留京,接任兵部尚书一职,让柳明月深感欣慰,或者说是松了口气。
原兵部尚书钱裕论年龄,倒是尚不满六十,但其因早年征战杀场,体内留下许多暗伤,沉疴难愈,近两年身体衰败得厉害,早就上奏请辞。
却因柳明月太过重视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一直没有落实好人选,才令常处居家休养状态的钱尚书一直占着位置。
因柳明月这个皇帝不仅从不曾忌惮与打压军中武将,还大力扶持各军,不吝增加对军中的投入,大安的武将地位不说在文臣之下,但也绝不在文臣之下。
所以负责直接管理各军人马编制、军需、甲械等源调配的兵部,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比从前的历朝历代都高。
执掌兵部的这个位置,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柳明月固然愿意给出自己的信任,但同时,她必须要确保这种关键位置,必须要掌握在可信之人的手中。
左子兴有着徐氏宗族出身,按说不是什么合适的人选,毕竟她自己的身份也有些敏感,该对其有所忌惮与防备才是。
可是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左子兴的种种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他是一个不仅能力极为出众,而且人品也非常出色的人。
能在当前这个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大环境中,选择娶一位不能生育的妻子,且对妻子一心一意,愿意让妻子继续当官,与一众男子共事。
足以证明,他是位思想开明而又通透的人,让柳明月对其十分欣赏。
他身为徐氏宗亲,不仅没有答应与她那便宜儿子安王一起共谋皇位,还主动加强对安王所在的归安岛的管控,以确保安王再搞不成什么小动作。
却不曾想过要向她邀功的这一行为,所表达出的态度与立场,也足以让柳明月更高看对方一眼。
若非之前的海军更需要他,柳明月早就有将左子兴调入京中任职的想法。
如今确定海军有已彻底成长起起来了的魏长延、蒋清言等人在,后继有人,不再是非左子兴不可的状态,柳明月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决定,将其调入京中委任更为关键的职务。
得知左子兴被调入京中接任兵部尚书一职,魏长延等人都为他感到高兴。
哪怕这里面也有对方被调入京中任职后,他们也都跟着升职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为老伙计能得以升迁感到欣喜。
“子兴兄去了兵部,相当于是我们海军从此以后,在兵部也有了自己人,实在是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蒋清言接过话道,“而且这个自己人,还能执掌兵部,哈哈,陛下对我等的这份重视和信任,真是没话说!”
“是啊,虽然很舍不得大将军的离开,但是一想到大将军此去前程光明,这心里就只剩下欣喜了。”
看着桌上这些一起共事十余年的老伙计,左子兴的心情也很复杂,却还是笑着端起酒杯。
“我也舍不得离开海军,只是一想到我若继续赖在大将军的位置上不走,相当于是阻了诸位升迁之路,未免太对不起诸位兄弟了些,所以在陛下透露出要将我调入京中的想法后,犹豫了一下,就赶紧谢恩了。”
众人闻言,知道左子兴这看似是在自嘲,其实也相当于是给大家的解释,哗然大笑的同时,一起端起酒杯碰了一个。
魏长延放下空了的酒杯后,有些感慨的开口道。
“依我看,凭子兴兄的能力和功绩,本来早就有资格高升,只因陛下重视我们海军,不放心我们其他人,才让左子兴一直留在海军,如今子兴兄得以高升,应该可以表明,我等的表现,总算能让陛下放心了,真好!”
说起这些,魏长延脸上笑着,眼中却含泪,陛下令他接任海军大将军的旨意,所透露出的这份不言而喻的认可与信任,着实令他颇感动容。
他算是少年得志的典型代表,只因在关键时刻做对了选择,二十出头,就得以身居高位,令无数人艳羡不已。
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德不配位的巨大压力下,为了能早些获得与身份地位相匹配的能力,他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活得有多么辛苦与努力。
如今终于能够得到宫中那位的认可,魏长延只觉自己多年的努力与拼博,终于值了!
左子兴知道这位老友的心思,也有将对方在过去那些年的努力看在眼里,擡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能有幸得遇两位盛世明君,是我们的幸运,只要我们能珍惜当下,坚守本心,不辜负陛下的厚望,将来只会越来越好,史书上必有我等一席之地。”
这话让在场众人都深感振奋,他们作为海军高层,早已是名利双收,这辈子最大的追求,莫过于将来能青史留名。
而他们率军在海上纵横十数年,十分清楚大安海军的出现,所代表的重大存在意义,也知道他们所做的事,能给大安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大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教诲,只会让海军在我们手上继续发展壮大,也绝对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让你失望。”
与一众老伙计的聚会结束,身边只剩下魏长延后,左子兴郑重其事的说道。
“子延兄也知道,我们海军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全凭陛下的鼎力支持,可是陛下毕竟是这天下共主,再怎么重视我们,也不好在明面上有明显偏向。”
说起这个,左子兴忍不住叹了口气,说真心话,他是真的更愿意留在海军,因为这边人事简单,更清静自在。
“就像老陈说得那样,我去了兵部,也算是让我们海军从此在京中真正有了自己人,我希望接下来,我们海军还能有更多的人,能被调入京中,子延兄继任后,一定要特别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
绝对不能让海军出现人才断代的现象,毕竟如今的海军,是他们这批老人不惜拿命在海拼博,才好不容易博出来的。
而宫中那位,在此期间,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相关投入之大,早已难以计数。
魏长延点头应下的同时,有些担忧的问道。
“莫非是子兴兄这次进京,发现了什么?”
左子兴心情复杂的叹了口气后,才神情凝重的回道。
“先帝时期的老大人们,因年事已高,如今都在相继请辞退位,如今更是崔公都要退下去了,陛下也不是个贪恋权位的,早将华郡王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不得不早做准备。”
在这个世上,不管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左子兴都不认为还会出现像女帝这般重视海军,愿意培养海军的君主。
世人都知道宫中产业赚钱无数,可是无论是先帝尚在之际,还是女帝登基后,都不曾将钱花在修建奢华宫殿或是享受奢靡生活上,而是将大把的钱,都投在各种民生工事项目上,或是用事补贴各部。
例如工部各司的发展,医药部惠民补贴,礼部的教育普及与推广等政令上,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女帝私下在各方面补贴海军的更多。
所以他们海军必须要珍惜当前的大好局面,不仅要努力保持住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最好还要努力提升海军上下的战斗力与影响力,同时在朝中占据分量足够的一席之地,以应对将来可能会出现的一切朝局变化。
“这倒也是,若没有陛下,就没有我们海军的一切,在这个世上,怕是再也没有会比陛下对我们更好的东家了,我们海军必须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