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第169章
169第169章
◎改变◎
不过崔相等人都是政/治经验丰富的聪明人,对一个朝廷方方面面的了解,远在柳明月这种靠开挂才能坐在这里的新人之上。
他们都知道,这个退休计划到底能否实施,该中何实施,都不是仅凭他们这些人三言两语的商讨,就能定下来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非常识趣的配合皇上的安排,在随后放出相关风声,为皇上顺利将朝堂中的那些已经苍老不堪,却还不愿让位的老大人们,请回家中好生荣养。
收到朝廷欲实施让所有到年限的官员,都需退回家中颐养天年的政令的小道消息,那些最小的也已年近七十的人,都知道这是宫中要让老人给新人让位的意思。
有些人不满,直接联合起来,一起进宫觐见皇上,皇上还不得不见。
“陛下,老臣之前的大半生,都是生活在风雨的飘摇的乱世中,历经各种苦难和蹉跎,好在老天有眼,出了陛下这么一位心怀天下的雄主,能够重整山河,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这安稳的日子,老臣这身体虽已老朽,却依旧心怀朝廷和百姓,愿为陛下与这天下尽绵薄之力。”
皇上是真没想到,还有人尽然不识趣到这个份上,他想要的是他们能在听到风声后,主动上奏请辞,他再给予备好的恩荣,算是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结果却是这些人跑到他面前,大言不辞的说要继续为朝廷效力,他们这些说话都不利索的老人,能如何效力?
“许老先生能有此心,乃是我大安之福,只是朕实在不忍看到诸位老先生如此高龄,仍为朝廷操心劳碌。”
说完,皇上又直接当面说出他对这些人所做的安排,因这些人的不识趣,他在本已拟好的丰厚待遇上,直接降五成,连本来会升品阶的荣誉职位都没了,让他们直接以原本的品阶退居二线。
眼看皇上已露出不耐之意,没心思继续与他们演什么君臣情深,知道再纠缠下去,也讨不得不什么好,那些人也只好就此退下,回去等着接圣旨。
直到这些人离开,皇上仍觉有些气不平,忍不住反省,是不是自己待这些人太宽容了,才会将他们纵得如此蹬鼻子上脸。
听到工部上奏,想要给哪个州府修条路或是修水利,他们就跳出来说劳民伤财。
之前的哪条路哪条渠,也能通到哪里,才修建多少年,修缮一下损毁的部分,还能再使多少年,不可浪费,丝毫不考虑修缮的费用并不低,新规划的工事更便捷、效率更高的事实。
皇后提议,要严惩那些家暴妻子儿女的男人,性质严重者,应该判处以命偿命,方能尽量减少民间那层出不穷的家暴妻子儿女,乃至重伤和虐杀妻子儿女的恶性案件,他们跳出来说,女子本就卑贱,以夫为天,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
说到后来,就是前朝某位圣明皇帝在位期,遇上此类案件,都是如何处理的,总之就是要奉行以德服人的原则,要重教化、慎用重刑。
因为他们年迈体衰,其他大臣在一般情况下,还不敢跟他们直接起争执,就怕他们情绪一激动,当场昏厥过去,让自己脱不了干系。
而且这些人人老却不糊涂,在某些明显已有定论的大事上,并不怎么跳出来,甚至在遇上之前爆发兵部大案、刺杀案期间,直接请长假,可谓是十分的谨慎。
对于这么一群让人轻不得重不得,对历史上的那些圣贤与帝王的言行事迹都了如指掌,张口就来的人,哪怕是素以言语犀利著称的皇后遇上,大多数时候都只能甘拜下风。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不时跳出来的目的,主要是为彰显存在感,倒也没做什么违规乱纪的事,就是依老卖老,让人反感却又不得不忍。
“唉,本来是看只要这些人稍稍配合一下,就能让双方皆大欢喜的事,结果非要弄得人一肚子气。”
柳明月笑着安慰道,“陛下理解一下吧,这些人都曾是名噪一时的饱学之士,只因生不逢时,前面大半辈子都没获得过什么尊荣,到了晚年,才能得偿夙愿,成为朝廷重臣,如今才不过享受几年,他们当然舍不得放手。”
皇上觉得自己理解不了,他自己是拼杀了大半辈子,才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如今正值壮年,就不得不将皇权让渡到皇后手中,连自己的生命都进入倒计时了,他不也坦然接受了。
“哼,说到底,还是他们太过贪心,嘴上说着想继续为大安的江山和百姓尽心尽力,结果朕让他们为大安江山和百姓退一步,让个位置,他们都舍不得,还有脸来找朕,坏了朕本来的安排。”
若皇上能忍得下这些人找到他面前的操作,倒也还能继续原先的计划,让这首批退休人员风风光光的致仕。
可他忍不了,当场改了主意,这些人只能不知情的状态下,心不甘情不愿的被强行‘退休’。
“陛下说得是,不过这次不管怎样,我们都能将他们都给请回家去,只需想想不久之后,再不用在朝堂上看到他们,陛下就不必再为他们动气。”
柳明月也很不喜欢那些人,哪怕她时常告诉自己,这些人,都曾为炎黄子民做出过贡献,在大安开朝立国之后,也曾为江山和百姓做出过贡献,参与制订的一些法规制度,也确实有可取之处,如今不过是因上了年纪,性子左了而已,要多包涵。
但在某些时候,她可没少被这些人给气得火冒三丈,却还不能像对待其他人般,直接表现出来,或者是回击回去。
因为与这些人起争执,吵赢了,将他们气出个好歹,她肯定难辞其咎,甚至是在史书上背骂名。
吵输了,她一个皇后丢不起这个脸,有失她的威望。
“这人哪,变得真是太快了,想当年,朕备好高官厚,亲自去请他们为朝廷效力时,一个个的都清高着呢,入朝后,也确实展现出了他们博学多才的能力,可是这才不到八年时间,他们就变成了这样。”
柳明月亲自动手给皇上倒了一杯茶,端给对方的同时,心有戚戚的感慨道。
“这就是权力地位所带来的影响吧,臣妾自临朝以来,仅这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改变了许多,以前满心满眼只有陛下与一双儿女的喜怒哀乐,如今被开阔了眼界,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与负担,能体谅陛下的不易的同时,也能看出儿女身上的巨大缺陷。”
皇上当然相信,这是确实中皇后的真心感慨,若非发现了一双被宠坏的儿女身上,所存在的巨大缺陷,以皇后对一双儿女的感情,怎么可能会舍得待他们如此冷淡。
“依朕看,皇后真正的改变并不大,至少不会像那些人般,因执着于权力地位,从德高望重变得面目可憎,一心只有私利,忘了他们刚入朝堂时,都曾怀着雄心壮志,想要辅助朕将大安治理成太平盛世。”
连皇上都忘了,不知从何时起,那些当年满心为朝廷和百姓考虑的人,竟然开始变了。
变得不再想着如何为朝廷好,而是凭借他们的博学多闻,借前朝一些旧制为自身谋利,争夺话语权。
本来有些紧张的柳明月,听到他这么说,心中放松了不少,皇上这话应该是真心的吧,真心觉得她的改变不大?
事实上,的在皇上看来,皇后虽然也变了不少,但是本质上的她并没变,依旧很喜欢贤名,所以她最喜欢施惠政,不仅舍得花她自己的钱为百姓办事,还喜欢大手笔的花朝廷的钱,让朝廷上下多做事。
即便得以临朝,大权在握,她依旧衣着简朴,不喜奢华,做人做事依旧很讲规矩,显得有些严苛,实际上却待人很宽厚,能容得下人。
尤其是对他这个丈夫,比从前更加用心,悉心关照他的身体,为此连他们的儿子都需靠边站。
根本不像史书上记载的某些皇后,与自己的丈夫争权夺利,有不止一位大权在握的皇后,有谋害自己的皇帝丈夫之嫌。
可是他这个皇帝压根就没这方面的担忧和顾虑,若没有皇后的处处维护和精心照顾,肯定活不到现在。
所以皇上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有个能经得住权力地位考验,真正一心为他的好媳妇,比什么都强,都可靠。
见皇上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想着想着,竟然还兀自笑了起来,柳明月不禁有些好奇。
“陛下这是突然想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说出来让臣妾也高兴高兴。”
皇上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神,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