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第158章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黄柏山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158?第158章

158第158章

◎是谁◎

皇上连见都不见,直接令人将德妃母女‘送’回去,还在她们的宫外布下人手,看管着不让她们再私自出宫的反应,柳明月并不觉得意外。

柳明月在次日就向皇上讲了自己的疑问。

“臣妾总觉得,那刘少保突然蓄意接近洪少师等人,让洪少师他们将矛头指向臣妾,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这么简单,或者说,刘少保想要除去臣妾的图谋,与洪少师他们想要尽早扶太子上位,不想看到臣妾这个阻碍势大的目的不同。”

皇上迅速警觉起来,“皇后为何会突然有这个想法?”

柳明月为他解释道,“臣妾也是在昨日见到德妃和五公主后,才想到这个可能,我们都认为刘少保也是太子的老师之一,是因太子被教成这样,他能与曲鸿严等人一样可以受益,他女儿生的是个公主,可是以刘少师的精明与贪婪,若他真正想要推上位的不是太子呢?”

皇上若有所思的在殿内来回踱步,片刻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派人召来高长庚与陈正谦。

“皇后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在此前都只注意到表面上的线索,忽略了其它可能,这样很容易漏掉关键线索。”

说完,他又忍不住感慨道。

“朕一直认为德妃跟她爹一样是个好的,如今看来,是朕太小看人了,他们一个个的都厉害着呢,连朕都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他们的掌控中。”

高长庚与陈正谦接到旨意,要调查刘家人,以及与刘家关系亲密的人中,都有些什么人,分别与其他皇子走得近时,还有些懵。

结合目前的调查到的证人证词看,刘少保固然与洪少师等人走得并不近,但他应该是与洪少师等人的企图是一致的,才会怂恿洪少师等人针对皇后。

而洪少师等人之所以会这么迫不及等的对皇后出手,除了是因他们在意识到这一年多来,皇后怂恿皇上实施的不少新政令,都对他们的利益有损外。

还有就是,他们不仅知道了皇后对东宫实施的整顿,还下令让太子在近来与他们越发疏远。

对洪少师等人而言,太子是他们精心培养出来的‘好学生’,他们当然不容自己多年的心血,就这么失控。

而皇上最新下达的这道旨意,透露出的却是刘少保极有可能另有它心,与其他皇子有勾连的可能。

若是这样的话,这件事情的性质就更为严重了,不过不管是高长庚,还是陈正谦,都对此事非常重视。

“陈大人,这件事事关重大,您那边,也务必要慎重些才好,凡与其他皇子有关的大人,最好都能回避一下。”

陈正谦当然知道高长庚指的是谁,心中虽觉不悦,但也不好流露出来,这段时以来,大理寺和十二监的人,因争功的事,发生了不少次纷争。

而对方的提醒,也在情理之中,所以陈正谦只能冷着脸回道。

“高大监放心,在下一定会选派人手时,仔细斟酌,不会有半分含糊,希望高大监那边,也不出什么岔子才好。”

高大监点头笑道,“好此甚好,陈大人且放心,我十二监一直以来,都只听陛下与娘娘调遣,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出纰漏!”

听到这话,陈正谦不由得有些气结,但他还真就无法反对,他们大理寺的人,比谁都清楚,十二监的人,只听皇上与皇后的调遣的事实,人家确实说得起这话。

收到陈正谦派别人去核查刘少保家具体信息的消息,常明仁十分不满,刘少保之所以能被揪出来,与他善于审讯,能从中发现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陈寺正将刘家的案卷转交给别人负责,常明仁深觉这对他而言,乃是奇耻大辱,迅速去找陈寺正要说法。

看着眼前这位虽然是由皇后提拔起来的,他自己用着出挺顺手的得力手下,陈正谦有些头痛的回道。

“常少卿,在这次的事情上,真不是本官要的针对你,你的功劳,本官也一定会如实上奏,本官肯定也是相信你的,毕竟刘少保涉及此案的线索,是由你揪出来的,可你身为外戚,在有些案子上,还是要必须回避一下。”

最后一句话,陈正谦说得声音很小,甚至还有含糊,不过也足以让常明仁明白,是他作为五皇上舅父的外戚身份拖累了他。

“原来如此,多谢大人的关照,属下明白了。”

常明仁确实明白了,来前,他是因意识到刘家的案子,可能另有隐情,却被陈寺正强行转交给别人负责,才心怀气愤。

现在,他才意识到,原来刘家的案子中,可能牵涉的有某位皇子,因不确定到底是哪位,所以他这个外戚必须要回避,心中郁闷,却还无处可诉。

因为这件事显然很敏感,陈正谦都是看在那刘少保是由他亲自揪出来的份上,相信他与刘家没什么牵涉,才会给他透点口风。

下值回家后,常明仁按捺下迫不及待的想去找自己父亲的冲动,一起用过晚膳后,才在谈话间,以轻描淡写的语气问道。

“不知父亲与那刘少保,可有交情?”

常会成不屑的回道,“老夫怎么可能会与那个虚伪的有家伙有交情?他打量着当年的一些事情,知道的人少,他们还都打点过,就派人在外大肆吹嘘他们刘家帮助陛下成就大业,倾尽家财。”

“事实上,若非陛下带人救了他刘氏一族,他刘昌功的坟头草,都不知道长多高了,他在外不提,只在我们这些知情人面前一提再提,仿佛他刘家有多感恩,实则还不是为了让人觉得,他与皇上关系亲近,打量人家都不知道他们刘家的心思似的。”

常明仁曾不止一次的听父亲抱怨此事,再次确定他父亲与刘家没有瓜葛后,他也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继续问道。

“嗯,事实证明,父亲看人的本事还是挺厉害的,那刘昌功,确实是个心机深沉之辈,儿子记得,他好像也为教过五皇子?”

常会成不以为然的回道,“他确实在宫中授过课,不过也谈不上是正经教过五皇子,听你妹妹说,人家可是太子少保,心气高着呢,主要只教太子。”

“这么说的话,五皇子与他的关系并不亲厚,儿子就放心多了。”

常会成有些不解的看了眼自家儿子,随即想到最近的案子,刘家也有被牵涉其中。

“你放心,人家太子才是刘少保的正经学生,还轮不到五皇子出面为人家求情,你也不必为难。”

对常明仁而言,现在能确认自家与五皇子,确实与那刘家不存在什么私交后,哪怕仍对刘家的案子被转手一事心存不甘,但这心里终究踏实了许多。

当常向和以请教问题的名义,来见他时,常明仁的心情还算不错,看着儿子道。

“你的运道不错,刚入职几个月,就有机会赶上这样的大案,不仅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经验,还能立上一功。”

对此,常向和也觉很庆幸。

“幸有父亲为儿子悉心筹谋,若非如此,儿子肯定赶不上这大好机会。”

恭维完自己的父亲,常向和才将话题一转。

“父亲跟祖父提起刘家的事,似乎是在试探祖父,祖父与五皇子,与那刘家有没有私下里的来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