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40章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黄柏山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40?第40章

40第40章

◎防备◎

柳明月早就发现,只要能号准皇上的脉博,以相应的态度应对,就能尽量获得对方信任和支持,尤其是在她有着原本嫡妻这一身份加持的情况下。

可是再怎么样,她都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做出要御驾亲征的决定后,选择让她出面代理朝政。

这种信任程度,着实让柳明月深感意外和震惊,是她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柳明月知道,在时下人看来,不管是已年满十六岁的太子,还是早已成年成家的两个皇子,都可以是名正言顺的代理朝政或是监政人选,她一女流之辈,绝对不该出现在前朝牝鸡司晨。

却没料到,对太子这个亲生儿子尚存防备之心,不愿让其过早接触大权的皇上,竟然选择相信她这个皇后。

而柳明月在此前的最大野心,也不过是想背着皇上多赚点私房,再顺便收卖和培养一些真正忠于她的人手,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而已。

毕竟她很清楚,在绝对的权力之下,此一时彼一时,各种变故都有可能在未来随时出现,她当然要提前做些布局,好在关键时刻用来自保。

如今看来,可能是因她的表现,在皇上那里获得的评价超乎预料的高,才会出现这样令人意外的安排。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皇上看来,他对结发二十年的妻子,有着足够的了解,确定她是一位有魄力,还有勇有谋,却又深受礼规影响,对权力没什么野心,以夫为天的女子。

所以他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皇后才是唯一能让他安心交付后背的人。

他御驾亲征西北,除了需要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帮他坐镇前朝、代理朝政,这个人还需负责在后方为他做好后勤保障。

皇后能在无数眼线的盯稍下,将之前在御林卫训练卫训练的那批人悄然送走,然后彻底消失在人海。

还能瞒着朝野上下的无数眼睛,安排好数千人规模的海上作战队的后勤保障,足以表明她有为他安排好后勤的能力。

夫妻商定好,或者说是皇上单方面做出决定,通知过柳明月后,她就开启需要凌晨起床,去屏风后听政,下朝后,又旁观皇上接见大臣,学习如何批阅奏折的生活。

即便是在随后的过年封印期间,皇上也抓紧时间忙着给她介绍那些关键位置上的大臣,以及各地封疆大吏的信息,以及他对那些人的态度,遇上某类事件的处理原则等。

因关系重大,影响也很大,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连太子都没发现,看到皇上与皇后常在私下相处,只留何忠在跟前侍候,还以为他们又在探讨如何背着前朝悄悄赚钱的事。

直到上元节过后,皇上突然当朝宣布,他计划要巡视西北边防,顿时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还没等群臣从这个消息中的反应过来,皇上又在随后宣布,在他巡视边防期间,由皇后临朝代理朝政。

接连两记重拳,将朝臣们砸得晕头转向,有大臣赶紧出声劝谏。

“启奏陛下,西北方向此刻正处天寒地冻之际,您实在不易在此时前往,皇后虽素有贤名,但她毕竟是后宫妇人,由她代理朝政,恐难服众,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京城距离西北路途遥远,皇上想要达成化被动为主动的目的,肯定要尽早出发,才能赶得上,晚了只能仓促应战,那样的结果,当然不是他想要的。

“自前昌国公和威武将军战亡后,朕对西北防务一直放心不下,还是亲自去看一趟,这心里才踏实,诸位不必再劝。”

皇上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一些重臣,随后便接着道。

“尔等皆是朕的肱骨之臣,朕相信,有尔等在京中全心辅助皇后理政,朕将无后顾之忧。”

听得出皇上这是主意已定,如今公开此事,不过是通知一下他们而已,他们只能放弃劝阻皇上的西北之行,将重点放在另一件事情上。

“陛下为边关防务,决定前往西北,臣等固然不便阻挠,但是由皇后代理朝政一事,还请皇上三思,臣以为,太子已近弱冠之龄,由他监政,比让皇后临朝,更加名正言顺。”

正因这事太过名正言顺,他才担心交到太子手上的权利,不便收回来,皇后就不同了,只需看这些大臣的反感和抗议,就知道,只有交给皇后,才能更方便他顺利收回来。

所以皇上语气坚定得回道,“太子年少,经历的事情也少,所思所想难免太过片面,难以担此重任,朕与皇后结发二十载,对她知之甚深,相信她定能不负朕的期望,在朕离京期间,与众卿一起打理好朝政。”

要知道,他自己满打满算,也才当了不到六年的皇帝,还不敢说已在朝野上下树立起绝对的权威。

若朝堂上的这些人精觉得太子年少天真,好掌控,起了让太子取而代之的心,等到他回来后,这朝堂上还能有他的位置吗?

至于太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他们母子会不会联起手来夺他的权的事,皇上从没担心过。

因为他很清楚皇后是个既守礼规,还很重视百姓民生的贤后。

在明知太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皇后不仅不会帮太子夺权,还会主动压着太子,让他多在基层增长见识和历练,而不是让他小小年龄就承担重任,从而误人误己。

这也正是皇上最认可皇后的地方,过去的她太宠溺孩子,结果将两个孩子都娇宠得有些不懂事,让他很看不惯。

从最近这两三年的情况看,皇后显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二公主已出嫁,又离得远,也就不说了,她后来对太子的管教态度和方式,皇上都有看在眼里,十分支持。

除了一些还没看清形势,坚持认为女子不该抛头露面,更不该涉/政的人外,那些精明的,哪怕嘴上也在劝,心中却都清楚,皇上这是下定决心了。

这分明是宁愿将皇后一介女流推到前朝,也不愿给他们这些人留下可趁之机。

是的,真正精明的极少数人,都已看出来,皇上坚持要让皇后临朝,看似防着太子,实则是防着他们这些大臣。

至于一直低调得深居后宫,没听说她有过任何涉前朝言行的皇后,早在某些大臣心中挂了号。

她在遭到前朝各种弹劾时,什么都不需要做,自有皇上替她挡下,还在事后将主导弹劾她的人,给清理掉大半。

如今更是悄无声息的拿到代理朝政/权,皇上现在是毫不掩饰的当众表态,他对皇后,比对亲生儿子更信重。

这么有心机有手段,善于拢络人心,还能做到不显山不露水,很能隐忍的女子,谁敢小觑?

下朝后,有些不甘心,或是想要借机彰显自己的人,都围在崔立言和新任右丞相何晋英的周围。

“崔公,对于皇后将要代理朝政一事,您怎能不说话呢?”

“崔公、何公,您二位一定要代吾等出面劝谏皇上才行,太子临朝观政,已有两年多,已熟知朝堂政务,让他代理朝政,也比什么都不知道的皇后强啊。”

“是啊,让太子代理朝政,也比皇后强。”

崔丞相对众人拱手道,“陛下会做出这个决定,自有陛下的考量,某等身为臣子,遵旨行事,忠于职守,不负陛下所托,方是为臣之道。”

崔丞相素以精明狡滑著称,但他身居高位,又将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众人无言以对,只好将目光都投向何晋英这位新丞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