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另一场回忆 - 你好,神棍 - 天赐三千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你好,神棍 >

第四百三十九章另一场回忆

那一年,对于学业有成的李心桥来说,摆在他面前的路,原本有三条。第一,留在他求学的一线城市,行医或者任教。

他当时的导师因为惜才,所以在这两方面都已经帮他做了一些铺垫,只要肯留下,他的人生,就可以比大多数人都顺利。

第二,返回老家,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协助建设自己的故乡。

这也是他刚进城上学时,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志向。

第三,接受那个名叫吴臣的外地‘说客’的邀请,跟吴臣回他的老家,一个名叫北安的北方农村,凭自己的一身本领,帮当地提升医疗水平。

三个选择,一个利己,一个是曾经的梦想,一个充满了道德高度。

就在李心桥犹豫不已,根本做不出选择时,忽然‘变天’了。

上头忽然下达了新政策,鼓励城市里的大学生去农村发展,支援各地的农村建设…而且最好是去陌生的农村,这才显得胸怀宽广,心系国家。

大潮之下,无论是李心桥的导师,还是他故乡的亲人,都很支持他和另外几个陌生同龄人一起,去支援那个叫北安的小地方。

毕竟相对于其他农村来说,当时的北安虽然也穷,但竟然很难得的主动提出了‘人才引进’的思想,当地政.府保证过,只要真是人才,来到北安,一定会被优待。

时代的滚滚巨轮裹挟着每一个小小的个体,李心桥怀揣着临时为自己编织出的新梦想,来到了彼时的北安。

他不是第一批来北安的医生,也不是最后一批,他来时,北安人已经习惯了他这类人的出现。

当时的北安百姓都知道,这些从城里来的白白净净的大学生,都是有真本事的。

而且不管他们本身家庭如何,只要来到北安,从他们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他们就比绝大多数当地百姓都要富有。

‘来了就是北安人’,既然是本地人,那怎么能在本地没有房呢?

所以只要来到北安,他们首先得到的,就是一本房产证。

房子所在的地点,就是老县医院后面,专门为他们这类人盖的一片新房。

算起来,这片新房算是在北安拆迁的第一阶段建起来的,由此也可见本地政.府对他们确实重视。

除了房产外,装修,家具,也都不用他们操心,村里全都按统一标准给他们准备好了。

而且在当时来说,称得上是最高标准。

住房问题解决了,日常吃饭问题,村里也给包了。

一日三餐都在医院食堂免费吃,荤素全有,一分钱不用花。

隔三差五的,村里还会给他们发放‘代金券’,也就是后来全北安百姓都有份的那种代金券,身在北安,那东西和现金完全等值。

要是哪天不愿意在食堂吃了,医生们拿着代金券就能‘下馆子’。

除了这些基本问题能够完全得到保障以外,赶上节假日,各种实惠的福利更是数不胜数。

光这些东西所代表的价值,就已经很让人羡慕了,而除了这些之外,每个月,他们还可以得到一笔相当丰厚的工资。

没有特殊需求的话,在这种基础福利下,这笔钱他们就是想花都花不出去,只能硬存着。

村民们都知道,李心桥这类人都是有真本事的,而且是舍弃了一些东西才来到北安的。

何况虽然给他们的福利很多,但这都是村委花钱,不用百姓出,百姓们因为他们的到来,也享受到了比以前更好的医疗福利,所以,在最开始时,村民们对李心桥这类人的态度,都只有尊敬和羡慕。

甚至李心桥刚到北安那天,还有百姓敲锣打鼓的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一度让李心桥很感动,他在当时还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这些纯朴百姓对自己的期待。

然而李心桥不知道的是,穷山恶水地,是必然会出刁民的,越是穷困的地方,刁民越‘刁’。

因为过度穷困,所以他们对财富的欲望比正常人要来的更强烈。

因为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并没什么道德观,他们的道德底线是很低的,低到几乎没有。

他们只有对财富的渴望。

在李心桥来之前,村里已经来过几批这类医生了,第一批这类医生到来时,所有村民的心态都是一样的。

但在李心桥到达北安时,有些村民的心态,已经不再像最初那么纯粹了。

李心桥帮特别可怜的病人垫付过医药费;李心桥接济过对他哭穷的病人;李心桥用自己挣的工资帮助过许多北安人。

心思本就单纯,并且一心悬壶济世的李心桥并不知道,这些被他帮助过的人,几乎没一个真心感谢过他。

钱到手后,离开县医院,那些人对李心桥的评价惊人一致:县医院那个姓李的大夫是个缺心眼,有钱没脑子,特别好骗。

于是,装可怜骗李心桥的北安人,越来越多。

如果不是那个叫尚建刚的民警帮忙的话,当时的李心桥,都几乎要借钱才能满足那些北安人的贪念了。

那天尚建刚不太舒服,到县医院给自己看病,挂的就是李心桥的科室。

所以当他在李心桥科室门外,看到被自己抓过好几回的一个混混,正在装可怜问李心桥要钱时,他没着急进去,而是看完了混混骗钱的整个过程。

混混骗完钱刚转过身,看到尚建刚的一瞬间,当即就跪下了…不过这一跪不代表这混混怂,这只是他的惯用手段而已。

尚建刚没着急看病,而是先解决了这件事,解决完之后,凭着职业敏感,他一边让李心桥给自己看病,一边和李心桥聊了会儿。

当天看完病,尚建刚就走了,什么都没多说。

第二天,没人来骗李心桥的钱;第三天,之前骗过李心桥钱的好多人,都主动带着钱找到李心桥这里,又是道歉又是还钱,一天下来,李心桥都懵了。

第三天,又有人来继续还钱时,李心桥急了,硬是不让那人走,废了好大劲,才从那人嘴里打听出一个名字:尚建刚。

这之后,两个人就成了朋友。

只是在那个年月,医生和民警都属于非常忙的职业,两个人平时几乎没什么见面机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