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铲除封建迷信?
民警一句话,把我跟尚三竿都说懵了。封建迷信活动?尚三竿都特么搞了好几年了,加上金牡丹跟扇骨帮那帮老货,这种活动在北安都持续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这咋今儿忽然还开始管这事儿了?
“民警叔叔,是不是哪儿搞错了?我们这做的可是正经…正…”
我想挽回一下局面,但是话说一半忽然没词儿了。
要搁平时,我大可以说我们这是正经生意,童叟无欺,买卖自愿价格公道,绝对不存在任何违法行为。
但我能说出的辩白内容,都不是这俩民警来找我们的原因。
看到我没话说了,其中一个民警说道:“行了,别让我们为难,我们也是奉命办事。”
另一个民警接过话头说道:“是啊,就是上头让问几句话而已,各个行业都需要正规管理嘛,你俩是一起的?”
我刚想再说点什么,尚三竿拉住我,示意让我闭嘴。
我想了想自己刚刚那尴尬的半句,便乖乖闭上了嘴。
尚三竿掏出盒相当上档次的烟,给这两个民警一人递了一根。
还好,民警没怎么犹豫就把烟接了过去。
这就说明,确实没什么大事。
主动帮两个民警把烟点上,尚三竿客气的问道:“二位,给透个底?到底咋回事?我们这小本生意,一没坑过客户,二没妨碍过同行,小弟我这是得罪谁了?”
两个民警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说道:“还是那句话,上头发话,我们照办,别的你就别打听了,别说我们不知道,就是知道了,那也得守纪律,不能乱说,是吧?”
尚三竿点点头说:“嗯,好,那我跟你们走,不过我这兄弟跟我这买卖不是一回事,您看…”
一个民警冲我问道:“叫什么名字?干嘛的?”
我答道:“赵一江,老县医院看大门的。”
一个民警点点头,说道:“有所耳闻,本地最年轻,但是事儿最多的看门的,上头没提你的名字,你不用一起。”
我有点激动的问道:“这意思,我在咱北安还出了名了?那我算名人不?”
一个民警哭笑不得的说:“被我们记住名字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别废话了,走吧。”
尚三竿再次点头,扔下我,跟着两个民警上了警车。
看着警车消失在视线里,我立刻掏出手机,便往回走边拨通了蒋正的电话。
打完电话收起手机,我忽然有些想笑,因为刚才这一幕让我觉得,我跟尚三竿如今的身份,有点像警匪片里的‘线人’啊。
表面上都在做或者不起眼,或者在违法边缘徘徊的工作,但实际上却在跟政.府合作,一起做着一些对全体百姓都有好处的‘大事’。
而且一旦我俩被民警抓走,就可以找政.府部门的‘接头人’,也就是蒋正,帮忙捞人。
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得瑟的,但是冒出这念头后,我确实有点小激动。
不多时,门外响起一阵汽车喇叭声,我拿上手机就出了门。
锁门上车,坐进车里,我就把刚才的详细经过又跟蒋正说了一遍。
蒋正听完,说道:“没听说县委有下过这种指令,先看看再说。”
“好。”
我应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如果是平时发生这种事,我想我和蒋正都不会紧张。
但昨天金牡丹刚靠三言两语,就轻松把老县医院从尚三竿手里抢了过去,今天发生这种事,我很难不产生什么联想。
途中蒋正给派出所那边打过一个电话,听起来是在问那边的熟人打听情况,但是没打听出太多信息。
汽车开到派出所门外时,有一个中年民警已经等在那里了。
这位民警我还有点印象,姓刁,帮忙处理过驼叔的事。
不过显然他已经不怎么记得我了,和我客气的点点头,便跟蒋正聊了起来。
从这刁队说的话来看,确实是上头有人下了命令,要针对北安的某类活动进行一些限制。
而且这事儿确实不是针对尚三竿一个人的,而是针对他们整个行业。
听到这里,我确实松了一口气。
尚三竿正在审讯室里,但审讯室的门并没关,门外人来人往的,一切看起来都很随意。
走到审讯室门口,刁队敲了敲开着的审讯室大门,冲里面问道:“咋样?没啥事该放人就放人吧,别耽误人家做正经生意。”
里面当即传出一个民警的声音:“啊,就正常问问话,问完就送回去,没事儿刁队,您该忙忙您的。”
刁队敷衍且客气的冲审讯室里说道:“行吧,二位辛苦了,这位…尚老弟是吧?也麻烦你了,小蒋跟你哥们过来看你了,回头问完话你们一块走就行。”
说完,刁队让开门口,让我和蒋正一起跟尚三竿打了个招呼。
尚三竿看起来很放松,四仰八叉的坐在审讯椅上,一副问心无愧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行。
看到我俩,尚三竿也冲我俩招招手大声说道:“你俩来干啥?用不着,要不你俩先回我家等我吧?”
一个负责审讯的民警立刻说道:“哎!问话结束前,不准跟外界交流,注意纪律。”
尚三竿咧嘴一笑,没说话,蒋正也笑了笑,但我却笑不出来。
因为我看到尚三竿的笑容里,有一丝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