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阴阳双城 - 你好,神棍 - 天赐三千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你好,神棍 >

第三百一十九章阴阳双城

其实关于发生在现实里的‘灵异事件’,好多人都是有一个共识的,那就是,这类事件大多时候,只会发生在某些固定年龄段的人身上。除开这年龄段以外的人,很少会发生这种事。

比较经常发生灵异事件的年龄段,就是偏小或者偏老的阶段。

人们常说,小孩子眼睛‘干净’,所以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也经常会说,年纪偏大的老人家,身上阳气弱,所以就会看到年轻人看不到的东西。

这些‘东西’,俗称就是‘鬼’。

其实从其他角度,也能合理解释这种现象。

人在刚出生时,头顶上颅骨的某个部分是近乎打开着的,据说这位置在原始人时期,是长着一只眼睛的。

后来随着脱发现象…不是,是后来随着这只眼睛的作用逐渐减弱,便自动开始退化,一点点退化至如今,就只剩下了头顶上在人出生时还没有闭合的一条缝隙。

在很多玄学书籍里,都管这条缝隙叫做‘天眼’。

天眼在,即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天眼闭合,就看不到那些东西了。

‘那些东西’是一种能量,‘天眼’能够感知到这种能量。

所以小孩子生来就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但随着年龄增加,平均达到约三十岁左右时,人类头顶上的这条缝隙就会彻底闭合。

从此之后,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人们就无法再见到那些东西了,直到…直到老去。

随着老去,人的骨质会逐渐变软,这时,有一小部分人的‘天眼’就会重新开启。

年龄越大,开启程度越高。

而到了临死前一刻,几乎所有人的天眼都会重新开启,因为要把‘自己’这股能量传递出去,也就是要让灵魂脱离肉体,而灵魂脱离肉体的出入口,就是‘天眼’。

这也是‘回光返照’的由来。

所以说,人在成长到二三十岁之后,直到六七十岁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是很难接触到灵异现象的。

但在人力市场那座古牌坊下遭遇鬼压床的人,却全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超过二三十岁,不到五六十岁,正是精力旺盛阳气十足天眼闭合的年纪,原本最不可能发生灵异事件的阶段,却无一幸免。

只要敢在那古牌坊下睡觉,即使是大白天,也一定会遇到‘鬼压床’。

话说回来,也没人会晚上去那儿睡觉。

因为最早发生这种事那次,就是一群农民工一起遭遇的,所以这事儿在他们的圈子里传播的很快。

其实对于他们这行来说,过了中午还能找到活儿的概率相当低。

因为他们一般都是按天收费的,这也算是他们行业的‘潜规则’。所以稍微懂点‘行市’的人,都会选择早上去那边招揽工人。

不管过后这些工人如何靠‘磨洋工’增加工时,并以此来索要更多报酬,反正招工当天,雇主一般都会尽可能的早去。

所以如果到了中午还没靠到活儿的话,这些农民工也就处在半放弃的状态了,那他们的午餐就会相对吃的放松一些。

比如喝点小酒什么的,下午借着酒意睡上一大觉,晚上蹬自行车回家。

那天也是如此,趁着天热,几个人一起喝了点冰啤酒。

吃完喝完,一起凑到古牌坊旁边打了会儿牌,有几个酒量不好的,就直接倚着牌坊睡了过去。

睡觉的人睡的很平静,打牌的人打的很专注,所以一开始谁也没注意到,事情是怎么开始的。

直到一股恶臭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才有打牌的人发觉,睡觉的那些人里,有人大小.便失禁了。

发现这事儿时,他们还以为是失禁那人不胜酒力,因为喝醉才如此失态。所以他们也没当回事,只是嘻嘻哈哈的想要叫醒那人。

可是叫了半天那人都没反应,眼看那人脸色越来越不对劲,才开始有人害怕,才开始有人发觉事情不正常。

但碍于本就没多少交情,叫救护车又不便宜,所以没人打120,大家只是按自己能想到的偏方,开始抽那人耳光。

还好,耳光确实起了作用,那人真的被生生抽醒了。

这人刚醒,大家还没来及问他到底得了啥病?就有人发现,其他所有挨着石牌坊睡着的人也都和这人一样,睡的很不正常,叫不醒。

眼看事态紧急,刚才负责抽耳光那位自告奋勇,开始挨个抽另外那几个人的耳光。

等挨个把那几位全抽醒时,动手这位手都肿了,但他昨天打牌连输五十块钱的闷气也彻底发泄完了。

心情大好之下,他对那些被他抽耳光人真诚的说: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抽的。

这些人醒来后,状态都还是不太对劲,仿佛丢了魂一般。

在其他人的好奇追问下,他们断断续续告诉大家,睡过去之后他们经历了什么。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实际情况,跟甩锅男那帮孩子某次夜闯废楼的情形差不多。

这些农民工本来都做了各种不同的噩梦,他们被困在了各自的梦境里,出不来,离不开,甚至身体都不能动弹,呼吸也越来越困难。

但在某种‘群体效应’下,他们渐渐的把各自的噩梦描绘成了同一副场景:地府阴.门打开,阴兵押人入黑火地狱,铁链锁身,黑火炙烤,极尽折磨。

而阴兵折磨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罪’,他们的罪是…冒犯本地天威。

听完这些人对于各自梦境‘相同’的描述,旁人不无好奇的问他们,地狱是什么样子的?黑火是什么样子的?阴兵长什么样子?锁他们的铁链是双排扣还是单排扣?阴兵给他们定罪时用的是标准普通话还是北安方言?

这些人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给出了不尽相同的描述,但有一点这些人的说法却完全一样。

那就是,地府‘阴.门’的模样,长的跟这突然出现的古牌坊一模一样。

此话一出,这原本就被一众农民工兄弟极端排斥,又因为个头原因,一出现就让人很有压迫感的古牌坊,顿时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股更清晰明确的恐惧感。

所有人都产生了一个共识:原来这古牌坊并不是牌坊,而是通往地府的阴.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