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往事随风 - 你好,神棍 - 天赐三千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你好,神棍 >

第二百三十六章往事随风

在这之后没过太久,尚三竿家,就遭遇了他爹被金牡丹‘算死’的事。当时随着金牡丹被无罪释放,他被警方抓走的原因也一并传开了。

所以在金牡丹被释放的当天,就有人堵着门想让他帮自己算命。

负责押送金牡丹回家的民警也警告过那些人,让他们不要乱搞封建迷信。

但他们只要一开口,那些人就是一句话:要是金大师搞得都是骗人的封建迷信,那尚三竿父亲的死是怎么回事?

还有些极端的百姓,甚至把尚三竿父亲的死归罪于警方的迂腐。

他们觉得,如果警方在一开始就选择相信金大师,再让金大师给出破解之法,那尚三竿的父亲肯定就不会死。

总之,不用金牡丹自己开口,老百姓就主动把他捧上了神坛。

这之后,金牡丹就成了一个标志性人物,他代表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充满未知神秘力量的对未来的预测能力。

而一直致力于破除封建迷信的警方,则成了迂腐的代名词。

他们代表着被现代科技蒙蔽双眼,导致无法正确面对现实,不肯承认老祖宗成就的一群数典忘祖的迂腐之人。

尚三竿父亲的死,让金牡丹一时名声大噪,从那天被释放之后,每天去找他算命的人就没断过。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隐蔽,渐渐的都变得明目张胆起来,因为有不少百姓发现,连作为敌对势力的警方队伍里,都有人偷偷去找过金牡丹。

所以到了后来,警方对金牡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越来越嚣张。

金牡丹在嚣张到一定地步后,忽然给自己起了个法号,不再用那个他用了小半辈子的‘金奎’做名字,而是选了最配得上他身份的国花牡丹,作为自己的名号。

他自认‘国师’,国师理当配国花。

在金奎成长为金牡丹期间,我和尚三竿一共联手上门砍过他三次,但每次都是连大门都进不去,就被排队算命的百姓给打了出来。

他们打我俩的原因…是以为我俩是来插队的。

因为这三次去找金牡丹,我被父母打过三次,这两口子叮嘱我,帮尚三竿母子可以,但是绝对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否则就不准我再跟尚三竿来往。

后来,尚三竿独自找过金牡丹多少次,估计他自己都记不清。

最后,是警方找到尚三竿的母亲,说服他母亲帮着做了思想工作,他这才放弃继续追杀金牡丹。

金牡丹的事业顺风顺水,混的越来越好,而孤苦无依的尚家母子,早就没人过问了。

谁都知道,尚家有个一言不合就拿菜刀砍人的二百五儿子,渐渐的,连亲戚跟他家来往的都少了。

因为这些亲戚也想让金大师给自己测测命运。

金牡丹一战成名,但在那之后,他给别人算命时,却再也没像当初对待尚三竿父亲那样,给出过精确到天的预测。

而是用我和尚三竿都会的那套模棱两可的话术,去忽悠普通百姓。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事业的发展。

再之后,初中毕业,我被招到首都郊区的郊区去上大学,恰逢大拆迁,我俩就断了联系。

“所以啊,如今的他,就是以那时我俩研究的那些知识作为底子,以超越金牡丹并打.倒金牡丹作为最终目的,才开始干这行的。咋样?曲折吧?”

讲完尚三竿的故事,我总结了这么一句。

一千点点头说:“嗯,挺曲折的,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小纵说道:“是啊,一千,其实我觉得那个尚三竿,有些地方跟你挺像的,也倔,也认死理,嘿嘿。”

一千轻笑一声,半开玩笑的反问道:“我有吗?”

我和小纵也跟着笑了。

“其实…”一千忽然有点犹豫的说:“其实,你们有没有想过,也许那个金牡丹真的是会什么奇怪的本事,你那个朋友父亲的死,有没有可能真是人家预测出来的?”

我有点哭笑不得在一千面前打了两下响指,接着说道:“喂,一千,醒醒,别傻了,你在外面呆了这么久,混的这么好,怎么还信这些?你可别说你是碰见过什么世外高人,帮你改了命数才让你得到今天这成就的。”

一千有点莫名其妙的说道:“谁知道呢?世界这么大…”

我不由得撇撇嘴说:“就算真有什么世外高人,那也不可能是金牡丹,要是这种龌龊玩意儿都能得到什么天赋异禀,那特么老天爷也太瞎眼了。”

我的话似乎勾起了一千的某些回忆,他忽然缓缓抬头看向房顶的灯泡,有些恍惚的说道:“谁说不是呢?他…肯定是瞎了,不然…”

我和小纵对视一眼,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片刻后,一千收回目光,自嘲一笑道:“呵呵,最近我老觉得自己老了,一不留神就会想起过去的事,一想起过去的事,就时常走神,这像是老人家吧?”

小纵赶忙开玩笑的说道:“哪有?你是咱们仨里年纪最小的好不好?要是你算老的,那我俩算怎么回事啊?话说回来,一千你小时候可真皮,明明比我小,却死活连个姐姐都不喊,哼。”

一千说道:“就不叫,一共大我不到24小时,我才不叫呢。”

听到一千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我忙跟着起了会儿哄,终于,话题回到了我们小时候。

我和小纵一直讲着小时候的事,一千也时不时的说上一两句,随着越聊越深,我和小纵才明白,原来一千还记得小时候我俩帮他从奶奶那里“骗”方便面吃的事,而且他那时就知道,我们是为了让他能多吃几口好吃的。

但那时的他就是死要面子,不说破,也不接受。

儿时回忆总是美好的,哪怕那时生活贫穷,时常吃不饱饭,冬天比现在要冷,但专属于那个年纪的快乐,却是长大后无论赚多少钱都无法重新体验的…

聊着聊着,我们又说起了交朋友的事。

我有些感慨的说:“一千你小时候是真不爱交朋友,没想到长大了却这么擅长交际,还跟那么牛的人成了这么好的朋友,难得啊。”

一千问道:“谁?你说元太?”

我说:“是啊,我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人,嘿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