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技术面和题材的预判
第二个信号是大唐电信在二进三时顶一字板的表现。
这一举动可以视为国企改题材进入三阶段时,卡位助攻补涨的信号.
预示着该题材内部可能出现新的领涨品种。
大唐电信作为三阶段的最强情绪补涨股,其涨停对保变电气的弱转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个信号,则是电子城在二进三早盘9:35的涨停。
电子城作为国企改题材的三阶段换手补涨股,其涨停时间比保变电气早了2分钟。
这进一步增强了保变电气弱转强的确定性。
电子城的涨停,不仅证明了市场对国企改题材的持续关注,也为保变电气的上涨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在综合这些信号后,投资者可以更加确信地判断保变电气的弱转强机会。
当然,市场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每个阶段的上车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但正是这些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特征,为投资者提供了赚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此外,弱转强策略与龙头战法的结合,是市场上最为稳定且胜率较高的操作方式之一。
因为龙头股往往诞生于市场的主线之中,而主线则是同一时间内赚钱持续性最好、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和题材。
相比之下,如果投资者选择非主流板块,或人气票的弱转强机会。
其隔天溢价往往缺乏保障。
一旦资金回流主线或其他题材,这些非主流品种的上涨预期将大幅下降。
一个超短交易者在每日盘中交易开始之前,需专注于三项核心任务:复盘、预判与验证。
首先,复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深入分析前一日的市场表现,交易者需明确赚钱效应与亏钱效应的具体所在。
以便跟随前者并规避后者。
此外,要准确识别当前的主线题材及其运行节奏,理解主线内核心人气个股的市场定位。
同时,还需洞察市场当下的风险偏好、风格偏好以及形态偏好,并判断驱动行情的资金类型。
其次,基于复盘所得的数据和反馈,交易者需对计划内的个股进行预判。
这一步骤,旨在为每个个股设定一个合理的预期范围。
以便在实际交易中,准确判断个股表现是超预期、符合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缺乏正常预期,交易者将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验证环节,则是对预判的实战检验。
交易者需通过次日的竞价情况,来初步验证自己的预判。
若竞价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则需进一步通过开盘后的走势进行二次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交易者应严格遵循“符合预期则持有,超预期则积极操作,低于预期则果断放弃”的原则。
预判的准确性,对于交易计划的执行至关重要。
若预判失误,交易者可能无法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操作,从而导致交易结果偏离预期。
例如,若交易者预判某只个股次日应开一字板,但实际高开8个点,这显然低于预期。
此时交易者应果断取关,并放弃操作。
相反,若个股正常预期仅为高开5%左右,而实际高开8%,则视为超预期表现。
反而可能成为买入的良机。
因此,预判能力的提升,是交易者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为了提升预判能力,交易者可以每日将人气个股纳入自选,记录自己的预判,并对照次日的实际走势进行回溯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交易者可以逐步积累经验。
理解预判失误的原因,不断优化自己的预判方法和技巧。
个股隔日预期的预判,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
它建立在整体盘面的深入解读,以及个股在市场中的准确定位之上。
在进行预判时,交易者需要综合考虑题材周期、情绪周期、当前的情绪状态,以及大盘结构等多重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个股的隔日表现预期,使得强的个股预期继续强势,弱的个股则可能持续疲软。
强转弱通常意味着个股表现低于预期,而弱转强则代表着个股表现超预期。
在判断个股是否超预期时,涨停的时间、量能,以及封单大小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涨停时间越早,通常表示个股越强。
涨停时的量能越少,也往往意味着个股的上涨动力越足。
而封单的大小,则直接反映了市场对个股后续走势的看好程度。
此外,在进行个股隔日预期预判时,还需要将个股与其自身历史表现,以及其他同题材个股进行比较。